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的WEY到世界的WEY,VV7 GT巴博斯版背後何止是產品升級

2020-07-06     老車主說車

7月2日,WEY VV7 GT巴博斯版上市。

無疑,這對當下靡靡的車市,又是一次信心提振。無論對汽車圈內,還是對普通消費者,都傳遞出積極的信號:

即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總有些人,總有些企業,用一顆「勇敢的心」,仍然在堅持做正確的事。

講真,僅就VV7 GT(參數|圖片)巴博斯版上市這一消息而言,算不上新聞。兩年前播下的種子,早已在合作雙方的努力下,生根發芽,今天算是守得花開。

不妨,我們簡單梳理一下關於雙方合作推進的時間軸:

2018年北京車展,長城汽車與巴博斯玩票性質的,合作推出WEY RS7,不曾想,WEY RS7在北京車展上一(參數|圖片)而紅,受到極高的關注度;

2019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提出《關於規範汽車改裝行業 推動汽車消費優化升級的建議》,從「建議」背後,分明已經感受到雙方的合作僅僅只差一場簽字儀式;

2019年3月6,憑藉日內瓦車展的東風,長城與巴博斯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協議明確:雙方將在動力總成,內外飾設計研發及整車調校等方面展開合作,並將推出WEY限量版,年度版以及高端車型定製版。

2019年9月,法蘭克福車展,代表雙方協議之後正式亮相的車型是VV7 GT PHEV(參數|圖片)限量版。

作為三家參展的自主車企之一,長城汽車與一眾國際大牌同場競技,VV7 GT PHEV限量版的豪華氣場,不輸館內任何一款車型。所以,7月2日長城VV7 GT巴博斯版國內上市,實在是順勢而為,水到渠成之事。

在談到長城與巴博斯合作之於長城的意義之前,一直感覺有一個問題需要釐清:巴博斯為什麼會選擇長城?

巴博斯是什麼段位?作為全球最大,最頂尖的個性化汽車生產商,一向牛哄哄的AMG在TA面前也要俯首稱臣。與奔馳多年的合作,成就了巴博斯「百奔之王」的美名。

因此,1977年成立的巴博斯,之前一直為奔馳所專屬。但巴博斯顯然不滿足於此,高度發達的商業社會,「陽春白雪」不能成就偉大,只有把更好的產品,留給更多的人使用,巴博斯品牌才不會只是流傳於人們茶餘飯後的口談中。

所以,巴博斯同樣選擇了開放,2015年,巴博斯與特斯拉合作,巴博斯特斯拉Model S(參數|圖片)奢華亮相。

基於長城汽車紮實推進的全球化戰略,基於長城汽車國內市場舉足輕重的地位,基於WEY的製造工藝水準,都成為巴博斯選擇長城的理由。

巴博斯的選擇不受歷史的窠臼,基於當下,著眼於未來,利己當然也要利他。長城符合巴博斯選擇合作對象的一切標準。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接下來談談長城VV7 GT巴博斯版之於長城的意義。

作為長城旗下年輕的豪華品牌,WEY無疑是成功的。僅用3年時間,成為首個突破30萬銷量的自主豪華品牌。這為VV7 GT的「巴博斯」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VV7 GT巴博斯版外觀設計在延續WEY品牌家族化設計語言的基礎上煥然一新,融合了前沿的、強烈的德國高端定製風格化元素,加持了大量碳纖維材質的空氣動力學套件,整體視覺效果更加激進與狂放。

因此,我們得到一個「抬頭可見」的道理:VV7 GT巴博斯版將對WEY在國內市場的品牌高度和產品張力都將起到積極作用。WEY因此強化了其「豪華」屬性。

如果其意義僅止於此,顯然不是長城的初衷。

長城是「全球化戰略」最堅定的推進者。2019年,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以最篤定的態度,提出長城汽車「全球化」戰略目標。

「除了全球化之路,別無選擇、非走不可」,這就是魏建軍的執念,也是長城的追求。

在過去超過20年的時間裡,長城完成了研發到生產的全產業鏈搭建,這其中包括,各有擔當的長城四大零部件品牌——蜂巢易創、蜂巢能源、諾博汽車系統、曼德電子;涵蓋歐洲、亞洲、北美洲的「七國十地」全球研發布局,以及「11+5」的全球化生產體系。

正如魏建軍所提倡的:整車全球化,零部件先行。

長城汽車從1998年開始整車出口,截止目前實現出口總量近70萬輛。長城汽車也因此成為國產汽車出口「第一人」。

落到具體產品上,SUV的出口擔當是哈弗(參數|圖片)H2、H6、H9三款車型,皮卡則以風駿為旗艦,「一幫糙老爺們」,以皮實耐用,高性價比,贏得了市場。

但是,對於WEY ,長城卻有了更高的要求: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豪華SUV品牌。

2018年歲末,「WEY品牌發布之夜」,魏建軍展望未來,立下豪言:兩年前我們是中國的WEY,兩年後,我們要成為世界的WEY。

300天之後,2019年9月,就在VV7 GT PHEV限量版亮相的法蘭克福車展上,魏建軍為之前的承諾再一次劃定了時間表:WEY將以德國市場為起點,兩年後將正式進入歐洲市場。

行文至此,就不難理解,就WEY品牌,長城與巴博斯合作,有比提升產品力更深遠的意義。

汽車作為現代工業文明淬鍊出的最璀璨的明珠,汽車產品的輸出就代表的汽車文化的輸出。汽車產品既要有獨特的產地文化元素,也有擁抱全球的世界文化元素。

WEY是中國的WEY,無論是包含中國姓氏元素的品牌名稱,還是參考「保定直隸總督府大旗杆」設計的LOGO,都透著濃濃的東方韻味。

而巴博斯是德國的,也是世界級的。經巴博斯之手重新打造的WEY產品,顯然融合了西方元素。東西方文化交融於WEY,WEY完成了從中國的到世界的一次華麗轉身。

為迎合中國市場,我們見識過「特供車型」,「加長版車型」,「兩廂改三廂車型」,我們還無數次講過關於「旅行版汽車」的情懷故事,但其實只不過是「狼來了」故事的一次又一次翻版,旅行版汽車的市場依然寥落。

顯然,WEY為迎合全球市場的調整更高級。始於產品文化理念的多元化,成於更國際化的產品體驗。

以汽車產品為載體,包含著汽車文化的升華與輸出,就是VV7 GT巴博斯版所蘊含的更高遠的意義。

其實,我們中的很多人,對自主品牌汽車的認知,甚至還停留在「逆向研發」的階段。巴博斯、奔馳、寶馬、豐田反而比我們更清楚中國汽車的力量。

它們在與長城、吉利、比亞迪的合作中,同樣獲益匪淺,不僅僅來源於市場,也來源於技術。

想想,我們的父輩那一代人,他們幾乎沒有人會相信中國社會能夠打破「定量與配給」給予的「標定」。加入WTO之後,他們卻可以在自家的餐桌上喝到來自法國的紅酒。

所以,對於包括長城汽車「全球化」進程在內的,所有自主汽車品牌的發展,我們都應該投以信任的眼光。

否則,當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時,你又何必成為「只能傻傻地站在原地」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mvgInMBd4Bm1__YvB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