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肯亞……新冠病毒蔓延各國鼓勵移動支付

2020-03-23     移動支付網

根據外媒報道,世界衛生組織在近期表示鈔票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且可能導致人際傳播,呼籲消費者減少或放棄使用現金支付。

世衛組織指出,鈔票經常易手,可能沾染各式各樣的細菌和病毒。因此,建議人們在使用鈔票之後洗手,避免觸摸臉部各個器官。在可能的情況下,使用非接觸式支付降低傳播風險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而在近期,各國政府也在鼓勵居民使用移動支付。

據《旗幟報》報道,肯亞中央銀行(CBK)與商業銀行和電信服務商近日達成協議,減免資費鼓勵移動支付,降低因使用現金傳播疫情風險。主要措施包括:移動支付低於1000肯先令免收手續費,單筆交易限額提高至15萬肯先令,單日交易限額提高至30萬肯先令,免收手機錢包和銀行帳戶之間轉帳費用。這些措施將執行至6月30日。

此外,阿聯央行近日也發布聲明,鼓勵消費者使用非接觸支付或者移動支付,在一份公告中,阿聯央行表示,鼓勵在大部分店面中,使用非接觸支付設備,這就意味著不必接觸支付設備或現金,與此同時也鼓勵居民將信用卡或借記卡綁定在智慧型手機上,以進行移動支付。

此外,台灣省也在鼓勵居民使用移動支付。據台媒報道,為因應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人來人往的菜市場、夜市是一大重點,台南市除做好市場消毒,攤商及市場管理人員佩戴口罩、勤洗手,落實每日健康管理定時量體溫,並提供酒精及洗手液供民眾使用外,開始啟用移動支付,消費者在菜市場、夜市拿出手機「嗶」一聲就能結帳,近期加強推廣力度,希望攤商鼓勵消費者使用,以減少病毒藉由錢幣傳染的機會。

此外,上述《鏡報》的報道中還表明,在一份倫敦大都會大學研究中,研究人員對5至10張當前流通的鈔票進行微生物測試,共發現有八種致病菌,包括李斯特菌、抗生素抗性屎腸球菌等。2018年一項研究中,10張鈔票上也檢出了金黃色葡萄球菌。

一家倫敦電子支付提供商負責人指出,使用非接觸式卡進行交易,比使用鈔票或硬幣安全得多。每張鈔票和每個硬幣都可能被數千人的手摸過,我們無法想像上面究竟有多少細菌。而借記卡、信用卡很容易保持清潔。隨著我們進入無現金社會,從自動提款機取現金不如信用卡支付方便。同時,使用信用卡消費可以避免一些健康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該文章還借鑑了中國對鈔票的疫情防控措施,為了防控病毒通過鈔票傳播,中國的銀行開始對鈔票進行消毒和隔離。消毒手段包括紫外線或高溫,在消毒之後密封並儲存14天後再開始進入流通。

在疫情之下,一定程度上衝擊中國移動支付出海的同時,也出現了潛在利好,疫情過後,更多的國家或加快移動支付特別是二維碼支付的普及速度,這是中國支付企業出海的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Fz0CXEBrZ4kL1VitW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