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課程?課堂僅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嗎?疫情當前孩子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這些問題大家平時可能很少去思考,甚至可能從不覺得有思考的必要。新學期開學了,學校就按時上課;上課鈴聲響了,老師準時走進教室傳授知識;老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而對廣大家長來說,學什麼似乎不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怎麼樣。
但是,現在受疫情影響,正常的學校教育工作無法開展,同時疫情期間也暴露出一些基礎教育問題,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有感於此,遂推出《戰疫中的課程思考》系列,以期戰疫護教,勿忘課程教學的初心。現代課程網認為這一系列內容很有現實教育意義,特此分享給大家。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近期,關於疫情的信息不斷轟炸,不僅使舉國上下都處在焦慮與不安之中,也大大地降低了全民的思考力與判斷力。不是嗎?否則為何有那麼多謠言四起,又有那麼多人盲目輕信?其中的問題與反思此處暫且不提。這裡,我想說一說疫情突然襲擊暴露出的「幾乎全民不會戴口罩」,以及由此而來的與我們中小學教育、與我的專業——課程有關的問題。
1月20日,在「救星」鍾南山院士明確表示此次疫情肯定存在人傳人後,人們一下子想起了要趕緊戴口罩。一時間,關於疫情的信息與防疫的知識少有人關注,人們蜂湧著去買口罩,而且一定要買高級的、進口的(其實大多是出口轉內銷的)防護口罩,結果不出五天就賣空、買斷了全世界所有的口罩。這還不行,有些人精打細算,習慣性「多買些,先放起來」,導致市場上一罩難求。還好我們有制度優勢,政府立即號召並支持幾乎所有口罩廠家放棄年休,開足馬力擴大生產……
可笑且可怕的是,買到了口罩,卻遇到了不會戴的問題。除了如白衣天使那樣的職業人士,幾乎全民不知或不會戴口罩,連某些省部級領導在公眾前亮相時也不戴或戴錯口罩。於是,全媒體齊上陣,都在傳播如何正確佩戴口罩,以及口罩的科學丟棄與重複使用,甚至不得不出動好幾位院士專家和衛健委領導在電視上「公開授課」。
本人早在70年代當赤腳醫生時是戴過口罩的,卻也不會戴「現代」(據說已經發展到第四代)的口罩。幸運的是,友人發來了日本的專業視頻——《戴口罩學程》。而且,家有醫生專業指導,因此我可能比大部分人學得更專業一些。比如,我身邊常見的「眼鏡先生」們,你知道「眼鏡+口罩」如何保證鏡片不上霧嗎?我常看到許多戴眼鏡的人戴上口罩後,不一會兒就有一隻或半隻鏡片霧氣朦朧,只能「霧裡看花」。有多難受只有當事人知道……幸而,我已學會。
不僅如此,本人忝為課程學者,此次口罩事件讓我增加了更多的困惑與思考——
此次疫情已經深刻地教育了我們每一個人:一個沒有生活技能、沒有公益之心、沒有家國情懷的人是無法「擔當起民族復興大任」的。戰「疫」未止,課程學者應與大家一起,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