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攝影對焦對在哪?拍的照片很「肉」怎麼回事? | 攝影早自習第1398天

2020-07-30     攝影早自習

原標題:風光攝影對焦對在哪?拍的照片很「肉」怎麼回事? | 攝影早自習第1398天

第1398期

集中回答四位同學的提問,更多問題請在下方留言。

Cinwel、 lz、 歸塵、 仔兒同學:

請問風光攝影這種想要把所有事物全拍清楚的這種題材對焦到底在哪裡比較好?可不可以使用鏡頭的最小光圈?……洗照片是 是拿印刷店還是自己買個噴墨列印? ……鏡頭鏡片裡邊為什麼都不加鉛這種元素了? ……拍的照片總是很肉怎麼回事 ……

早安,我是葉梓,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1398天。今天來一組快問快答,集中回答一下同學們的問題。

首先一位叫做「Cinwel」l的同學問葉老師,請問風光攝影這種想要把所有事物全拍清楚的這種題材對焦到底在哪裡比較好?可不可以使用鏡頭的最小光圈?

當然可以使用最小光圈了,理論上來說最小光圈可能畫質會稍微有點降低,但是我想問題並不會特別的大。另外一點就是你對焦對在哪是一個挺考究的問題,一般來說對在無窮遠是不划算的,因為你近處的景的可能不在景深範圍內會有點模糊。那麼到底對在哪更好?

景深計算器(使用35mm焦距,光圈F/22,此時對焦距離為1.86m,景深範圍為0.68m~無窮遠)

如果按最嚴謹最嚴謹的做法,你就得動用一種叫做「景深計算器」的東西,在手機上下載一個,然後你去撥動一下對焦的滑杆,把它撥到景深範圍剛好能覆蓋無窮遠的那個位置就停下,然後讀一下這一個對焦的距離:「哦,在兩米遠處」,就把相機打到手動擋,對焦對在兩米遠處就可以了。這個時候景深範圍剛好能覆蓋到無窮遠,而近處的景深範圍也是最大的。所以你看這就是個數學題,它是有一個很精確的解的,但是算起來很麻煩,所以用景深計算器是最合適的、最方便的。

Photo by Aoumeur Abderrahmen on Unsplash

如果你用的是一些老鏡頭,而且是定焦鏡頭的話,你會發現鏡頭上有景深刻度,這個時候就更方便了,直接轉動對焦環把無窮遠的標誌對準景深刻度里最右邊的那一個光圈數值,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直接拍了,就已經達到了最大謹慎的範圍,很適合拍風光攝影。

好,接下來第二位同學的問題是 「lz」問,你們怎麼沖洗照片的,是拿印刷店還是自己買個噴墨印表機?

這裡我需要先糾正你的說法。「沖」是指把膠捲沖成底片,就是不能見光的變成可以見光的,然後影像已經浮現出來了,被定在片基上了。而「洗」是指把底片上的影像用放大機投映在相紙上,然後把這個相紙泡在藥水裡面去,把它洗成照片,它是一個化學的過程。而你問的這個問題應該是列印對不對?它跟沖洗是兩碼事。列印是把數碼文件通過印表機把它打在紙上。

小俏印二代印表機 圖片來源:富士官網

那我們平時怎麼列印呢?一般來說自己洗著玩的、送人的,一個6寸的小的便攜印表機就夠了。這裡重點給大家推薦富士的小俏印二代印表機,也是我現在正在用的,色彩比較准,而且內置的電池可以隨身帶著跑,機器不貴,幾百塊錢,而印刷成本也很低,大概就是5毛錢一張還是3毛錢一張,我忘了,之前我算過。因為大部分時候我們列印6寸照片就已經足夠用了,所以這種便攜印表機是第一選擇。然後如果你想打更大的照片,比如說列印A4大的,那你就得去買比如說惠普、愛普生、佳能的這種更大的印表機,然後去買相紙。注意,在A4紙上打照片是不可取的,色彩會非常怪異,這個列印的成本會非常高,其實不太划算。這種印表機大多都是噴墨印表機,它的效果其實也比較一般,可能還不如複式小俏印的那種熱升華印表機來的會更漂亮一些。當然噴墨印表機也分為高中低不同檔位,你如果買特別貴的可能效果會比較好,反正成本很高就是了。

接下來看看「歸塵」同學的問題,他問現在的鏡頭鏡片裡邊為什麼都不加鉛這種元素了?加了鉛的成像效果不是會更好嗎?如果說污染的話,家家戶戶的電瓶車裡的蓄電池那裡面的鉛不是更多更污染嗎?

這個背後的原因我並不是很清楚,但我猜測它可能還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也確實是出於環保的考慮。重金屬污染是一個挺要命的東西,以前徠卡甚至生產過一些帶有放射性的鏡頭,後來也是宣布不再生產了,就是出於環保的考慮。這個東西可能每個廠商它的理念會不太一樣,比如說蘋果就特別重視環保這件事,但是有的品牌可能出於成本考慮或者是其它方面的考慮,就沒有做的那麼絕,沒有做那麼好,這可能是一方面的影響。

另一方面,以前咱們的光學技術、加工技術都不夠好,突然發現在玻璃裡面加重金屬能夠提升成像品質,那是高興壞了,這是非用不可。但是現在我們能用的技術手段實在是太多了,我們有非常精密的多層鍍膜可以增加鏡片的通透性,我們還有非球面的鏡片來減少色差,我們甚至還能生產出高折射率的玻璃,所以現在我們還真不一定要去在玻璃里加重金屬元素才能做出一個好鏡頭來。

最後看看「仔兒」同學的問題,她說她拍的照片總是很肉,不像別人拍的銳度解析度那麼高,經過後期銳化也不自然,她想問這是怎麼回事。用的是尼康D610加上50mm F/1.4。

一張照片不夠銳,可能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拍攝的場景如何?是不是有霧氣,還是說艷陽高照,光面和陰影面非常分明?你拍的事物本身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這些都會影響你的觀感,覺得銳度高或者是銳度低。

影響銳度的第二個層面就是你的拍攝器材,它的鏡頭如何?成像素質高不高?畫幅如何?像素數量多不多等等?這裡你用的是50mm F/1.4鏡頭,我要提醒你,如果用最大光圈拍照,你一定是肉的,只有在把光圈縮小到比如說F/8、F/11,在這樣的中等偏小的光圈的時候,鏡頭的銳度才會達到最高,所以你可以試試看。

第三個影響我們拍攝照片的銳度的就是後期處理。你說你銳化不自然,你調的是哪一個滑杆?你調的是清晰度滑杆還是銳化的那四個滑杆?每個滑杆到了什麼位置?要多試一試,找到一個最佳的值。我這裡要提醒一句,你這個照片最終是放在很大的地方觀賞,還是只是在手機螢幕上觀賞,所需要的銳度的調整是不一樣的。偏小的螢幕更注重整體效果,因為大家反正也看不到細節,而更大的幅面則需要你重點銳化的一些小的細節。

好,今天的快問快答就到這裡,大家有更多的攝影問題也歡迎在底部向我留言,我會盡力為你解答。更多攝影好課請見」閱讀原文「,喜歡攝影早自習的請點亮」在看「。

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1398天,我是葉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眾號」攝影早自習「,不見不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96joHMBeElxlkkabhe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