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安這樣「張迷」式原教旨主義改編法不一樣,一輩子「以他城說我城」的許鞍華,拍出的作品總是許鞍華的風格壓倒張愛玲,具有濃重的香港電影質感。
在這場張愛玲改編大賽中,細節還原度李安第一,影像翻譯文字這一項關錦鵬略勝一籌,生活氣息模擬功力侯孝賢難有敵手。但是許鞍華似乎根本無心參加這個比賽,她借來張愛玲的人物和故事,拍出了徹頭徹尾的香港美學和許氏戲劇。
這場圍繞階級、財富、血統、種族和身份中隱幽掙扎的情愛,在《第一爐香》中毫無隱藏,沾染了濃重的情慾氣息,不忌諱將身體和金錢的交易和盤托出。
本文系Ifeng電影 威尼斯獨家特稿
(ID:movie-bigbang)
已獲得授權轉載
文丨九哥
許鞍華導演的最新力作《第一爐香》一定是今年威尼斯電影節最受矚目的華語電影——甚至也是今年華語影壇最令人期待的新片。
作為歷史上第一個榮獲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特別金獅獎的女導演,許鞍華本次做客水城,無疑是一趟榮耀之旅。
因而她帶著自己的最新力作《第一爐香》來到麗都島,將威尼斯電影節的特別展映單元作為本片首次亮相的平台。
這部《第一爐香》改編自張愛玲作家生涯出版的第一部同名中篇小說,從立項之初就備受關注。
一方面,這是許鞍華作為香港影壇泰斗,繼《傾城之戀》和《半生緣》之後第三度改編張愛玲作品;另一方面,本片的超強卡司陣容實在奪人眼球。
儘管導演選擇馬思純出演女主角葛薇龍的決定曾讓「張迷」好一番議論,但是配角陣容實在讓人期待。
和馬思純演對手戲、出演風流倜儻混血公子喬琪喬的是年輕演員中炙手可熱的彭于晏。
演技和美貌同樣出眾的俞飛鴻飾演姑媽一角,德藝雙馨的范偉老師友情客串姑媽的老情人司徒協。
張鈞甯和張佳寧搭檔扮演睨兒和睇睇這一對充滿靈氣的大丫鬟,曾憑藉《伊莎貝拉》一鳴驚人的梁洛施,也借力喬琪喬的混血妹妹周吉婕一角重出江湖。
喬琪喬的父親喬誠爵士則由老戲骨秦沛擔綱,就連驚鴻一瞥的喬誠爵士的新歡,都是由近日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綜藝節目中大放光彩的白冰飾演。
這部電影的製作班底也相當豪華。
對張愛玲原作進行改編的是著名作家王安憶,掌鏡的是王家衛的御用攝影師杜可風,操刀服裝是手握奧斯卡小金人獎盃的日本設計師和田惠美,負責配樂的是日本國寶級音樂人坂本龍一……
這個堪稱大師雲集的製作團隊,放眼國際都絕對不容小覷,也讓人對《第一爐香》的最終呈現效果的期待值更上一個台階。
許鞍華的《第一爐香》基本尊重原著故事主線,講述了動盪之年上海少女葛薇龍在香港的遭遇。
她隨著家人到香港避難,但時局動盪,家道中落,無力負擔香港生活的父親決定帶著全家再回到上海。
但是不想中斷學業的葛薇龍另有想法,她找到富有寡居的姑媽,尋求資助。
姑媽年輕時候憑藉美貌嫁給了香港數一數二的富家翁做妾,年邁的丈夫去世後,她守著繼承來的巨額財富在香港住著山頂豪宅,逍遙風月場。
為人精明勢利的姑媽看中葛薇龍的清純美貌和淳樸心性,給她一方屋檐棲身。
葛薇龍一邊繼續求學,一邊在姑媽步步為營的誘導下進入社交場,和家裡的兩個大丫鬟一樣,成為了姑媽吸引男人的工具。
