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發聲:中國股市的錢到底都被誰賺走了?句句見血,太精闢了

2019-10-10   股經匯

中國股市的錢到底都被誰賺走了?

據統計,從2017年高點至2018年年末A股市值已經蒸發了近24萬億。哀嘆不已的股民不禁疑問,我們的真金白銀究竟都去了哪?

蒸發數額驚人:24萬億!

24萬億意味著什麼?24萬億比我國2015年全年的GDP還多;相當於建18條京滬高速鐵路;相當於近344個巴菲特資產的總和,這麼一筆巨大的財富卻在無形中灰飛煙滅。

僅幾萬億的實際資金投入

有一個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能量守恆,物質不滅。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東西會平白無故的消失不見,物質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國股市雖說號稱蒸發了24萬億人民幣,但實質上只有幾萬億的實際投入資金而已。就是這幾萬億資金炒高了整體的A股市值。

長城證券首席分析師認為,股市是一個虛擬經濟,股價只是一個貨幣符號,在不同點位下代表著不同的數字。整個股市有2/3處於非流通狀態,加上流通價的下跌產生了一定槓桿效應。「事實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萬億撬動著13萬億的資本流動。當時計算的市值也並非代表真正有那麼多貨幣在股市。」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你有三畝地,以1萬元的價格賣了一畝給別人,於是市場價就是1萬元,你還有2畝,身價就是2萬元。後來那個人把地轉給另一個人,2萬元成交,於是每畝市場價升到了2萬元。於是你的資產就要重新計算了,變成4萬元。最後那畝地被輾轉交易多次了,最後接手的人用了100萬元,於是最新的市場價達到了100萬元,你資產又要重新計算了,你有200萬元了。後來碰到經濟蕭條,最後接盤的人被迫以1萬元賣掉土地,市場價格又回到了1萬元。你的資產打回原形,從200萬元到起點2萬元,中間蒸發了198萬元。其實就是一場紙上富貴,並沒有真實金錢的損失。

可見,市值蒸發並不等同於真實的財富縮水,這種蒸發的奇觀源於「邊際撬動」的現象,即某個交易日裡僅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價格帶到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那麼其他90%的沒參與交易的股票也自動分享了這一「瘋狂的榮耀」,於是乎,市值是一個怪物,它有屬於自己誇張的「數字槓桿」。

為何多數散戶資金「蒸發」快?

據統計,目前的A股市場中,持股市值100萬元以下的中小投資者占到總數的99.4%,占總市值的50%,業界把這些人統稱為「散戶」。作為普通投資者,不可能像財政和券商那樣旱澇保收,不可能擁有「大小非」的低成本優勢,更沒有本事從股市裡「融資」,因此,要想在股市裡成功,低位買入,高位逃頂是散戶賺錢的不二法門。

但自我國股市創立以來,媒體報道過從幾萬元炒到上億資產的幸運投資高手,然而,這只能以數百萬分一來計,出現的機率不比買彩票高多少。更多的情況是,大量股民炒股初期賺了點小錢,最後又全部賠了進去,而且,還虧掉了老本。散戶為什麼老是成為最後的買單者,而不能成為永遠的贏家?答案是,散戶終究只是散戶,這是「宿命」。

一方面,散戶恐懼下跌,而且本金有限。因而在市場真正跌至谷底的時候,要麼被嚇傻了,不敢進場,要麼是因為手裡已經沒錢,想「抄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散戶很難買在低位。

再者,散戶喜歡跟風、追高。當股市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上漲,已經積累了不小的升幅之後,多數普通投資者才開始關心股市,這時進場的話,已沒有太大的成本優勢可言。隨著股市進入主升段,「賺快錢」的獨特魅力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股民投身股市,瘋狂炒作那些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熱門股,出於「再賺一點就走」的貪慾考慮,高位進場的多數人不再願意離場。由於捨不得離場,散戶最終的下場只能是在隨後的熊市中越陷越深,逢低「補倉」,直至打光最後一顆子彈。


好股票,每天都有,選中強勢個股,也很簡單。但是,能真正盈利的股民卻不多。因為絕大多數人在股票強勢上漲的時候不捨得在高位出貨賣掉,單純的想著股票還能漲,再拿一會,到股票在高位出現回落的時候才意識到要出貨,導致利潤白白流失。那麼問題來了,選中強勢股票,到底要在什麼時候買賣才能獲取最大利潤呢?

