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滷水豆腐,做出比肉還好吃的煎釀豆腐,外酥里嫩,好吃下飯

2019-05-30     東江菜師傅

說到釀豆腐,相傳還有這麼一段歷史。客家人最早的時候居住在中原地區,中原地區適合種植小麥,於是客家人也有著食用餃子的習慣。但後來因為中原地區戰亂不斷,客家先民們為了躲避戰亂,不斷往當時還比較蠻荒的南方地區遷徙,最後來到了嶺南地區。因為氣候的原因,此地多產大米,少產小麥,於是客家先民就用豆腐代替麵粉,中間裹入肉餡,做成釀豆腐用來替代餃子,表達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客家釀豆腐的做法其實說起來簡單,但是想要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釀豆腐,步驟還是不少的,現在就來給大家介紹介紹具體的做法。

準備原材料:滷水豆腐、豬後腿肉、香菇、蝦仁干、馬蹄爽、姜蔥

製作流程如下

步驟一:燒一鍋水,滷水豆腐切成大小均勻的方塊

步驟二:待水沸騰後關火,放入少許鹽,放入豆腐燜20分鐘斷生

步驟三:將香菇和蝦仁干分別放入清水中浸泡

步驟四:取出豬後腿肉,去皮後,切碎成米粒大小,姜蔥切碎,馬蹄爽拍碎

步驟五:取出碗中泡發後的香菇和蝦仁干切碎,碗中的水去除雜質後放一起備用

步驟六:碎肉中放入少許的生抽、料酒、白糖、芝麻油,抓勻

步驟七:取出泡發香菇蝦米後碗中些許的水,放入澱粉勾芡後倒入碎肉中抓勻,不斷捏打

步驟八:碎肉中倒入切碎後的馬蹄肉、香菇、蝦仁、姜、蔥花,攪拌均勻,腌制10分鐘

步驟九:準備小碗,放少許泡香菇蝦仁的水,倒入少許生抽、蚝油、白糖、澱粉,勾芡成汁備用

步驟十:取出鍋中斷生的豆腐,中間挖洞,放入豬碎肉

步驟十一:熱鍋涼油,滑鍋後將豆腐帶肉的一面放入鍋中小火煎炸2分鐘後,翻身繼續煎炸

步驟十二:鍋中油倒出,放入剩下泡香菇和蝦仁的水,在加點清水,豆腐肉中放入些許生抽小火燜煮3分鐘後盛出擺盤

步驟十三:取出步驟九中備用的勾芡汁,放入鍋中燒制粘稠後,淋入盤中的豆腐中

這樣一盤好吃美味的釀豆腐就算完成了,如果家中有瓦煲的話,也可以把釀豆腐放入瓦煲中繼續步驟十二,這樣就不用擺盤了,但是原煲上席,滾燙熱口,湯汁香濃,豆腐嫩滑,也是十分的美味不已。

注意事項:

1.平常不喜歡吃香菇的話,也可以不放香菇。

2.傳統的釀豆腐,是用勺炳在豆腐上刮痕後,把碎肉壓入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GS5l2wBvvf6VcSZhf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