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姆戰役——波蘭聯邦對鄂圖曼帝國的絕地反殺

2019-08-16     吟風社

1620年9月到10月發生的楚措拉戰役,是波蘭聯邦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交戰過程中遭受的最大慘敗,近萬人大部被殲,三位高級指揮官被俘,主帥若烏凱夫斯基當場戰死。波蘭立陶宛聯邦因此頃刻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冬天很快降臨,鄂圖曼軍不得不回國暫時停止軍事行動,這給了聯邦寶貴的喘息之機,若烏凱夫斯基以陣亡為代價終於讓瑟姆議會通過了擴大戰爭稅以及擴張軍隊規模的決議。瑟姆同時向盟友扎波羅熱哥薩克發送召集令,哥薩克蓋特曼佩德羅·科納謝維奇·薩黑達弛尼(Petro Konashevych-Sahaidachny)迅速響應,隨即開始大規模集結兵力。

1621年4月,鄂圖曼帝國大維齊爾(Grand vizier)奧爾林·歐賽因·帕夏(Ohrili Hüseyin Pasha)率軍自伊斯坦堡出發,一路接收徵召兵、僱傭兵和僕從國軍隊,攜帶共66門重炮穿越邊境。聯邦雖然在去年損失了數名重要指揮官,但還有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將,他就是參與之前干涉俄國內戰的老將,立陶宛偉大蓋特曼(Grand Hetmans of the Grand Duchy of Lithuania)楊·卡羅爾·霍德凱維奇(Jan Karol Chodkiewicz)。

61歲的霍德凱維奇也已兩鬢斑白,作為現存的國內最高統帥與若烏凱夫斯基的好友,他迅速開始集結軍隊,並於8月率領約18,000騎兵、12,000步兵和數千翼騎兵南下,在途中他與率領20,000哥薩克和22門火炮的佩德羅匯合,共計近50,000大軍越過德涅斯特河(Dniester)向霍奇姆城堡進發。8月24日,聯邦軍隊進駐霍奇姆城堡,阻斷了敵人前進的道路。9月,奧爾林也抵達霍奇姆城堡附近,他身後有約120,000~150,000鄂圖曼帝國最強大的軍隊。

15萬鄂圖曼大軍路線圖

霍德凱維奇觀察戰場,判斷不能和敵人在開闊地硬碰硬,定下了依託堡壘防禦的戰術規劃。但也不能全軍進入堡壘被動防守,他決定在霍奇姆城堡前建立數道靈活的防禦工事,因為己方的最大優勢就是騎兵,所以工事要方便騎兵來回衝鋒,也要確保炮火打擊和步兵支援到位。霍德凱維奇具體的戰術就是利用工事的限制,迫使鄂圖曼軍出兵進攻工事,然而工事的寬度是有限的,鄂圖曼軍無法徹底發揮數量優勢。己方將採用縱深防禦來拖延對手的進攻鋒芒要充分發揮騎兵優勢,在工事附近對敵人予以沉重打擊。

霍德凱維奇很快建立了一道半圓形的防禦工事,後方就是霍奇姆城堡,側翼有德涅斯特河為天然屏障。防禦部隊分為三部分,自己在預計戰況激烈的右翼指揮,聯邦王子瓦迪斯瓦夫公爵鎮守中軍,左翼交給斯坦尼斯瓦夫·魯博米爾斯基(Stanisław Lubomirski )指揮,在中間靠前的位置部署佩德羅指揮的哥薩克和利索夫斯基傭兵團。

工事還未建造完畢,哨兵氣喘吁吁的跑進指揮所報告情況:遮天蔽日的鄂圖曼軍隊預計一兩天內就能抵達戰場。而工事還需要三四天才能完全建好,就在眾人焦急之時,一位哥薩克指揮官站起身對霍德凱維奇說:"尊敬的蓋特曼,我可以率領小部分騎兵前去拖延異教徒的進軍速度,給你們修築工事爭取時間。"

空氣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十死無生的自殺行為,15萬鄂圖曼軍隊會把他區區幾百人一口吞下,連骨頭渣都不會吐出來。最終,霍德凱維奇同意了他的請求。

當天傍晚,這位哥薩克小頭領率領小股騎兵離開了營地,霍德凱維奇等指揮官目送他們遠行。金色的陽光灑在他們的背影上,哥薩克勇士們打著呼哨,腰挎硬弓彎刀,騎著駿馬向南漸行漸遠,直到最後一名騎兵的身影消失在地平線上。