雖然逐漸被姑媽家浮華的生活所俘虜,但是葛薇龍心中依然難以揮去寄人籬下的孤苦,她有心在自己生活的輻射範圍內覓得良人託付終身。
但是她在唱詩班相中的大學生盧兆麟,被手段老練的姑媽橫刀奪愛,葛薇龍灰心喪氣。
這時花花公子喬琪喬走入了她的視野。這位風流倜儻、處處留情的英俊青年出身大家族,但是庶出的身份讓他和龐大的家產緣分微薄,於是他每日在脂粉堆里打混,用情場的勝利和肉體的歡愉來消磨無聊的日子,逃避自己尷尬的命運。
正因為他懷著這樣遊戲人間、自暴自棄的心態,沒有女人抓得住喬琪喬的心,也讓姑媽對他又愛又恨,甚至出於嫉妒趕走了和他有一腿的大丫頭睇睇。
儘管被喬琪喬同父異母的混血妹妹周吉婕屢次好心警告,單純又渴望愛情的葛薇龍還是禁不住喬琪喬的幾番逗弄,墜入情網。
但是沒有經濟來源和謀生能力的喬琪喬根本不想結婚,他說自己在五十歲之前無法成為合格理想的丈夫,拒絕對葛薇龍的感情和未來負責。
葛薇龍又發現喬琪喬瞞著她染指大丫鬟睨兒,羞憤欲絕,一心想逃回上海。
但是梁太太絕不甘心浪費在葛薇龍身上的投資,以幫葛薇龍掙錢養喬琪喬為條件,設計讓兩人成婚。葛薇龍被愛情沖昏頭腦,決心為喬琪喬奉獻一生。
最終梁太太讓喬琪喬成為了自己的窩邊草,葛薇龍成為了她拴住富商司徒協、招攬男人的交際花。
1939年至1942年間曾在香港大學就讀的張愛玲,對於香港這座城市有著深刻而複雜的感情,因而將自己的第一部中篇小說《第一爐香》設定在風雨飄搖之年的此處。
今年已經74歲的許鞍華導演已經拍了一輩子香港,同為女性創作者的她對於張愛玲更別有一份感情,改編拍攝《第一爐香》是她的夙願。
和李安這樣「張迷」式原教旨主義改編法不一樣,一輩子「以他城說我城」的許鞍華,拍出的作品總是許鞍華的風格壓倒張愛玲,具有濃重的香港電影質感。
她極少顧及其他導演在改編張愛玲時候的焦慮:
怎麼將她作品中獨特的文學性轉換成適合影像表達的電影性?
怎麼在意象、敘事和氣質方面還原所謂張愛玲的味道?
怎麼在保留原著台詞的同時、拍出小說中意蘊豐富的潛台詞?
如何拍出張愛玲筆下上海和香港這兩個城市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這場張愛玲改編大賽中,細節還原度李安第一,影像翻譯文字這一項關錦鵬略勝一籌,生活氣息模擬功力侯孝賢難有敵手。
但是許鞍華似乎根本無心參加這個比賽,她借來張愛玲的人物和故事,拍出了徹頭徹尾的香港美學和許氏戲劇。
張愛玲是一個「不徹底」的人,她在自己的作品中刻意迴避巨大的戲劇性,和現實主義保持某種曖昧的距離,喜歡寫個人的小愛,而不去描述歷史的壯闊波瀾。時局動盪,只不過是更為了突出個人的身不由己。
但在香港市井中浸淫已久的許鞍華,走的完全不是這個路子,「不可理喻」的《傾城之戀》在她手裡是亂世佳話,家國大恨里的慘澹人生《半生緣》,在許鞍華那裡是一段有血有淚不失滄桑的愛情故事,幾乎走的都是張愛玲的對角線。
《第一爐香》也不例外。身世飄零的張愛玲深受《紅樓夢》的影響,意圖刻畫一位清純少女在浮華上層社會為了愛情走向墮落的悲劇命運,下筆字字含蓄,操碎一顆玲瓏心。
拿到大筆投資的許鞍華,決心要拍一個跌宕起伏的偉大愛情故事——那麼難免戲劇性(melodramatic)至上了起來。
這一點從早期選角策略上就不難看出;放到劇本寫作中則更為明顯。
中篇小說的體量要撐起一部電影長片本就有些勉強,許鞍華和王安憶攜手為張愛玲的故事作出了大膽補白,將整部電影填充到了滿溢的133分鐘。
