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李夫人是如何抓住漢武帝心的,在她死後都念念不忘?

2020-08-11     文裁縫

原標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李夫人是如何抓住漢武帝心的,在她死後都念念不忘?

李廣利能從民間賣唱藝人一躍成為遠征軍統帥,除了劉徹後期無人可用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裙帶關係。

具體來說,是他的妹妹李夫人。

李廣利的老家在河北正定,家中兄妹四人,即李廣利、李延年、李夫人、李季,四人皆能歌善舞,都是文藝工作者。在那個年代,這類人的社會地位都很低,為人所輕視,他們有一個專屬名詞:倡優。

兄妹四人中,李延年是最早出來混的。早年不知犯了什麼罪,受了宮刑,到皇宮當太監負責養狗去了。

可別小看狗監這個職務,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更何況是皇帝身邊的人。想當初,司馬相如就是在狗監楊得意的推薦下,才有機會受到劉徹的青睞。

李延年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在音樂上極有天賦,然而,終日混跡狗群,他的音樂又有誰願意傾聽?他不甘心自己的音樂夢就此破碎,於是努力巴結皇帝,只求在劉徹面前混個臉熟。

有一次,劉徹和大伙兒議事,感慨道:民間祭祀尚且有專門的音樂,現在朝廷郊祀卻沒有樂章,太遺憾了。有人說:古時祭祀天地都有樂章,這樣才能以禮祭祀神靈。又有人說,泰帝使素女彈五十弦瑟,音調悲切,泰帝禁止彈瑟但悲聲不斷,於是破開她的瑟,改五十弦為二十五弦。

隨著李延年進入劉徹的視線,他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各種歌詞譜曲演唱。

我們都知道,劉徹這人激素爆棚,生平最愛兩樣東西:江山與美人。他一生窮兵黷武,對於土地的渴望從不饜足,後宮裡自然也是美人如雲,卻還不能令他滿意。

這一天,劉徹舉行宴會,大伙兒推杯換盞,興致頗高。李延年唱了一首自己新寫的歌: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劉徹聽完,悵然若失,世間怎麼會有如此絕色女子,一切不過是幻想罷了。一旁的平陽公主卻緩緩站起來說:有!當下便推薦了一人,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李夫人挑眉淡掃如遠山,鳳眉明眸,顧盼流離間皆是勾魂攝魄,玲瓏膩鼻,膚若白雪,朱唇一點更似雪中一點紅梅孤傲妖冶,簡直活脫脫一個從畫中走出的人間仙子,何止是傾國傾城,簡直就是驚為天人。她輕歌曼舞一曲,就牢牢抓住了劉徹的心。

論出身,她比當年的衛子夫還要卑賤,衛子夫至少是公主府里的婢女,可她呢?她不過是出生於貧寒人家的歌姬罷了。

表面上看,這是一場美麗的邂逅,可實際上,這是平陽公主精心策劃的結果。

當初,衛子夫入宮就是平陽公主一手策劃的,她入宮後,順利生下了皇子,榮升為皇后,衛氏一門五侯,一時風頭無兩。劉徹對她也是寵愛有加,將後宮一切事務交由她處理。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衛子夫青春不再,曾經嬌嫩玉潤的臉上也留下了歲月的痕跡。兩個人在一起時,也是客客氣氣,顯得很生分。

很顯然,她已經留不住劉徹的心了。

都說帝王心易變,在後宮中,如果一個女人不能拴住皇帝的心,結局多半是悲慘的。可是衛子夫不喜歡爭寵,一切隨緣吧!

劉徹與衛子夫的關係,都被姐姐平陽公主看在眼裡。眼看劉徹已經對衛子夫厭倦了,平陽公主決定搶先下手,幫助劉徹填補感情的空白。

很快,李延年的妹妹步入了她的視線。李夫人容顏絕色,和哥哥一樣擅長音律和舞蹈,輕而易舉地討得了劉徹的歡心,成為新一任寵妃。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李夫人產下一子後,自此體弱多病,沒多久便臥床不起。

