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還在抱怨,自己孩子的記憶力不好嗎?

2019-07-28   育兒的那些事兒

文/育兒的那些事兒

我們常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時,是對爛筆頭的長久記錄的認可,卻也是對記憶力的不夠信任。

有家長抱怨說:「上個學期的考試,明明可以更好的。但是他背過的詩句、單詞總是記不牢,哎……」孩子成績好壞,其實記憶力占據了頗為重要的位置。不是每個孩子能夠過目不忘,但每個爸媽都能有意識鍛鍊孩子,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什麼是記憶呢?

記憶其實就是是人類心智活動之一。它代表著人類對過去一切事物的感受或經驗的印象累積,將這些印象記錄在腦海里的過程,就是記憶力提升的過程。人類的記憶有很多分類,不同人的記憶因環境、時間及知覺不同而不同。

不希望孩子在記憶力上有明顯的短板,爸媽就需重視孩子的記憶力培養,讓孩子在之後的生活、學習里可以更好。

記憶力的特點是什麼?

不同年齡的記憶有不同特點

1 歲以內的孩子記憶力具有短暫性、吸收性,記東西一兩天就會忘記; 1 - 3 歲的孩子記憶時間較長,開始大量吸收,而且記憶更清晰,具有思維邏輯性; 3 - 6 歲的孩子除了記憶時間較長外,開始選擇性地記憶,會根據自己的愛好、是否喜歡等作出選擇性地記憶; 孩子 6 歲後開始將知識、內容相結合起來記憶東西,比如將標記與符號相結合或將物體與符號等相結合記憶,6 歲前其實是孩子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期。

影響孩子記憶力的因素有哪些?

一、環境

在培養孩子記憶力的過程中,自然環境很重要,選擇公園、草地等優雅的環境,更有利於孩子記憶力培養。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記憶力培養很重要,凡是有暴力教育的家庭,孩子的記憶力一般都是不好的。因為孩子在記憶力細胞發育時期受到打壓,記憶細胞會受到損傷,導致孩子的記憶力下降。

二、情緒

孩子的情緒也會影響記憶力的發展。孩子會隨著年齡增長主觀意識越來越強,開始對事物作出選擇性記憶,情緒好壞使得孩子會作出願意與不願意記憶的選擇。在培養孩子的記憶力的過程中,要讓孩子保持愉悅的心情、情緒。家長特別要注意不要動不動指責孩子,否則孩子容易產生牴觸情緒,不願意接觸和記憶事物。孩子的一些貌似「破壞行為」,家長如果不理解,責罵孩子,讓孩子情緒低落,不再願意進行創造性地鍛鍊記憶,孩子的記憶力就會下降。另外,孩子在受到打壓後,心靈會有陰影,會恐懼,時常擔心自己的行為會不會被責罵,想到的都是傷害的事情,很難從健康、陽光方向思考。所以孩子不願意再去記憶,對記東西產生厭惡的情緒。

三、外界刺激

有的孩子記憶東西又快又好而且很長久,而有的孩子則相反,生活中丟三落四,且記東西很容易遺忘。這與外界刺激時長、數量多少有關,外界刺激時間越長越多,孩子的記憶力越強。因此,應該讓孩子多接觸外界事物,讓孩子不斷地重複學習、記憶、實踐。

四、智商

智商是孩子記憶力高低的基礎,孩子的早期教育在這方面就非常重要。孩子的認知水平等智商因素是影響孩子記憶力強弱的重要因素,孩子的認知水平越高記憶得越好越長久。

五、實踐

要使孩子的記憶力提高得又快又好,讓孩子參與到實踐和運用中去是最好的方式。培訓孩子文字方面的記憶力,可以讓孩子多閱讀書籍,多聽故事,多講故事,讓書籍與故事結合起。可以讓孩子多畫畫、可以讓孩子多聽音樂。此外,探索遊戲、情景表演也是很好的親子記憶遊戲,讓孩子在活動中認識和記憶事物。

家長如何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一、適當的遊戲活動

孩子在3歲-6歲時,大腦記憶處在潛能發展的關鍵時期,家長應適當地引導及刺激,以最大限度開發孩子的記憶力潛能。家長可以自編親子活動,或玩益智玩具,或者編些故事或詞語,讓孩子在輕鬆快樂的環境將遊戲進行下並在過程中促進記憶力的發展。

二、分類匯總記憶

隨著孩子成長,孩子會接觸越來越多的新事物新知識,家長及老師應及時地引導孩子將這些知識進行分類記憶,當然在孩子接受知識的過程中進行劃分效果更好。比如給孩子看一些圖片前,先做好分類,如劃分為植物類、衣服類、家具類等,讓孩子在讀寫過程中區分,記住不同圖片之間的相同點及不同點,並應用於生活里。

三、反覆應用並鞏固

當孩子從遊戲或學習中獲得知識技能後,就需要注意多次練習鞏固,否則容易被逐漸淡忘。家長或者老師應不時地去考驗孩子,讓孩子多進行應用、鞏固,就像一道數學題,換個數字及表達方式,但內核不變、公式不變,孩子輕鬆提升鞏固,好的記憶力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四、不同的年齡進行不同的培訓

家長要了解不同年齡段孩子記憶力的特性,滿足孩子不同階段的認知需求。

1 歲以內的孩子對形狀、光 線、色彩、輪廓等比較敏感,要多給予孩子物體、外界刺激,形狀類可以是圓的、正方形、長方形等物體,光線類則選擇亮麗、清晰的,色彩類要選擇鮮艷色彩。

對於 1 - 3 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對變化的事物很感興趣,建議用變動的物體、形狀有所變化的事物、色彩更多更鮮艷的來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家長應該注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記憶習慣,多給孩子解說事物的名稱、用途、操作等,還應多帶孩子接觸外界,給孩子多講故事,把事物聯繫起來記憶。

3 - 6 歲這個階段的孩子記憶力更強,而此時應該告知其事物的意義、用圖形進行視覺識別、增加遊戲等。

6 歲以後的孩子就應該在字義的基礎上對事物進行詳細的描述,如讓孩子多閱讀書籍,在孩子認知事物的基礎上還要引導孩子實際運用所認識的事物,教孩子怎麼運用,怎麼操作,讓其在嘗試實踐中使記憶力得到鞏固提高。

小編有話說:

家長想要讓孩子記憶力好,以後學習成績好,需從小就開始對孩子的記憶力進行培養及訓練。要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記憶品質,就要根據其生長特點,利用多種方法對孩子進行培養。爛筆頭固然重要,但牢牢記在腦海里更為關鍵,爛筆頭和牢記在腦海里雙管齊下,知識能得到真正的領會,才是真正的學習!

(本文由育兒的那些事兒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