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卡口的歷史:佳能最心機,尼康最良心-攝影早自習第1052日

2019-05-24     攝影早自習

  早安,我是葉梓,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1052天,我是在三里屯的Costa陪大家早自習,所以稍微有點噪音,請大家見諒。

   今天我想談一個什麼樣的話題呢,前兩天晏飛老師有問到我關於相機卡口的問題,我想就這個問題來聊一聊。我不是相機結構方面的專家,所以我只能在我知道的相機卡口的歷史裡面稍微跟大家聊幾句,大家就當是聽了一個八卦故事,如果不太嚴謹的話,還請各位專家指出。

  首先我們現在的相機的玩家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各個品牌之間的鏡頭基本上是不通用的。比如說你買了個佳能的鏡頭,但是你現在想換一個尼康的機身,而這個機身和鏡頭之間它無法配合來使用。少部分鏡頭和機身之間是可以通過轉接環來使用的,但是轉接的過程中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麼很多攝影愛好者就說「搞得這麼麻煩,各個廠商之間就不能統一一下,咱們使用同一種卡口,這樣消費者是不是選擇餘地更大一些?」

圖片來源:http://www.breguetcamera.jp

  其實過去還真有卡口統一的年代。比如說剛開始徠卡公司做的螺口相機,當時的影響力就非常非常的大。所謂「螺口」就是螺絲口,鏡頭是通過旋轉安裝到機身上的。當時徠卡的螺口是39mm的一個直徑,所以在國內咱們叫它L39,就是螺口39毫米的這麼一種卡口。在國外L39這個名字用的比較少,一般叫做LTM卡口。徠卡的影響力很大,所以當時基本上所有的日系的廠商,蘇聯的廠商都在生產螺口的鏡頭,現在我們在淘寶上你還可以很輕易地搜到L39卡口的鏡頭。

  但後來佳能就發現相機設計上、鏡頭設計上去跟徠卡拼是不切實際的,還不如自己干自己的算了,我們就不追著它跑了。也就是說佳能如果生產一個機身,這個機身是不能用L39口的,那麼消費者在買了佳能的機身以後,他就不能去買徠卡的鏡頭了,就避免了直接的競爭。

  佳能去研發生產自己的卡口的過程也是比較波折的,他前前後後大概是用了四種不同的卡口。這是一個很討厭的事情,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買了一套佳能的相機,有機身有鏡頭,剛買沒多久,結果佳能出了新的機器,而且在出新機器的時候把卡口改掉了,這就意味著你手頭的機身過時了,你的鏡頭還廢了。你的鏡頭都沒法用在最新的機身上,這就是逼著你再全套買新的設備,你想這消費者其實肯定是不樂意的。

圖片來源:佳能官網

  佳能它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所以說佳能去改卡口也是一個很有勇氣的事情。他為什麼要改?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方面是他把卡口越改越大了,他從剛開始的L39——39mm的直徑的卡口改成了48mm,最後又把48mm的改成了一個54mm,這算是當時的135的單眼相機里最大的一個卡口了。這種大卡口他給鏡頭的研發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你可以很輕易地生產出一些大光圈的鏡頭來,而且卡口比較大,它就可以通過轉接環來轉其他的廠商的其他卡口的鏡頭。對吧?小鏡頭往大卡口上轉總是好轉的。

  另外,佳能在改卡口的過程中最後還加上了一些電子的觸點,這樣一來就可以匹配上一些自動化的鏡頭,機身和鏡頭的交互就會變得更聰明,也可以用一些比較自動化的功能。

  而尼康顯得比較保守,他的F卡口基本上就沒有變過,它變也就是小變,稍微的改一改,裡面加點觸點或怎麼著的,但是這個F卡口本身是一脈相承,到今天都沒有變過的。這樣的固執顯然是對消費者非常負責任的,你不管哪一年買的尼康的機身和鏡頭,你過了幾年,過了十幾年,過了幾十年,你再買新的機型,還可以用以前的老鏡頭,或者說新的鏡頭還可以用在原來老機身上。

圖片來源:http://www.breguetcamera.jp

  所以尼康的大部分鏡頭都保持著這樣的一個通用性,這個確實很好,但是他也因此背上了很沉重的歷史負擔。比如說尼康要生產大的光圈的鏡頭就變得非常吃力,尼康的光學水平其實非常強,可以認為它比佳能強,但是就是因為卡口的限制,它很難生產出一些非常大光圈的成像素質很高的鏡頭來。

圖片來源:尼康官網

  那顯然尼康吃虧是吃的比較憋屈的,但是他又不願意放棄自己的世界觀,所以最後大家會發現尼康在生產最新的一個全畫幅的微單相機的時候,他猛烈的改了卡口,而且把卡口尺寸的改的極大無比,卡口甚至比佳能的58mm還要再大,也就是說尼康終於有能力去生產一些極大光圈的鏡頭了。

  好,以上是大家熟悉的尼康和佳能的故事,其實在整個過程中還有很多廠商都有自己的一些卡口,比如說美能達的MD卡口,奧林巴斯也有自己的M4/3的卡口,還有賓得它也有自己的卡口。賓得的卡口也值得一說,因為它曾經製造過一種K卡口的相機,你看賓得是Pentax,然後他又製造了K卡口,我們取其首字母就是PK,這個PK卡口曾經也是風靡一時,當時是世界上諸多品牌採用最多的卡口,包括理光,確善能,還有國內的鳳凰,這些都是採用了PK卡口。

圖片來源:997788.com

  我在初學攝影的時候用的是鳳凰牌的單眼相機,當時真的是很幸福的,我可以買鳳凰機身,然後可以去任意選擇一個廠商的PK卡口的鏡頭。當然了現在我們其實還有一個跨廠商的統一卡口的聯盟是以奧林巴斯為首的M4/3的聯盟,這個卡口的使用者主要是奧林巴斯和松下,還有一些其他廠商,比如說小米曾經出的小蟻相機,其實也是M4/3的卡口。

圖片來源:奧林巴斯官網

  那麼你可以想像,作為消費者而言我們當然希望各家廠商之間不要設置卡口壁壘,能讓我們自由的去選擇不同品牌的機身和鏡頭。但事實上這個夢想在現在來說是不太實際的了。所以當我們想要更換一個品牌的時候,其實我們會非常的糾結,網上管這個叫滅門,是吧?滅門慘案的滅門。也就是說我要從佳能換到尼康的時候,我要拋棄我的機身,還要拋棄我一堆的鏡頭,完全從頭來買過的,損失還是挺大的。

  不過好在現在我們又出現了一批第三方的鏡頭廠商,不管是日本的還是中國的這些廠商,它們在生產鏡頭的時候都會製造多種卡口的鏡頭,比如說同樣一隻頭,它有尼康卡口的,有佳能卡口的,可能還提供了M4/3的卡口的,在選擇這些第三方的鏡頭的時候,我們還算是比較自由。

  好吧,今天我們就隨意聊聊天,我所聊到的各種卡口只是我擁有的、我知道的這幾種相機的卡口,其實還有更多的卡口我們沒有談到。那麼相機的發展史其實是個挺有意思的事情,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去查閱資料慢慢學習。

  今天就聊這麼多,想加入攝影早自習群的同學可以加我的微信:katoyezi,加我的時候備註「影友入群」。

  想要觀看我的免費視頻攝影課:《重慶人文風光攝影集訓營》評片會,可以點擊下方藍色「了解更多」。

  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1052天,我是葉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眾號「攝影早自習」,不見不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dMKMWwB8g2yegNDSij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