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有一個老闆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她因為自帶超強的領導思維和時刻保持高速運轉的工作模式,被大家戲稱為殺伐果決的女魔頭。
當初我們公司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階段,因此特別邀請了有關方面的專家給手下員工進行培訓,從當前形勢和未來發展趨勢結合分析,將各個部門的針對性問題逐一擊破,對當前各階段的分工合作進行專業指導,因此在整個會議上大家都在聚精會神的聆聽,準備下去之後結合工作重新規劃自己的前進線路。
但是當專家講述完之後輪到我們的老闆進行講話的時候,她清清嗓子對自己手下的員工說:「請各部門查收自己的郵件,我已經將你們的工作進行了重新的整合,下去之後按照新的規劃方案進行。」
大家在一片震驚中結束了本次會議,下去之後才知道,原來早在會議開始之前,老闆就讓助理將各部門任務細則進行了統一整理,並且親自將各部門方案中的核心點進行了劃分,所以在結合專家的講話中很輕易的突破了舊方案中所存在的問題,並結合會議內容做了正確的修改,在大多數人還未曾準備著手的階段,領導已經做出了最新的規劃。
那一次我深刻的認識到了,「執行力」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沒事找事做的人,在無形間培養了執行力?
所謂的主動找事做,並不是讓你在自己的工作任務中加入各種冗雜而無用的環節來拖延時間,而是發揮你的個人思維將工作內容進行多方面的結合,並且成功將新事物融入到當前的工作中來。
舉一個大家所熟知的例子,我們都知道香港珠寶大亨鄭裕彤,當初因為家境窘迫,不得不去父親朋友的店裡打工,在打工的過程中,鄭裕彤所展現出的超出平常員工的發散思維和高度的執行力,讓他最終實現了自我逆襲。
當初在「周大福」打工的時候,鄭裕彤最喜歡的就是沒事找事,曾經自己的老闆讓他去碼頭接一個自己的親戚,他在碼頭等待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南洋商人,這個人在碼頭上四處詢問有沒有可以兌換港幣的地方,鄭裕彤靈機一動,既然親戚還沒有來,自己可以帶領南洋商人去周大福的金店裡兌換港幣。
於是鄭裕彤馬上對那個商人說:「我知道哪裡有兌換港幣的地方,你可以跟我來,在周大福的金店馬上就能讓您兌換到港幣」,於是,他帶著這個商人來到了周大福金店,隨後安排好他的事宜,正好返回去接到了老闆的親戚。
隨後在鄭裕彤的工作和生活上,老闆逐漸發現這個小伙子的身上存在著一種別人沒有的超強執行力,並且在工作過程中懂得將周遭一切可能發掘的商機用最恰當的方式融合到自己的公司里,這樣的人才不能埋沒,所以他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鄭裕彤,在後來的歲月里,這個小員工逆襲成為了香港珠寶界和金界的龍頭人物。
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主管能力,而不是時刻抱著自己給別人打工,所以可以得過且過的態度去工作,這樣才能用主人和領導的思維去創造工作中的業績,在不斷「找事」的過程中面對和解決更多的問題,提升自身的能力。
喜歡給老闆挑毛病,反而見證了你的執行力?
而且執行力不僅僅體現在方案實施之後,一個優秀的員工,會在當下的方案研討中,將工作中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進行前瞻性的預測,並及時的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也就是說在工作開始之前的方案規劃中,不管領頭的人多優秀,你也要懂得主動挑毛病。
但是很多員工因為畏懼領導人的權威,還有自身對個人能力的否定,導致在工作中只知道完全按照領導群安排的任務進行機械的完成,不會結合實際去考慮問題,對於很多疑惑也採取敷衍了事的態度咽回肚子裡。然而我所見過的敢於主動挑毛病的人,後來都在個人的領域上有所建樹。
皇明太陽能集團的創始人黃鳴,曾經還是一個員工的時候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情。當時有一個最新的工作方案評審會在公司召開,他本著去學習的態度參與了這次的評審會聽講。
但是在聽講的過程中他發現了在這個即將要實施的方案中所存在的諸多不足,首先是在理論上和自己曾經所學的知識相悖,其次執行方案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實際性問題並沒有在方案中體現。所以他考慮再三,終於決定在一堆權威且德高望重的專家當中選擇站出來提出了自己的異議。
最終,這套方案在執行過程中,將其中一半的任務量分配給黃鳴的小組進行執行,他這種不迷信權威的思維力和敢於研討的創新力。讓他在工作發展的道路上最終取得了驚人的成績。
所以,我們在工作的道路上,想要將自身的執行力發揮到最大,就應該將其與創新力結合,兩者之間的相互融合才能將接下來的工作有條不紊進行,並且成功找到方案中的不足,超額完成自己的任務。
蠢材才將目標定的那麼高?其實只是你執行力不足而已!
很多人看到這裡會說,假如你明知不可為而為,就是在空想,這種不切實際的規劃很容易讓人喪失信心,更別談什麼執行力了。然而曾經有一位阿里的員工,就在不可為而為中締造了最大的成功。
在阿里年度表彰大會上有一位銷售冠軍叫賀學友,他在領獎的台上誇下海口自己今年要締造阿里的業績冠軍。並且馬雲在聽了他的承諾之後,給他定了365萬的到帳業績,78%的續簽率,這個看起來的驚天數字,並沒有壓倒賀學友。
他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開始將一整年的計劃按照極其詳盡的方案進行規劃,通過每一天的細分目標進行執行,通過小目標合成大目標,每天激勵自己前進,最終達到了600多萬的銷售額,但是續簽率還差一點。不過這樣的驚天業績,已經超過了所有阿里員工。
由此可以看來,當我們給自己的既定目標定的更高一些的時候,儘管最後未能達成自己所制定的目標,卻發現已經超越了自己原有的實力和能力,這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在無限趨近的路上成為更好的自己,邁進更高的台階。
所以針對以上的案例分析,我給出了培養執行力的三點建議:
1、懂得沒事找事做。
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好了當下的任務之後學會利用富餘的時間去思考更多可以提升公司業績和個人能力的事情,在當下的環境中發掘和自身業務相關的資源並果斷的進行融合,從而拓寬自身思維方式,多渠道發展個人資源。
2、學會主動挑毛病。
一般敢於挑毛病的人,不僅僅是公司團隊思維火花激烈碰撞的催化劑,還在無形之中將個人思維代入了公司的主運營思路中去,這樣的人才是每個領導人希望看到的。學會站在公司的角度考慮問題,從大局方向出發,從而提出更有前瞻性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即使最後不一定成功,但是它鍛鍊了你的思維能力,還向領導證明了你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年輕人。
3、明知不可為而為
「明知不可為而為」的目標確定法則可以讓大多數執行力不足的年輕人更輕鬆的完成領導的既定目標。因為我們向著更高目標出發的時候,就不自覺的將分化目標無意識的提升了一個高度,儘管最後不一定完成了最終目標,但是在向主目標無限趨近的路上,我們成功的達成了領導想要看到的結果,提升了領導眼中作為基層員工的執行力。
由此可見,當我們有意識的培養了自己的執行力,就能在自己的工作中發揮更高的效力,達成更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