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看到鹵,第一個會想到什麼?

2020-01-17   四九城

以前咱們說過,北京人的生活只有一個味道,那就是「咸」。口兒重的北京人就好這口咸,干咸干鹹的那叫「鹽」,帶著點湯水的那就叫「鹵」了!

鹵:在漢語裡是「鹽水」的意思


最享受的打滷面


一提到鹵,北京人腦海里第一個浮現的吃食,就是老北京家裡吃的「打滷面」。北京冬天的吃食花樣兒很少,這時候來一碗打滷面絕對算是享受了!

咱北京人的當家面雖說是炸醬麵,但恨不得周周都能吃得上。可這碗打滷面就不能這麼隨便了,逢年過節或是過生日才能吃上一碗。

北京人家裡做的打滷面味道也大不相同。但像是茄子鹵、西紅柿鹵,這不叫打滷面,只能叫做「汆兒」。因為做的時候壓根就沒「打」。

一碗好吃的打滷面必須要「打」得好。這個打就是把原料放到鹽水裡頭,不厭其煩地攪合、攪合、加熱...最後做出了勾了芡的鹵,這才是「打滷」。

繁體的鹵裡邊就像析出的鹽粒

北京人心中的打滷面,底料可得是煮白肉的肉湯用來打滷,這可是打滷面的精髓,過去這肉可不是說吃就能吃的,借著肉湯解解饞也不錯了。

用大料和花椒就會壞了鮮味兒


這打滷裡邊的配料也很講究,過去最起碼也得有黃花、張家口外草原的干口蘑釘兒、木耳這三樣兒。到了現在講究的還會再放上點白肉、蝦仁兒...

等料都下完了,鍋一開就可以倒入水澱粉勾芡了。等稀稠正好的時候,淋上雞蛋液。最後再淋上又熱又香的花椒油等小菜。

素滷的時候才會用鹿角菜

吃的時候也不像炸醬麵那般拌勻了再吃。打滷面講究的是隨吃隨拌,不然沒吃多會兒就成清湯寡水的熱湯麵了!


最香的豆腐腦


這打滷面的鹵雖說好吃,但大清早的可來不及做一碗打滷面。這時就可以出門來一碗豆腐腦了。勾了芡的鹵配上軟嫩的豆腐,吃著別提多美了。

聽說南方的豆腐腦是甜的??

軟嫩的豆腐腦喝起來清淡鮮嫩,用石膏點的豆腐腦吃起來口感細膩又乾淨。光是看著就叫人喜歡,白白嫩嫩的,擓上一勺鹵就更加勻稱了。

回民吃的鹵有葷素之分,葷的是以羊肉、口蘑為主,素的是以黃花、木耳為主料。漢民的鹵就是以口蘑、豬肉為主。但這鹵吃起來一樣鮮!

也有人吃的時候喜歡加韭菜花

吃的時候更香了,擓上一大勺滷汁,就算齊活兒了,吃的時候得一勺豆腐腦一勺滷的,醇厚的鹵香就得慢慢品。


北京人最愛的滷煮


一提到鹵,就不能不提咱北京人最愛的滷煮了。雖說滷煮沒有那種勾了芡的鹵。但常吃滷煮的北京人都知道,滷煮里的「鹵」字更咸!

據說以前這滷煮是從宮廷內的蘇造肉改造而來,把五花肉換成豬頭肉和腸來做。不過在北京人眼裡,五花肉再香也比不過滷煮香啊!

現在有的店鋪還能吃到蘇造肉


到了今天滷煮更是咱北京的招牌小吃了,把火燒、豬腸、豬肺...放到一起煮。吃起來火燒、豆腐這種主食都入了味,更別提最香的肥腸了。

雖說這碗滷煮的湯齁咸齁鹹的,可北京還是有的店家會在這滷煮湯里下功夫。據說有的店湯底裡邊會放上中藥,喝起來不光不咸,還能養生!

不過身邊很多年輕人吃滷煮的時候,會把湯都給喝了,您可別!不少店裡都提供小米粥,您就著點小米粥來兩口湯嘗嘗什麼味兒就得了。

冬天走在北京城裡,偶爾會被一股香味兒吸引。雖說滷煮價更貴了,打滷面不常做了,豆腐腦都很少能吃到了。但北京人還是忘不了這滷味!

但要說一城一味的話,北京一定是滷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