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油田採油六廠情系職工冷暖 關懷「疫往」情深

2020-02-17     國際在線陝西頻道

「寶寶給換過紙尿褲剛睡著,你們單位同事今天送來的寶寶用品啊,夠用一個月了,我們母女都好,你安心上班,孩子我會帶好的。」

2月14日中午,興莊作業區胡24轉站外檢修崗員工蘇文博躺在床上,就接到了妻子打來的電話,看見自己出生剛4天的女兒,鼻子一酸,呼吸一緊,聲音不由得哽咽了起來。

已連續工作50天的他,其實心早飛到女兒那裡了,恨不得長上翅膀,立刻飛到嬰兒床前,看看自己心愛的女兒,錯過了親眼見證女兒降生的機會,不想再錯過陪伴她的每一天,但考慮到防疫工作期間,作業區還有許多員工都取消了輪崗休假,本來工作負荷就重,如果這時候回家,會讓其他同事長時間連續上班,加重工作負荷。這個七尺漢子於是安慰了妻子幾句,隨後繼續開始了自已下午的工作。石油工人的願望總是很簡單,很淳樸,「老婆孩子生活有人惦記,有人關心,我幹啥都踏實了。」

這樣的場景讓人不禁淚目,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總有一些身影讓我們熱淚盈眶。他們按下「兒子、丈夫、父親」「女兒、妻子、母親」的暫停鍵,勇敢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用平凡演繹偉大,用行動書寫擔當。在這些偉大的「戰士」的背後,也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們,在防控一線的背後。做著同樣重要的工作,讓團員青年成為疫情與員工群眾之間的防火牆。

作為幹部職工的「娘家人」,一頭連著抗疫一線連續守崗的幹部職工,操心著他們的健康與安全,所思所想,一頭連著員工家庭,噓寒問暖,紓難解困。採油六廠工團組織以「一線員工值守戰疫情,工團後方堅強做保障」為莊嚴承諾,組建了115名志願者組成的「采六志願者聯盟」,為有需要的員工家屬購買、配送日常生活物品,儘可能為他們解決後顧之憂,讓奮戰抗疫一線的員工安心在崗。

「太謝謝你們了,我腿腳不好,十幾天了沒出過門,一天就靠白菜和蔥將就著了。」2月13日,家住銀川燕鴿湖小區的郭曉燕激動地拉著青年志願者韋繼福的手說道。疫情期間,女兒張倩和女婿均在一線上班,只剩下腿腳不便的她一人在家,疫情期間,採買物品更成了難題,從年前到現在好多天幾乎足不出戶,在志願者的及時幫助下,她的日常飲食才算「豐富了起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銀川燕鴿湖小區周邊的超市、商場、農貿市場等生活物資採買點被悉數關閉,為減少員工家屬外出購物帶來的感染病毒風險,該廠推廣開展「鄰里守望、情暖采六」志願者服務及「愛心幫」公益等活動,摸排疫情期間西安、銀川、慶陽三個片區夫妻雙方均在堅守一線崗位的「一老一少」家庭,組織倒休在家員工以成立互助小組的方式,對在同一社區或者臨近社區的本單位幫扶對象進行愛心幫扶,特別是家中只有老人和孩子的留守家庭,為他們配送米、面、油、鹽、肉、蔬菜等日常生活物品,確保疫情期間堅守一線崗位員工的「一老一少」家庭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

員工利益無小事,疫情管控期間,一些平日裡稀鬆平常的小事此刻更成為大事與難事,這既考驗著廣大員工群眾的決心與毅力,更考驗著領導者的決策水平和執行力,採油六廠工團組織在廠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從員工群眾迫切關心的小事、急事、難事做起,把小事辦好,把好事辦實,真正解決疫情期間服務員工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問題。

員工個體與家庭千差萬別,遇到的困難也各不相同,為了做到措施精準、幫扶精準,該廠結合實際細化幫扶措施,實施「一人一方案」,「一人一負責」,為員工和家屬提供個性化服務。

2月13日下午兩點,陽光正好,採油六廠定邊基地6號宿舍樓一樓大廳,該廠生產保障大隊員工馮傑正義務充當起理髮師,專心致志地為一位員工理髮,剪刀、梳子上下翻飛,不到十分鐘,就理出了一個清爽乾淨的短髮。

為了防止疫情擴散,該廠對基地大院採取出入管控措施,要求員工就在單位院內活動,時間長了,加上天氣轉暖,職工們理髮就成了個問題。可是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斷升級,所有理髮店都沒有開始營業。

於是,該廠工團組織微信統計職工理髮需求,並根據防疫要求,科學組織起流動理髮服務解決員工生活需求,儘量控制人數、縮短時間,避免造成人員扎堆,同時提醒職工理髮時戴好口罩做好防護。在每個人理髮前都事先做好消毒,事後隨時做好碎發清掃,僅一天時間,就先後給十幾名職工免費理髮,讓在一線堅崗的職工「輕鬆」上陣,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讚譽。(通訊員 趙曉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t16UXABgx9BqZZIKyY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