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青年電影節昨天閉幕,挺小眾的一個事兒,因為海清的一段「女演員宣言」火了。
女明星們「人到中年,事業半坡」的尷尬和不甘,都讓她毫不避諱的說了出來——
「我們一直在堅持,基本上沒有傍大款,也沒有靠父母,靠自己努力從小走到大。」
「但說一句實話,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是被動的,市場、題材常常讓我們遠離優秀的作品,甚至從一開始就被隔離在外。」
「請導演製片們給中年女演員機會。」
海清演講中不單單提到自己,還cue了姚晨、宋佳、梁靜、馬伊琍…
姚晨不得不親自做監製,才有《上青雲》的機會;宋佳至今不結婚,還讓大家叫她小花。梁靜一邊投資,一邊問老公有沒有好角色……
馬伊琍昨天盛裝出席,可這明明是個很輕鬆的場合,她就要時刻緊繃著。
大家都不容易。
海清的這段話,雖然把宋佳不結婚的私事擺出來站台有些尷尬,整體上還算真摯坦誠,話糙理不糙吧。
「沒戲拍、被選擇,為了流量隱藏私生活….」
娛樂圈中年女演員的處境大抵如此。
中年女演員沒戲拍的原因有很多,年齡和衰老是其中一個。
海清的那段話里也提到了,「歲月賦予了我們皺紋」。
就拿姚晨為例,如今的大姚看來已經轉型成功,憑藉一手獨立自主蘇明玉重回觀眾視線。
但她也說過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明明演技越來越成熟,找她的角色卻越來越少。
姚晨早期成名,大夥都忘不了那個會「排山倒海」的郭芙蓉。
可隨後,姚晨懷孕,而且五年里生了兩個孩子,階段性的回歸家庭。
代價是錯過了無數的好項目,和糟糕的生理狀態。
結束養娃生活的姚晨40歲, 新人輩出的娛樂圈,後浪撲前浪的速度比其它行業來的更快一些。
作為女演員你就得永遠追著時間跑。
上一次大家爆發出中年女演員危機的討論,是在《演員的誕生》。
楊蓉說,請給我們一些機會。
宋丹丹是節目的評委,她也在節目裡說:「我做了37年演員,大概從35歲開始,就沒有人找我演戲了。」
「那幾年,我也慌,但是慌太久也就習慣了,大部分時間就在家裡……」
「30歲是演員最好的年齡,但我就只演了一部《家有兒女》。」
妹子想起了那句調侃的話——
做女人難,做一個名老女人更難。
更何況,這都還沒老呢。
這麼多年過去了,宋丹丹當年的處境套在如今的中年女演員身上依舊適用。
年紀大了就只剩家庭只剩母親這一個角色,永遠的家長里短,雞毛蒜皮。
妹子就想是因為啥呢?顏值不夠?
不對啊,48歲的閆妮近幾年減肥成功,身材保持的不錯,時不時就靠著「腿精」上熱搜。
這麼努力變美的閆妮,不還是在《少年派》里扮演一個成天圍著孩子轉的中國式母親嗎?
還有馬伊琍,這兩天因為離婚事件一直掛在熱搜上。
可是你去看看,她今年在生日那天的長微博《寫在四十三》,依舊熱愛演戲,依舊漂亮啊。
(這張劇照簡直太好看了)
這樣好的女演員你有多久沒看過她的戲了?
我們提起馬伊琍的時候,重點不該只是停留在離婚和新男友上面啊。
與其說中年女演員的職業困境,不如說是對行業現狀的反思。
真的是因為沒戲拍嗎?
還是我們的影視環境不夠寬容,能給她們提供的戲路太窄,只有一些家庭大媽的角色?
網友@白魚Fiasili說的話,妹子倒是很贊同。
當影視劇里只有一種「母慈子孝」,那中年女演員們的出路就註定只有一種。
有追求的女演員總演孩子他媽也不是回事兒對吧?
她們明明沉澱在演藝生涯最好的年紀,卻被卡在了影視門檻之外。
反觀歐美日韓這個年紀的演員是最容易出成績的。
去年大火的韓劇《迷霧》,47歲的金南珠扮演在性別歧視、年齡歧視以及職業困境中宛如戰士一般的女主播,女王氣場依舊讓觀眾們折服。
大女主的律政劇《傲骨賢妻》,裡面的戴安就是典型的職場精英女性形象,強勢、獨立,衣品好這種咄咄逼人的金牌女律師。
而戴安的扮演者Christine Baranski ,41歲才開始演電視,60歲才當上女主角。
她說"women this age is powerful"。(這個年齡的女人是強大的)
日本的不少1970年代生的女演員們,類似於宮澤理惠、天海佑希等等也都活躍在影視圈裡。
好像只有我們,遍地都是傻白甜和霸道總裁在談戀愛,無論披著什麼職場外衣的皮,到最後一定有一條狗血的感情線。
讓人不禁感嘆,本來挺好個劇,又「正確」了。
妹子沒事兒的時候就愛幻想,咱們編劇啥時候像國外那樣,寫點精英女強人的大女主劇,給咱們看看過癮。
哪怕來兩個壞女人上位也能給現在的觀眾調調口味啊。
咱能不能別怕三觀不正,藝術又不是法律,世界本來就是有善惡美醜。
很多事我們總是在避諱避諱,讓道德長時間的綁架藝術,惡媳婦註定沒有好下場,女總裁註定出身貧寒,那中年女演員就只能沒戲演和被選擇。
中年女演員們在抱怨無戲可演的背後,並不完全是像海清所說的「時間帶來了皺紋」,這麼簡單。
它是整個影視大環境的不友好,和國民審美的單調乏味。
希望等咱們技術媒介過關的時候,中年女演員們能擁有自己的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