買賣股票,這可是要靠技術面數據來輔助,例如均線,技術指標以及分時圖趨勢。其中,分時圖可以說是最為真實的一個數據,因為它是反映出當天實際交易的數據變化,如果能充分理解,股票賣出點我們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日內交易捕捉入市後能夠馬上脫離入市成本的交易機會,入市之後如果不能馬上獲利,就準備迅速離場。因為這種交易方式在市時間短,所以承受的市場波動的風險較低。

日內交易第一式:低點不破——買

條件1、K線處於上升趨勢中。2、開盤後完成振蕩。

日內交易第二式,急跌急買,緩跌緩買

條件1、3、5、15分鐘圖上,K線呈上升趨勢。2、3、5、或者15分鐘K線圖上經常出現斷裂式急跌。

日內交易第三式,分時線呈鋸齒型團狀,觀望

條件1、分時線一改往日流暢形態,呈鋸齒型。2、分時線呈團狀振蕩

日內交易第四式,上弧線漲勿急,下弧線漲勿慢

條件1、上弧線漲,漲時成交量委縮要小心跌。2、下弧線漲,成交量委縮時要小心漲。

條件1、3、5分鐘圖上,5、10均線所形成的通道完好。2、K線還沒有形成較為明顯的靠線。

日內交易第五式,通道封閉靠邊線,三線歸一靠紅線——買

條件1、在3分鐘圖上,下降通道已封閉,5、10、20均線已走平粘合,正在靠近紅色的60均線。2、在5分鐘圖上,紅色60均線開始走平,或已經走平。

日內交易第六式,高點盤不成底,低點盤不成頂。反手

條件1、K線反彈,辦道已弱,或K線大幅高開。2、K線回落,已近尾聲,或K線處於上行之勢,今日開盤後振蕩回落。

日內交易第七式,三重頂,第四次上來沖頂——買

條件1。分時線上形成三重頂,最好平行。

日內交易第八式,均線封閉又打開——買

條件1、均線處於上升中,2、 5、10均線第一次封閉通道下行,K線在20均附近止跌。

日內交易第九式,尖刀頂,多單猛跑;尖刀底,空單猛跑

條件1、頭天K線收陰,今天K線小陽上沖。2、頭天K線收陽,今天K線小陽下探。

第十式,尖刀頂,多單猛跑;尖刀底,空單猛跑

條件1、頭天K線收陰,今天K線小陽上沖。2、頭天K線收陽,今天K線小陽下探。

第十一式,兩線交纏紐麻花,均價線上起行情

條件

1. 頭天收陽,今天高開,大部分人認為漲不動或者會回落

分時線抬頭時,突然放大量,從量柱上很容易區別得出來,大資金開始拉抬,這是很重要的條件。

第十二式,等腰三角形整理,保持距離

條件

1. 一段下跌,K線初步止跌,多空換手。

2. 一段上漲,K線初步止漲,多空換手。

順勢+低點+不追高+止損

1。所謂的順勢,就是順著盤中的趨勢做。趨勢,就是大概的方向,而不是絕對的方向,即然是大概的,就可根據經驗、基本面、技術面作出大致的估計,並在過程中隨時修正。

2。所謂的低點,是對做多而言,低點進入是做多盈利的前提。

3。所謂的不追高,是指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一漲就追,虧損就在眼前。

4。所謂的止損,是對重倉而言,方向一反立即止損,不要問為什麼,也沒時間問為什麼。

日內操作的一般性原則:

