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代:王之渙《登鸛雀樓》
一登高樓,仿佛立身世界之巔,一覽眾小,所見遠且大,眼界與心胸俱隨之開闊,茫茫無有邊際。見到世界之廣大,則會感覺自身之渺小。渺渺一身,立於偌大的世界,如滄海之一粟。登樓前、登樓初、觀調既久,思緒不斷變化,是一個很大的起伏轉變。大概登樓前相望著登高遠眺,是眼界開闊;登上樓後,則震撼於眼前的景色,這是平時在平地上看不到的;觀覽既久,所見無不高大邈遠,則會傷一身之渺小,於是惹出許多思緒,或懷古,或追昔,或感今,或想像未來。各種情感也因之紛出,一會喜,一會憂,幾多感慨,數聲嘆息。
王之渙《登鸛雀樓》詩,則是寫剛登上高樓的興奮與喜悅之情。登樓而望,可以看到綿綿山巒,太陽從遠處的高山落下。又見到蜿蜒的黃河,橫貫千里,直流入大海。登到這樣高處,看到這樣的壯觀景象。還想看得更遠,需要再登一層樓。一個人剛登上高樓遠望的情緒,大概都是這樣的。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一句,頗有哲理,歷來被當作勉勵他人的話語。欣喜於登樓而見的廣闊景象,內心十分振奮,並渴望看得更遠更多,於是想到還能再向上登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