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葡萄栽培,反思我國葡萄產業發展困境

2019-08-19     火種三農

我們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沒有對比就沒有進步。對於日本葡萄產業的優秀,大家一直是心知肚明的,我們也總是感慨,為什麼別人的優秀我們做不到,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日本葡萄有機栽培現狀

日本葡萄有機栽培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標準化栽培技術。總結起來就有下面這些方面:

一:重視果園生草

果園幾乎百分百為生草。在葡萄園行間種草或者在樹盤覆蓋稻草,起到減少水分蒸發、降低地表徑流、提高土壤肥力、保護昆蟲天敵等作用。

二:重視生物菌肥的應用

日本有機栽培土壤管理技術是建立在物質循環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土地的活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增強土壤有機質含量,確保根系的旺盛生長,抵禦病蟲害的入侵。

三:重視病蟲害綜合防治

在葡萄病蟲害的防治上很少採用化學防治,而是採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農業防治非常重視抗性品種的選育和推廣,提倡使用生物有機肥,控制果樹負載,科學修剪果樹等,通過這些措施來提高果樹的抗逆性。

物理防治方面加強果樹休眠期管理,通過刮樹皮、清理枯枝落葉、樹體水槍清洗等措施壓低初次侵染源。

同時,實施果園搭設防雨棚,降低果園濕度,抑制部分病蟲害的發生。生物防治方面利用性誘劑、防蟲網、粘蟲板、樹幹塗白、天敵保護等措施抑制病蟲危害。

四:重視果樹負載量

日本葡萄每畝產量嚴格控制在1000公斤左右。主要控制產量的途徑是修剪,結果枝與營養枝的比例控制在2∶3。

每個結果枝只留1穗,摘除穗的前端(基部)第1、2結果小枝和末端4~5個小穗,保持果穗長度15~20厘米,形成外形一致的果穗。疏掉向穗軸內側生長的果粒、小粒、傷果,保留1穗25~30粒,1串葡萄重400~500克,單果重15克左右。

這樣可以保證果實充分成熟且整齊一致,同時也便於采後實行規範化包裝和銷售。

我國葡萄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重化肥,輕有機肥

我國葡萄生產地區在果園施肥方面一直重視化肥,而輕視有機肥。葡萄園長期使用單一化肥致使土地營養失調,同時也出現了土壤板結、土壤有益菌的大量死亡、土壤理化性質的變化、環境污染、產量及品質下降等嚴重問題。

在化肥的選擇上只重視氮肥,輕視磷肥、鉀肥,在生長季節出現了徒長枝過多、嫩枝不易木質化、微量元素匱乏、病蟲害發生嚴重、苗木抗寒性降低等一系列問題。

實踐證明,果園化肥使用越多越頻繁,地力下降越快。

二:重產量,輕質量

雖然我國葡萄單產20多年來持續增長,畝產量翻了好多倍,但是葡萄品質比較差,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仍較大。

果農在生產過程中一味追求產量,花序多的年份畝產量高達2000公斤,甚至更高,出現嚴重的大小年現象,這與日本的畝產量1000公斤要求相差甚遠。

盲目追求產量的結果是果實個小,大小不均勻,果面不光潔,果面色澤不好,著色不均勻,優質果率下降,低檔果量增多,致使出現了季節性、區域性過剩,價格下滑。

葡萄品質及果品包裝與出口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使得我國葡萄在國際上缺乏競爭力,只能靠低價位去占據市場。目前,我國葡萄主要出口國是東南亞和俄羅斯等國,進入歐美國家的量很少。

由於我國無公害、綠色果品生產起步晚,受果農素質影響,推廣難度較大,濫用高毒農藥及激素現象普遍存在,果實農藥殘留嚴重超標,直接制約我國葡萄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三:重化學防治,輕其他防治

近年來,葡萄園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具有嚴重發生的趨勢,歸其原因與盲目引進新品種、土肥水管理落後有關,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往往被廣大果農忽視,那就是長期濫用化學農藥。

由於長期使用單一的幾種高效化學藥劑,致使葡萄病蟲害的抗藥性不斷增強,化學藥劑的淘汰速度也顯著加快。

我國已知的危害葡萄的病害有近40種,其中危害嚴重或局部地區較嚴重的有10種左右。主要的病蟲害有葡萄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白腐病、褐斑病、灰霉病、薊馬、紅蜘蛛、葉蟬、斑衣蠟蟬、透翅蛾等。

目前,化學防治還是病蟲害防治中的主要手段,高毒、高殘留、致癌、致畸、致突變農藥屢禁不止,噴洒有機磷類高毒農藥到處可見。

隨著病蟲害的猖獗,病蟲抗藥性的不斷增強,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逐漸增加,農藥殘留問題已成為當今農業現代化的一個突出的矛盾,由於農藥的大面積使用,使得許多葡萄主產區農藥殘留量遠遠超過了歐盟地區的出口標準。

四:重采前,輕采後

受許多因素的影響,果農往往比較重視果樹生長期的綜合管理,而在采果以後放鬆對葡萄的管理,導致當年生枝條成熟不良,秋季髮根受到抑制,影響翌年葡萄的產量及品質。

從果實採收後到落葉期,樹體營養物質積累的多少與枝蔓成熟度、植株越冬抗寒性,以及翌年的長勢、花芽分化、開花結果、產量和品質等都有密切關係,是爭取翌年葡萄豐收的基礎。

事實表明,採收後放棄樹體管理,不利於恢復樹勢及葡萄連年穩產,不利於提早上市,也不利於病蟲害的長期控制。

由於我國葡萄產業的組織化程度低,基本上是以家庭為單位,規模小,投入不足,缺乏組織性,採收後的果實往往忽視了修整、分級、包裝等環節。

文章來源:大豐收葡萄植保、花果飄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wGe52wBJleJMoPMjW3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