順勢+低點+不追高+此損

1。所謂的順勢,就是順著盤中的趨勢做。趨勢,就是大概的方向,而不是絕對的方向,即然是大概的,就可根據經驗、基本面、技術面作出大致的估計,並在過程中隨時修正。

2。所謂的低點,是對做多而言,低點進入是日內做多盈利的前提。

3。所謂的不追高,是指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一漲就追,虧損就在眼前。

4。所謂的止損,是對重倉而言,方向一反立即止損,不要問為什麼,也沒時間問為什麼。

日內分時買賣需要注意事項

1、利用分時圖決策買入時機,一般情況下在上午開盤後9:30~10點鐘與下午收盤前2:30~3:00鍾選擇最佳時機;

2、在分時均價線持續向上選擇買入;

3、均價線突破昨日收盤後股價回踩到均價線時選擇買入;

4、在日內分時圖上,股價向下時每一次股價反彈但未站穩均價線,都是賣出點;

5、當股價連續漲停後,最後一日只要不漲停,且分時線急速勾頭做空+分時均價線下方選擇賣出;

6、當日分時走勢中的均價線未突破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時,選擇賣出或不買,提高日內分時勝率的操作原則:只買分時均價線向上的,並且股價也持續運行在均價線上方。


什麼樣的漲停股能追?

股票漲停,很多人願意追,因為漲停說明股票有強大的買盤,而且吸引了市場關注,很容易趁著慣性繼續上漲。

但是,我們做過一個巨量數據統計,發現所有漲停股第二天繼續漲的機率一直在50%上下波動,而第三天依然能漲的機率直接就降到30%以下。

這就說明,如果看到漲停第二天直接殺進去,虧損的機率遠遠大於收益。

有沒有提高追漲停成功率的方法?

有,而且很多,所有方法關心的都是兩個核心要素:動力+空間。

動力,指股票漲停的力度強不強,我們追漲停股,本質上追的是股票漲停之後繼續漲的慣性,動力強的股票,漲的慣性才大。

空間,指股票漲停之後上方的空間大不大,空間大,阻力小,接下來繼續漲的可能性才高。

這兩個是可以追漲停股的充分必要條件,缺一不可,像下邊這隻股票,漲停動力很足,強勢放量,但是直接頂到壓力位,沒有空間,追漲就套。

怎麼判斷股票上漲的動力足不足呢?

本質是判斷股票漲停有沒有足夠多的跟風盤,主力可以拉出第一個漲停,但後續股票還想漲,必須有跟風盤形成統一看漲的效應,獨角戲,唱不下去。

很多人習慣從成交量的角度判斷股票跟風盤,這個思路沒毛病,巨量漲停,說明不管有多少人賣都有資金願意買,確實是上漲力度強的表現。

比如下面這隻股票,放量漲停,引發了巨大的跟風盤效應,之後股價在巨量資金的推動下再次大漲。

當然,光靠成交量判斷股票的漲停力度是遠遠不夠的。

如果把股票比做一輛汽車,趨勢就是方向,而成交量就是油門,上漲趨勢中漲停放量,往往會起到推動上漲的作用,下跌趨勢中漲停放量,有些時候反而是高位砸盤的信號。

於是,就用到股票趨勢了,做為我們判斷漲停股是不是有動力的另一個標準。

上漲趨勢的股票,如果出現放量漲停,很容易吸引更多的跟風盤,股價在漲停後繼續上攻的動力就會更充足。

比如這隻股票,本身就是上漲趨勢,出現放量漲停,相當於給上漲趨勢踩油門加檔,接下來一飛沖天了。

看到這你可能會質疑,分分鐘找出那些上漲趨勢的股票放量漲停然後崩盤的例子,或者下跌趨勢的股票,放量漲停之後繼續漲的例子。

沒錯,會有這樣的情況,但你要記住,我們追漲停股,買的是大機率,只要大機率成功的策略,就是可行的策略,不能因為某些個例,而否定整體。

簡單總結一下,追漲停股,本質是判斷股票漲停之後繼續上漲的機率有多大。

所以,先要看漲停的動力是不是充足,觀察股票的趨勢和漲停成交量,上漲趨勢,股票放量,說明上漲動力充足。

補充兩條:

1、上漲趨勢,可以通過均線來判定,中長期均線向上,股票的趨勢就是向上。

2、一字板漲停雖然縮量,但這是最強的漲停形態。

解決了動力的問題,緊接著我們解決空間的問題。

股票如果想漲,必須有足夠的空間來讓它漲,如果上邊壓力重重,就很容易出現漲停之後沖高回落的走勢。

原理很簡單,就像一個會輕功的大師,即便他起跳的力度再強,但頭上三尺就是房頂,那他也飛不了多高。

就像下面這隻股票,動力很足,但是沒有空間,一個漲停直接頂到壓力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判斷股票的上漲空間,主要是看有沒有突破一些重要的壓力,主要分成三類:

1、中期均線:這是天然的壓力線。

2、下降壓力線:高點連線形成的壓制。

3、前期高點:創出新高,上方一片坦途。

這幾個類型都很簡單,我就不展開講了,我們直接看幾個案例。

第一個是股票漲停突破中期均線的情況,上方空間打開,股票持續上漲,這時候你追漲停的成功率會很高。

第二個是股票漲停突破下降壓力線的情況,同樣也是上方空間打開,之後股票持續上漲,追漲停成功。

第三個是股票以漲停的方式創新高,強勢打開上方空間,這也是非常典型的可追的漲停股類型。

最終總結一下。

追漲停股,我們需要考量兩個核心要素,漲停的動力,上方的空間。

漲停的動力,我們通過成交量和股票趨勢來分析;

上方的空間,我們通過三個角度來判斷空間大小。

這就是漲停股能不能追的全套思路,很簡單,通過這套思路能夠極大提高追漲停股的成功率。

但是要注意,不可能有100%成功率的方法,我們博取的永遠是機率,所以使用任何方法選股,嚴格的止盈止損紀律必不可少。


萬能選股方法是:

20日均線選股技巧,主要用意在周期不是很長也不是很短。這樣能真實反映出股價最為接近的趨勢,這樣不僅可以做短線還可以做長線,所以這是「萬能線」。

20日均線選股技巧如下:

1、股價向上突破20日均線

當股價經過一輪的下跌之後,已經跌無可跌的時候,必定會反彈。當股票通過調整向上突破20日均線並且是放量的,此時就是技術上的買入點,但同時需要注意成交量上的配合,不然沒有什麼意義

2、股價在上升趨勢中回調20日均線但是不跌破20日均線

當股價在上升時回踩到20日均線的附近時並沒有跌破,而且成交量不大。股價在回調時獲得20日均線的支撐時就是最好的買入時機

3、股價重新回到20日均線但得支撐後

股價在上漲的過程中,漲幅不是很大。股價跌破向上運行的20日均線時,但是股價很快被拉回來,重新站上20日均線。處於這種情況我們一般稱之為假跌破,一般回調會縮量,上漲時成交量放大。大家應該在股價重回20日均線時買入,操作時最好處於收盤前15分鐘。

要點提醒:

1、使用20日均線判斷市場的走勢時,應考慮中、短期走勢,不能只考慮短期變化,這樣會出現操作上的失誤。

2、20日均線可以用來判斷市場的支撐和壓力的位置,但此時也要關注20日均線作為支撐與壓力的有效性,否則將導致錯誤止損。

3、20日均線在行情箱形運行過程中相對平穩,如果行情的波動幅度不大,20日均線則可能出現接近平行運行的狀態。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大道至簡,大音希聲」。

放棄人類盲目自大的本性,承認自己的局限,不去追尋市場不屬於自己的獲利機會,干自己能幹的事,「簡化,簡化,再簡化」,應該是生存和取勝之道。

交易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持續地穩步賺錢!可是,當我們認真觀察投資人的交易行為時,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交易行為已經出現「異化」,他們已經迷失了自己的本來目的!