為了顯示喬誠爵士金屋多嬌、喬琪喬競爭財產困難重重。影片開頭,葛薇龍抵達梁府姑媽家的當晚,白冰飾演的新歡角色直接在這場熱鬧的酒會上空降。
喬琪喬看似富貴閒人,其實手頭緊張,許鞍華便直接戳破妹妹周吉婕管父親要錢,還要和喬琪喬對半分的無情事實。
姑媽憑藉高超的風月場手段劫走葛薇龍的心上人盧兆麟一事,原本只在花園派對的觥籌交錯間隱隱發生,許鞍華卻直接將姑媽的一招一式拆解殆盡,也讓老辣美人俞飛鴻一展風情。
喬琪喬是如何得手葛薇龍,又如何與睨兒暗通款曲,在張愛玲那裡都是心潮起伏背後說不得的陰私,許鞍華則大剌剌拍給觀眾看。
在階級、財富、血統、種族和身份中隱幽掙扎的男女情愫,在這部《第一爐香》中毫無隱藏,沾染了濃重的情慾氣息,不忌諱將身體和金錢的交易和盤托出。
張愛玲的小說一貫反高潮,是鮮有衝突和風浪的。決定葛薇龍命運的幾場重大談判,在小說中似乎是在家長里短的拉鋸之中,就交付乾淨了。
但這些都成為了許鞍華電影中人物言辭激烈交鋒的戲肉,被掰開來揉碎了,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葛薇龍的可憐命運,在銀幕上遮不得半分羞。
不滿足於此,她和王安憶甚至大膽設計了葛薇龍和喬琪喬戳破愛情幻想的婚後故事線,為每一個支線人物的命運也都設定了明確的結局。這些處理方式恐怕會在「張迷」群中引發極大的爭議。
但許鞍華有她的含蓄之處。喬琪喬這個複雜的角色,集和了混血兒、花花公子、私生子、負心漢、閒散逆子等幾重身份;借妹妹周吉婕之口,本片也道明了喬琪喬無處棲身、無愛可訴、未來迷茫的尷尬命運。這與許鞍華一貫執迷的香港身份認同問題是一脈相承的。
但就像喬琪喬的命運一樣,這個身不由己的無解謎題,被許鞍華施以最淡的筆墨。借殼還魂一事,拍了三十多部電影的許鞍華早已熟練到無招勝有招。
她的《第一爐香》若有高明之處,旁人無法復刻之處,便是其中濃濃的香港風情。
即使所有的角色大多說著普通話,即使大多數場景都只發生在梁府和一些高級社交場合內,香港街景和海景只有浮光掠影的幾筆。
但是影片中的每一個人在角色性格之前,最突出的便是他們身上香港生活的烙印。
張愛玲小說中那絲旖旎的海派風情,在這段民國往事中幾不可尋,角色們生生死死一路奔忙,似乎不過是為了在這個城市一輩子愛恨下去;他們生在這裡,來到這裡,就再也無法離開。
疫情當前,時期非常。主創團隊的絕大多數人也被時代的風浪阻攔,被困於所在之地,無法親赴自己影片的首映。許鞍華和製片人、剪輯一道,出席了《第一爐香》在威尼斯電影節的發布會。
現場圖源自網絡
男主角彭于晏則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參與」了發布會,為自己的作品搖旗吶喊。但相對往年電影節發布會大廳座無虛席的盛況,依然是說不出的冷清。
許鞍華在發布會上鄭重感謝了一路支持自己的製片公司,也非常高興這次在並沒有作出多少修改的情況下拿到了龍標,讓這部電影得以和威尼斯的觀眾們見面。
大獎在握,亦無競賽壓力。古稀之年的許鞍華,能講出自己的故事,拍出香港人的《第一爐香》,或許是今夏水城最幸運之人。
THE END
別忘了點「贊」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