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前的「魏晉風度」有多荒唐?古墓中發現五石散,專家痛斥!
大家都知道,我國自古以來便是一個多民族的文明國家,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王朝更替也是頗為頻繁,呈現出一番「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景象。縱觀古代的中國,雖說戰亂頻繁,但比較大的動亂也只是出現了兩次而已。第一次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第二次便是五代十國時期。
在古代,魏晉是一個動亂的年代,也是一個思想活躍的時代。魏晉時期的名士們多獨立特行,又頗喜雅集。雖說在這段時期,湧現出了數十位名留千古的名士,但除此之外也留下了十分荒唐的「魏晉風度」。
今天,小編說的這件事情便是和魏晉時期的歷史有關。在我國的成語上,有一個詞語叫做:魏晉風度,指的是魏晉時期的名士們所具有的那種率直任誕、清俊通脫的行為風格。其具體表現在飲酒、服藥、清談和縱情山水等四類生活方式。可以說,這四類生活方式是魏晉時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
魏晉風度,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真正的名士風範,作為當時的士族意識形態的一種人格表現,成為當時的審美理想。那時候的士大夫、貴族們個個都充滿著人文雅士的風範。他們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誕而風流自賞,經常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樹蔭下吟詩作對。據史書《晉書》裡面的記載:生活在那個時期的名士們除了把酒言歡之外,更多的時間還用來煉製丹藥。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考古專家在江蘇省南京市郊區的一處山坡下發現了一座古墓,經過一番搶救性的保護挖掘後,發現這座古墓是一座東晉時期的王侯大墓。通過墓室內發現的墓志銘得知,墓主乃東晉的重臣王彬。此人身份不簡單,他是權臣王敦和丞相王導堂弟,荊州刺史王廙同父弟。
在墓室中,除了墓主王彬外,專家還發現了一具女乾屍,後得知這具女乾屍乃王彬的長女王丹虎。一開始,專家們弄不明白,作為東晉重臣的王彬,為何會和自己的長女共同合葬一墓。雖說合葬墓在古代很普遍,但也僅限於夫妻之間的合葬,父女之間的合葬幾乎很少。
後來,考古專家們通過對父女倆的墓棺進行一番仔細的勘察後得出了答案。原來,王彬和其長女王丹虎的墓棺內都堆滿了同一種物品,此物品被稱之為「五石散」。這是在史書上記載由煉丹爐煉出來的一種烈藥。至於物品的煉製方式暫且不提,重點是這種藥物被人服用後,會讓人變得非常的興奮,可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
隨後,考古專家們立刻對這些五石散進行了化驗,最終在裡面發現了水銀的成分。有些人可能清楚,水銀是一種重金屬元素,過量食用後會帶帶給人極大的傷害,尤其是對女性更為摧殘,可直接令一個女人失去生育能力。
察看墓志銘得知,王彬的長女王丹虎活了五十八歲,按照古人的生活習慣,這個年齡在1500多年前的東晉都應該有三代子嗣。因此,專家推測,王丹虎可能是因為過量服食了五石散,最終導致了自己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因而一直終身未嫁。從墓棺內堆滿的五石散可以看出,這二位父女到死都沒有離開這種烈藥,鑒於此,專家都痛斥「魏晉風度」實在是過於荒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gf2f3QBeElxlkkae7D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