人性喜歡齊全而厭惡殘缺,請試一下,信手畫一個圓而留下一點缺口不畫完,是不是沒有把那個缺口完全補上的話心中就隱隱有點不舒服的感覺。主觀上的這種「求全」意願或許構成了人們對自身目標追求動力的一部分,但有時候,「求缺」思維卻可能反而能夠使我們更順利地達到目標,使我們更好地生存。

是我不要再愛「花好月圓」了嗎?不是,我只是已經了解到,現實世界中,花不開月不圓是一種更經常的客觀存在。甚至,我發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缺」簡直就是一種美的境界,那由「天殘地缺」而生的「女媧補天」美麗神話,那文人墨客談心論性的「求缺齋」,那中國古建築史上匠心獨運的「求缺閣」……這使我著迷,更使我了悟。

「缺」簡直就是古中國性格的一個有機部分,我喜歡「缺」的境界。「求缺」的思考,使我們離現實更近一點,離空想更遠一些。而作為職業炒手,我也漸漸發現,在市場交易中,也要善用「求缺」思維,放棄「求全」理念。

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在市場頻繁交易而盲目追漲殺跌結果卻走了更遠的路呢?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為了賣一個最高價而遲遲不願意出手最後反還被套呢?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為了追求一隻更「黑」的「黑馬」而不惜去冒極大的市場風險呢?……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善用「求缺思維」,我們還可以省卻很多交易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煩惱,使我們的思維更加清晰而簡潔,不致於被繁雜的市況引致混亂,市場交易也從此不再單純是一個牟利的工具,開始變為一種享受和樂趣。

真正的圓滿只存在於理念之中,人世上沒有誰真正看過圓的東西:月亮到底真正圓過嗎?一塊硬幣其實也不夠圓,即使高科技工藝下做出的圓用高度顯微鏡觀測也不可能圓得完美。難怪曾國藩如此說:「……吾不敢求全也,小人則時時求全,全者既得,而吝與凶隨之矣,眾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豈若是不公平?……」。

那麼,讓我們在喜歡完美的同時也開始欣賞殘缺吧,因為我們愛過圓月,讓我們也愛缺月吧--它們原是同一個月啊!如此,人生在世哪一刻又不美好完美?哪一剎又不該頂禮膜拜感激歡欣呢?

投機成功的最本質要求是什麼?五花八門的投資理論和汗牛充棟的投資書籍都給出了各自的回答,我曾經沉湎於這些理論和書籍,試圖找到上帝賦予的「金手指」,但最終得到的卻只是感到了理論的灰色和蒼白,我也曾當面請教過某全球知名的國際性基金管理公司亞洲地區的總裁,得到的也僅僅是顧左右而言它的回答。感謝長期實踐、磨練和洗禮,伴隨著從跌跌撞撞跋涉到持續穩步賺錢的歷程轉變,我逐漸得到了自己的感受、信念和答案:「戰略上順市場心理,戰術上逆市場心理」。

戰略上順市場心理,使我們能夠抓住一些戰略性機會,使我們能夠規避一些大的風險,使我們的整體思維更加清晰,使我們交易的整體布局更加合理;戰術上逆市場心理,使我們能夠把握更多的交易機會,使我們的交易更加精細,使我們對市場的了解更加深刻和細微。前者是制勝的理念和前提,後者則是將這個理念轉變為現實贏利的具體路徑,兩者相得益壯,就能夠使我們在市場處於不敗之地,並持續穩定地賺錢;前者是任何交易者不可違背的戒律,後者則要求使用者必須達到和市場融為一體「無為而制勝」的境界。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選股技巧,操盤手法和實戰乾貨,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股經匯壇(ID:lwbg005200),解決你的選股,提高你買賣點的把握,提升你的盤感,助你在股市更好的長期生存。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