8月27日,一支哥薩克騎兵小分隊向鄂圖曼軍隊發起義無反顧地衝鋒,以幾乎全體陣亡的代價迫使15萬鄂圖曼軍推遲了兩三天才抵達霍奇姆戰場,而且給對手造成了數倍於己方的傷亡。他們指揮官的姓名無從知曉,但他們的犧牲為己方主力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燃起了士兵的鬥志,同時也正式開啟了長達一個多月波瀾壯闊的霍奇姆戰役的序幕。

一位哥薩克騎兵

8月31日,鄂圖曼軍的騎兵先遣部隊抵達工事外圍,並向駐紮在外圍的哥薩克發起進攻,試圖引誘並切斷哥薩克與波蘭軍隊的聯繫。佩德羅指揮哥薩克部隊反擊,雙方激戰一場,鄂圖曼騎兵被迫撤退。9月2日,奧爾林率領鄂圖曼軍主力抵達城外,圍攻開始了。

9月3日,鄂圖曼人故技重施,分派了更多部隊向哥薩克駐防地發起進攻,同時還向魯博米爾斯基的左翼發起佯攻,想要分散守軍注意力。然而後者在左翼很快擊退了對手,鄂圖曼人見未得逞,發了狠,集結重兵猛攻哥薩克營地。佩德羅以拒馬、大車和壕溝組成圓形防禦陣地,戰鬥非常激烈。扎波羅熱哥薩克使用簡陋的火器、弓箭、長矛和佩刀依靠車陣頑強防禦,同時派遣數個騎兵部隊襲擊鄂圖曼進攻部隊的側翼。

鄂圖曼軍支撐不住,到傍晚被迫撤退了,然而倒霉的是,還有一隊哥薩克騎兵從亂軍中衝出,直抵鄂圖曼進攻部隊的營地。他們萬萬沒想到哥薩克人還有這種操作,許多人被殺,哥薩克人將營地一掃而空,從容地攜帶大量戰利品和金銀珠寶返回自家營地。

被鑽空子的鄂圖曼人惱羞成怒,他們於第二天又發起了更大規模的攻勢,誓要攻下哥薩克的車陣,然而哥薩克人連夜加固陣地,鄂圖曼軍的攻勢再度受挫。與此同時,波蘭騎兵抵達戰場,配合哥薩克人發起數次反擊,多次以寡擊眾擊退鄂圖曼人的攻勢,波蘭騎兵甚至一路進攻到鄂圖曼軍的炮陣地,摧毀數門大炮而歸。

聯邦軍隊構築的複雜陣地

9月7日,戰況持續升溫,鄂圖曼軍隊一天之內針對哥薩克大車營地組織了四次大規模進攻,可惜均告失敗。這時,一位鄂圖曼指揮官一拍大腿,這幾天硬啃哥薩克這塊硬骨頭不是事兒啊,如果向右翼的波軍營地發起突然襲擊或許有更好的戰果。

他們的判斷沒錯,因為右翼的波軍陣地好幾天都很平靜,警惕性有所降低。當突擊隊沖入波軍營地時,有許多人甚至還在睡午覺……很快,波軍就損失了數百人。然而右翼的指揮官是霍德凱維奇,他很快反應過來組織反擊,這股鄂圖曼突擊隊被擊退,霍德凱維奇憑經驗判斷鄂圖曼人肯定會再次發起更大規模的攻勢。

很快,至少10,000鄂圖曼軍隊向霍德凱維奇所在的右翼發起進攻,波軍步兵依靠工事遲滯對手的進攻力道,同時霍德凱維奇親率600~650名翼騎兵展開隊形,向精銳西帕希騎兵(Sipahi)發起正面進攻,翼騎兵的衝鋒迅猛無比,西帕希騎兵短暫抵抗後支撐不住開始撤退,翼騎兵繼續進攻。當戰鬥結束後清點人數,波軍損失了30名翼騎兵,而他們卻讓對手付出了16倍的代價——超過500人陣亡。

《霍奇姆之戰》,畫中左側指揮衝鋒的就是霍德凱維奇

9月17日,鄂圖曼人到哥薩克陣地前,當著所有人的面把一位哥薩克指揮官博羅達夫卡(Borodavka)斬首,以發泄慘重傷亡卻久攻不下的憤怒。鄂圖曼人想要通過徹底切斷聯邦軍隊從德涅斯特河上補給通道的手段來困死波軍,他們派出大股部隊攻占了德涅斯特河臨時橋樑附近的波軍營地。他們被這場小勝鼓舞,又對波軍展開了一次大規模進攻,經過激戰,又一次在翼騎兵面前敗退。

