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題寫了四個字,卻錯了兩個字,有人叫好,有人說是惡俗江湖體

2019-12-15     陳洪標寫字說畫

陳洪標|文

大師題寫了四個字,卻錯了兩個字,有人叫好,有人說是惡俗江湖體!

其人書法(局部)。

這位大師為祝賀榮寶齋畫院十五周年,題寫了一幅「守正創新」4個字的書法,結果上款把「齋」字寫成了「齊」字,而正文中的「創」字寫法也是錯的(見上圖和圖五)。

其人書法(局部)。

​對這位大師寫的書法,主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第一種是叫好派。除了網友叫好之外,專家對他的書法評價也很高,認為他的書法是「古樸而渾厚的魅力令人傾倒,筆法流暢,遒勁有力……」。

其人書法(局部)。

第二種是喝倒彩派。有網友說:大師,求求你,別寫江湖體了,別糟蹋中國書法了。甚至認為一位書法家,題詞錯字連篇,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尤其一手惡俗的「江湖體」讓人無法忍受!

為此,網友對這位大師的書法還列出三大「罪狀」:

一、作品中簡體和繁體混用,很不規範,一般的書法家都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作為大師更不該如此。如上圖的書法作品中,「峰」「無」「懷」都是寫成了繁體,唯獨「筆」字,寫了簡體。

二、寫書法偶爾出現筆誤,情有可原,如果老寫錯字,或者寫法錯誤,這就說不過去了。尤其一幅4個字的書法作品中,連錯兩個字(見上圖),這實在是不應該。

又如上圖題詞中的「夢」字,其繁體字「夢」是有寫成林子頭的,比如明朝唐寅的楷書和行書,清朝傅山寫的草書(見下圖),但不是像這位大師這麼寫的,這種自創的寫法明顯是錯誤的。

明代唐寅和清朝傅山寫的林子頭的「夢」字。

還有下面這幅題詞中,把「據」字的繁體字「據」,也寫錯了。看看下圖後面的明末清初書畫家王鐸寫的「據」字,就知道錯哪裡了。

明末清初書畫家王鐸寫的「據」字。

三、最無法讓人忍受的是,他的信手而書、信筆塗鴉的「江湖體」。

有人說,他寫的書法作品,線條不是很遒勁有力嗎,怎麼會是江湖體?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細看就會發現,這所謂的遒勁有力,是在行筆時故意寫成扭扭歪歪的,但只能矇騙外行,練過書法的人一眼就能識破這種做作的伎倆。

眾所周知,書法有「人書俱老」之說,人老書亦老這是水到渠成,是一生書寫的積澱,而他的這種「人未老書先老」的書寫,既不自然,也毫無返璞歸真之美的書法,是專門做出來的老。

那麼他寫的書法是不是「江湖體」?所謂的江湖體,是相對傳統書法而言的。也就是沒有傳統淵源,不遵守書寫法度,而是由自己信手而書,隨意而為,寫得龍飛鳳舞,看似很有氣勢,實則是亂寫一氣。而這位大師的書寫中,是以扭來扭去的線條來體現所謂的筆力老辣,甚至可以不顧起筆和收筆的承上啟下,亂扭一氣,導致每個字互不相干,各自孤立,沒有一點一幅書法作品應有的氣韻。比如圖四中的「筆」字最後收筆,本應該往下走,而不是往上,更不該信手一揮,沖天而去。

又比如他在題詞中,寫的「創」字的立刀旁,之所以寫成了和明朝徐渭寫的「行」字(見下圖),這就是行筆愛扭來扭去的結果。無論行書還是草書,都是有其書寫的規矩的,你不能由自己扭來歪去,扭多了,就成了別的字,不是錯字,就是自創的字。這是江湖體的最大特點,也是通病。

甚至有網友認為,這位大師之所以會寫出這種書體,這和他十分推崇亂書大師王冬齡的「亂書」,也大為讚賞丑書代表王鏞不無關係。

王冬齡亂書局部。

他稱王冬齡的亂書是「完全中了筆墨的毒,才把筆墨精神化了」,是「精神從具體的書寫中抽象出來,它們帶來的視覺體驗,已經不是觀看,而是體驗到了一種情境、一種情懷」。在他眼裡王冬齡為了書法創新,在人們的罵聲中不斷探索,反而覺得值得同情和倡導。

王鏞書法。

而對王鏞的書法,他認為「書壇的王鏞風格是改革開放時代,中國書法開拓創新的一個重要代表」。

對此,你怎麼看大師的書法?是不是江湖體?歡迎發表看法。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傳記作家、書畫評論家陳洪標撰寫,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6EjEW8BMH2_cNUgBN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