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開幕以來,來自31個界別的近500名市政協委員紛紛建言獻策,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截至今天下午3點,大會共收到來自委員以提案形式遞交的意見和建議556條。
哪些問題引起了政協委員的重點關注?他們又提出了哪些建議?記者梳理了以下幾個關鍵詞,一起來看看吧。
城市大腦建設
杭州應加快城市大腦的建設進度,並進一步拓展場景覆蓋面,加強研發推廣力度。持續提升城市大腦雲平台對視頻智能分析、雲存儲、海量數據計算、多網絡支撐等服務能力。可以打造一支專業的數據資源管理團隊,整合資源上下聯動,為全市數據經濟做好基礎支撐。
同時,要集聚阿里雲、大華、中控等城市大腦相關產業鏈企業,打造全國城市大腦核心技術策源地和系統解決方案的輸出地,可持續地賦能杭州城市數字化。
——沈建國(致公黨界別)
建議杭州要加快推進城市大腦在環境管理領域的運用。
首要是加強環境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針對已有的環境質量在線監測系統,可以進行升級改造,擴大監測指標範圍。同時,注重監測系統及時運維,保證採集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培養專業大數據分析人才,引入先進的環境模擬模型,為制定污染應急策略或將環境污染遏制在萌芽狀態提供信息支撐。
另外,要優化改造治理設施與環境管理平台,讓兩者同步智慧化。以河道智慧治理為例,發現水體水質變差,快速通過調整配水系統設備、曝氣設備、治理設施的運行參數,在短時間內恢復水質,通過智慧治理快速解決問題。
——民建杭州市委會
老舊小區改造
建議杭州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要以未來社區為目標,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加以完善和提升。
針對不同建設年代、不同形態、不同訴求的老舊小區,可採用差異化的改造策略,如區分為微改造、微更新、整體改造等。其中,微改造以改善基礎設施、優化環境為主要內容,基本不涉及用地審批;微更新則關注公共空間的復興和公共服務的提升,進行少量建設活動,包括閒置用地新建等;整體改造則是對一定範圍內的老舊小區整體拆除重建或部分拆除重建。
改造時也要注重品質,相關政府部門要對改造進行全程跟蹤,提供包括技術支持、政策支持、資金支持、自治引導支持在內的全方位支持。並引導社會力量加入社區營運,讓舊有空間不斷承載新的功能,持續激發老舊小區活力。
此外,老舊小區改造還應注重文化傳承,營造特色鄰里文化,注重健康體育場所建設,打造5分鐘、15分鐘生活圈。
——九三學社杭州市委員會
建議將涉老型的無障礙設施改造嵌入老舊小區改造中。
每個擬改造的老舊小區應按照《無障礙設計規範》規定,對所有不滿足無障礙通行條件的單元樓入口、公共建築入口,均按照標準增設1:20無障礙坡道及低扶手等配套安全設施。
綠地、公園等公共活動空間也要進行無障礙改造。建議將綠地內的道路全部改建為平直步行道路,消除台階式步行道;綠地和公園內有高差處全部設置無障礙坡道。
此外,還要對公共空間的休息座椅處進行無障礙改造。留出輪椅停留空間和迴轉空間,儘可能在每個小區留出1-2個殘疾人專用停車位。
——洪明(民建界別)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應加強小區數字化、智能化建設。要在改造方案設計中統籌考慮5G基礎設施、門口自動測溫、人員身份信息自動讀取等設備接口,以便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形成線上虛擬生活圈,做到人員隔離、生活不隔離,滿足教育、健康、社區服務等生活需求。
——方旭慧(科協界別)
提振產業,促進消費
作為文創產業大市,杭州要高度重視影視企業的健康發展,認真落實扶持文創產業特別是影視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比如,對影視重點項目進行重點扶持,啟動專項扶持資金,對重點項目和優秀影視企業,給予特別政策,加大傾斜力度,集中力量扶持其完成項目製作,度過疫情難關。
聯合銀行及金融投資機構,解決影視企業融資困難。建議進一步降低融資門檻,豐富融資形式,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鼓勵更多創投企業投資影視企業,為缺資金的影視企業解燃眉之急。
——程力棟(文藝界別)
為了幫助杭州企業緩解當前的困難,建議市、區(縣市)兩級政府在前期發放消費券等基礎上,全面開展「促消費、購杭品」系列活動。
活動類型有兩種,一是實施「杭州消費嘉年華」專項活動。如面向終端消費市場,舉辦購物節、旅遊節、美食節、電影節、音樂節和重大會展賽事等系列活動;圍繞杭州農產品、汽車、家具家電、信息消費、工業旅遊、技術軟體等優勢產業,通過政府搭台、企業協同等形式,開展專項促銷活動。
二是實施「杭州好產品在地應用」專項活動。圍繞民生、建設等領域,提高杭產汽車、電梯、建材、電線電纜等的採購使用比例。
——楊柳春(經濟界別)
每日商報記者:范昱
值班編輯:史卓旎
下載每日商報APP客戶端「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