9月18日夜裡,輪換下來的鄂圖曼部隊在德涅斯特營地上休息的時候,佩德羅指揮一股精銳哥薩克騎兵隊營地發起偷襲。每一位哥薩克戰士都恨透了這些異教徒,前幾日的殺俘更是徹底激怒了他們。鄂圖曼人猝不及防,他們萬萬沒想到一直處於被動狀態的哥薩克還敢發起反擊,哥薩克騎兵趁著夜色衝進營地,不計傷亡的來回衝殺,戰鬥幾乎變成了屠殺,鄂圖曼人遭到極其慘重的損失,在援軍抵達前哥薩克人撤退了。

哥薩克人接著在9月21日又發起一次兇狠的夜襲,又給鄂圖曼軍造成了不少損失。9月22日又發起一次夜襲,哥薩克騎兵如如無人之地,目標直指鄂圖曼軍最高統帥的大帳。焦頭爛額的大維齊爾早早聽到聲音,趕忙組織兵力防禦,哥薩克人在亂軍中差點活捉了他。雖然德涅斯特河的營地還掌握在鄂圖曼人手裡,但聯邦軍隊依然士氣高漲,此時雙方的補給供應都趨近極限,戰鬥進入白熱化。

霍德凱維奇的臨終囑咐

9月23日,聯邦軍隊最高統帥霍德凱維奇倒下了,持續的圍困和極高強度的戰鬥、過度疲憊和傳染病壓垮了這位61歲的老人的身體。他在彌留之際還緊握著圓杖對魯博米爾斯基囑咐接下來的戰鬥部署,9月24日,霍德凱維奇病逝於營房內。

很快,聯邦軍隊和鄂圖曼人都知道了這個消息,大維齊爾決定孤注一擲發起一次最大規模的進攻,試圖一舉擊垮聯邦軍隊。盧博米爾斯基很快做出了應對,他將筋疲力竭的部隊向後撤退,讓出一部分工事,在一個更狹窄的防線內部署防禦。25日大維齊爾集結重兵,以禁衛軍團開道,向所有波軍陣地發起最猛烈的進攻。

炮火齊鳴,鉛球翻滾著沖入韃靼人的騎兵馬隊,打出了一道道血胡同,韃靼人密如烏雲般的箭矢齊刷刷的扎進波軍陣地,然而守軍頑強地使用弓箭和火器還擊。鄂圖曼和韃靼人衝到近前,與波蘭部隊展開肉搏,鄂圖曼輕騎兵幾乎將波蘭立陶宛聯邦旗搶到,然而翼騎兵部隊死守戰旗沒有讓對方得逞。翼騎兵和鏈甲騎兵發起反覆衝鋒,長矛折斷來不及補充,便拔出佩刀戰鬥,坐騎死去就徒步戰鬥,波軍堅守陣地,沒有後退一步。

在接下來400年的時間裡,這面旗子會千瘡百孔,會被踩在腳底,但總會有波蘭人將它豎起

大維齊爾無奈地撤兵,直到9月28日,他認為自己的軍隊再也無法繼續戰鬥,遂提出議和。彈盡糧絕的波蘭人也表示同意,在使者離開營地時,所有聯邦軍隊只剩下了一桶火藥。雙方簽署霍奇姆合約(Treaty of Khotyn),條文內容和上次賈魯加和約如出一轍——聯邦不會再干涉特蘭西瓦尼亞、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的鄂圖曼帝國"內政",同時放棄霍奇姆城堡。作為回報,鄂圖曼帝國承諾會停止克里米亞韃靼人對聯邦的襲擊。

戰後清點,約8,000名波蘭士兵和6,500名哥薩克受傷或陣亡,鄂圖曼方面有約40,000人的損失。值得一提的是,哥薩克蓋特曼佩德羅·科納謝維奇·薩黑達弛尼也在戰鬥中受了重傷,於次年去世,為表彰他對聯邦的忠誠和貢獻,西吉斯蒙德三世贈予他一把華麗的寶劍。他是最忠誠于波立聯邦的扎波羅熱哥薩克人之一。

霍奇姆條約的簽署

從結果看,具有絕對數量優勢的鄂圖曼大軍被聯邦軍隊擋在霍奇姆城堡一個月,其深入內陸的戰略目標被完全挫敗,而且鄂圖曼帝國蘇丹鄂圖曼二世也在不久後死於宮廷政變。波蘭立陶宛聯邦在最危急的時刻,完成了對鄂圖曼人的絕地反殺,老將霍德凱維奇以生命為代價,力挽狂瀾,拯救了家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8w6yWwBJleJMoPMER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