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值得踏青的十大古鎮

2019-05-27   內內窩把了

廊坊霸州勝芳古鎮

勝芳古鎮位於霸州市區東35公里,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勝芳古鎮始建於24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該鎮的水域因位於白洋淀東部,故稱東淀,古時勝芳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水旱碼頭,商賈雲集、風景秀麗,相傳乾隆皇帝曾三次親臨東淀,留下「南遊蘇杭,北游勝芳」的美譽。

勝芳古鎮有東淀濕地公園和華北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勝芳非物質文化是河北省最為集中、最為豐富、最為完整且極具獨特性的地方, 其在漢文化圈內具有獨特性和代表性,被譽為「華北民間文化的活化石。」

石家莊井陘於家石頭村

於家村位於太行山麓的河北井陘縣中西部地區,迄今已有500年的歷史,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謙的後裔居所,全村95%以上是于氏家族。整個村子依山而建,房屋高低錯落、光影相諧,這裡是石頭的天地。於家村較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建築,也是河北省唯一一處古村落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個石頭村在四面環山的窪地,山巒環抱,綠樹掩映,不到村頭見不到人家。當走過彎彎曲曲的山路,走進這個村子,一下就置身於石頭的世界:石樓石閣,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街石巷,石橋石欄,村路也是古老的石頭鋪就的。

這裡的房屋大多是四合院,還有古色古香的四合樓院,沿白色石階登上石樓,放眼四望,周圍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白花花的石房石屋,門與門相對,戶與戶相連。據介紹,這裡房屋建築規範明確,東西為街,南北為巷,不通為胡同。全村共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總長3700多米,街巷全是青石鋪就,街巷串連的石頭房屋4000多間。

承德隆化七家溫泉村

七家溫泉村因溫泉、地熱資源豐富而聞名,這裡距地表2-3米處蘊藏著大量的熱水溫水礦泉,溫泉許多方面堪稱我國北方第一。因處於燕山山脈與壩上高原相接的壩緣地帶,大自然賦予了這裡充足的地熱資源和奇峰異石。溫泉最高水溫97.3℃,地表溢出水眼多處,周圍許多地方冬季不封地、不結冰、不積雪。

這裡的溫泉不僅熱水資源儲量豐富,清澈無味,而且含有鍶、偏矽酸、硼、氡等20多種人體必須和有益的微量元素,國內罕見。用溫泉水洗浴,具有消炎、散瘀、軟化血管、去風濕等療效。方圓數百里有皮膚病、關節炎、風濕、胃病等患者到這裡療養後得到康復。

張家口蔚縣暖泉古鎮

暖泉古鎮,位於蔚縣西部,古時候的「燕雲十六州」——古蔚州。暖泉古鎮,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是人們常說的,它就是連接塞外與中原的重要關隘。暖泉鎮內的西古堡,是典型的「堡中堡」。

暖泉古鎮留下許多燦爛的民俗文化,被譽為「河北民俗文化第一村」。古城堡、古民居、古寺廟、古戲樓,孕育出了蔚縣暖泉當地獨特的民俗文化—「打樹花」、「拜燈山」、蔚縣剪紙、秧歌戲等。

秦皇島昌黎葡萄小鎮

昌黎葡萄小鎮坐落在秦皇島市昌黎縣,是以葡萄溝為依託打造的特色小鎮,位於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名句中的碣石山的背風坡。

「葡萄溝」的美名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傳開的。從那時起,每到葡萄掛滿枝頭的季節,「葡萄溝」漸漸成了中外遊人麇(qún)集之地。「葡萄溝」有百年葡萄秧3株,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古宅3處。它的周圍還有棒槌山石洞、大禹治水栓石柱、龜石、上岩寺、丁家山、鳳凰城、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電台遺址、「井峪風光」等風景名勝遺蹟。

唐山遷安白羊峪村

白羊峪村地處遷安北部長城腳下,這裡有四千多米戰國時期燕國的古長城,更為稱奇的是,白羊峪長城竟有一段以大理石為材質修建的長城,堪稱世界罕見。除長城外,還有九龍戲珠、七松登高等28景,觀音閣、綿羊泉、露天大佛、延年橋、觀音閣、守備署等景點。

在這裡可以登古長城、飲綿羊泉、吃農家飯、住農家院、感受農家風情。如果喜歡戶外活動,還可以選擇在白羊峪安營紮寨,圍繞古長城進行戶外運動,探尋古長城。

衡水武強周窩音樂小鎮

武強縣周窩村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村裡引進了第一家小型樂器加工廠,周窩便開始了與音樂的緣分。先後被評為中國最美鄉村、中國最佳生態文化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周窩,立磚鋪地、國槐掩映、小巷情深,琴聲悠悠,從一個黃土地上不起眼的北方小村發展成為今天海外皆知的音樂小鎮。街道上和胡同里不時傳出悠揚的薩克斯樂曲聲,全村老少幾乎每個人都能隨意彈唱一段~

邢台沙河王硇村

王硇村地處河北省邢台沙河市西南部,太行山東麓,四面環山,地形隱蔽,環境優美,景色迷人,被譽為「太行川寨」。這裡的古石樓建築融合南北風格,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建築群落之一,是中華歷史名村。相傳明朝永樂年間,四川成都府鎮京總兵王得才逃難至此,定居王硇村。或許正因為王硇村位置偏僻,當年王氏家族才得以免遭兵患,而後落地生根,繁衍壯大。

川蜀富饒,多文人雅士。寨子也因此多了一份精緻風雅。細雨微風之中,漫步寨子,悠長狹窄的街巷兩邊,門樓高聳,牆角筆直,干石壘牆,白灰勾縫。遠眺,則是戶戶有樓,院院有耳,卷角張檐,藍瓦蓋頂。耳房大都鑲有隔扇花窗,明亮秀雅。門飾雕刻或龍或鳳,精緻美觀。無論是設計風格還是用料材質,既有北方山區石頭房子的厚重淳樸,又兼備四川盆地寨子的靈巧清秀。

邢台前南峪村

前南峪村被譽為「太行山最綠的地方」,是全國鄉村旅遊示範基地,還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百家農業生態旅遊示範園之一,被國家13個部門聯合命名為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前南峪生態旅遊區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分為抗大觀瞻區、生態觀光區、化山攬勝區、川林果園區、三支鍋景區、大石岩景區和龍宮景區等十大景區。

邯鄲館陶糧畫小鎮

走進這座冀南小鎮,青磚小巷、曲直交錯,農家小院、錯落有致,農耕文化、自然淳樸,濃郁的原生態氣息撲面而來。漫步街頭,村裡的牆壁上點綴著造型各異的糧食畫作,家家院院充盈著別樣的農家風情,淡淡的藝術情調跳躍在街巷的每個角落。

壽東村以「糧畫」而聞名,俗稱「糧畫小鎮」,人們以各類植物種子和五穀雜糧為本體創作成內容豐富的藝術作品。走進小鎮深處,鋪滿彩氈的七彩胡同,種滿葫蘆的向陽胡同,貼滿糧畫的蘆葦胡同……每一條胡同,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藝術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