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山西篇)

2019-09-02   魚知吾

太原市

「太原」一詞,最早見於《詩經》。此後的先秦典籍多有記載,但僅為地理上的泛稱,並非專指一地,其實際處所不盡相同。戰國末年,秦國在汾河中游設置太原郡,取「大而加甚謂之太」「高而平坦謂之原」之意。

大同市

隋開皇年間為防禦突厥進攻,在大同川即今內蒙烏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末沙陀人內徙,大同遂僑置於此,意為「天下大同」,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

朔州市

據《爾雅》:「朔,北方也。」《尚書·堯典》有「和叔宅朔方」一語,漢朔方郡之名本於此。朔州乃襲朔方郡之名。

忻州市

《清一統志》引《魏土地記》稱:「漢高祖出於城之圍,還軍至此,六軍忻然(忻、欣同義),故名。」又據《元和郡縣誌》,忻縣,以要塞忻口為名。

陽泉市

相傳古時人民在此鑿石取煤,挖出了五個水勢旺盛的泉眼,稱為「漾泉」,後訛為陽泉,陽泉因此得名。

呂梁市

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

晉中市

因地處山西省中部而得名。

長治市

古稱上黨,據太行山之巔,地形最高與天為黨。明嘉靖八年(1529年)改稱潞安府,並置長治縣,取「長治久安」之意,長治由此而得名。

晉城市

其最初使用始於唐武德三年,宋太平興國年間,樂史所撰寫的《太平寰宇記》中曰:趙魏韓三家分晉,遷晉靜公到此,故曰晉城。

臨汾市

隋開皇元年(581年)改平陽縣為平河縣,開皇三年改名「臨汾縣」,因「瀕臨汾河」為名。

運城市

當地自古盛產池鹽,元代鹽運大興,設運司衙門,運司駐地路村遂稱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