看著心愛的人病倒,劉徹也是心痛不已,可他每次去探望,李夫人都用被子蒙住頭,拒絕見面。無論劉徹怎樣苦苦哀求,她也決不肯鬆口。

隔著被子,李夫人悲戚地說:妾長久臥病,容貌已毀,不可再見陛下,只求陛下多多關照一下年幼的兒子和兄弟們。

劉徹央求讓他看一看。只要能讓他見上一面,即可賞賜千金,還封她兄弟做官。

李夫人依舊堅持不肯見面,並表示:是否授予官爵,都操於陛下之手,不在於與妾見面與否。

劉徹依舊不死心,非要揭開被子,李夫人趕緊轉身向內,掩面而泣。

任憑劉徹再三請求,李夫人就是堅持不肯露面。她的執著,終於消磨掉了劉徹全部的耐心,劉徹怏怏不樂,拂袖而去。

前來探病的姐妹知道此事,問李夫人:你想將兄弟和皇子託付給皇上,為什麼不當面跟他說呢?

李夫人答:你們哪裡懂得帝王之心?我之所以不想見皇上,正是想將兄弟的事託付給他。我出身寒微,皇上之所以喜歡我,無非因為我的容貌。大凡以色事人,色衰則愛弛,愛弛則恩絕。如今我已病入膏肓,若讓他見到我如此衰敗的容貌,必然心生嫌惡,避之不及,又怎會在我死後善待我的親人呢?

與其如此,還不如讓他永遠記得我最美的形象,這樣皇上才不會忘了我,我死後,也才會關照他們。

短短一番話,李夫人就說出了帝王的心思。後宮從來都是鶯飛蝶舞、美女如雲,亂花漸欲迷人眼,皇帝多情本屬自然,見一個愛一個更是稀鬆平常。那句「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本是戰國時期呂不韋對華陽夫人說的話,千百年來被無數人引用,又被無數人證實。

世上多的是痴男怨女,像李夫人這樣,將皇帝看得透透的,這份智慧絕對不一般。她死後許多年還能讓劉徹念念不忘,除了她的容貌之外,更在於她做人極有分寸,不會因為皇帝的寵幸就忘乎所以。

李夫人去世後,劉徹日夜思念,無限傷感。坐在空蕩蕩的宮室之內,他滿腦子都是李夫人的影子,她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

魚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這相思,永無止境!為此,劉徹還為她寫了一首《落葉哀蟬曲》:

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於重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寧?

夏蟬無聲,宮殿積滿塵埃。繁華的宮殿寂寥冷靜,落葉飄飄而下層層堆疊。曾經那個美好的你已然不在,讓我如何心安?

李夫人去世後,劉徹日夜思念,他讓畫師畫了一幅李夫人的畫像,掛在寢宮中日夜緬懷,以解相思之苦。或許是因為思念過甚,有一次,劉徹夢到了李夫人。夢中的李夫人帶著淺淺的笑意,一雙眼睛如星辰如明月,滴水櫻桃般的朱唇,完美無瑕的瓜子臉嬌羞含情,嫩滑的雪肌膚色奇美,身材輕盈,脫俗清雅,一如舊日的模樣。

劉徹瞬間淚目了,他想擁她入懷,卻撲了個空。美夢終究是夢,一切都只是虛幻。劉徹因思念深重,久久無法釋懷。齊地有個江湖方士叫李少翁,稱他有辦法讓皇帝再見到李夫人。劉徹將信將疑,此話當真?李少翁說,人死不可復生,但我有辦法可以招來魂魄一見,前提是只能遠望,不能接近。劉徹答應了。

這天夜幕降臨後,李少翁在李夫人住過的寢殿內點上蠟燭,拉上幔帳,請皇帝在帳帷外觀望。

寂靜的夜晚,燭光搖曳中,劉徹滿懷期望地等待,就在他等得快心焦時,一個窈窕的身影出現在幔帳上,那身姿、那動作,與李夫人一模一樣!

然而,還沒等劉徹看個仔細,那道倩麗的身影卻已經遠去了。

劉徹看著那個熟悉的身影,都有些看痴了:是你嗎?我起身觀瞧,為什麼你姍姍來遲呢?

李少翁說,自己是招來了李夫人的魂魄,但我們都知道,這世上是沒有魂魄的。可能是李少翁讓人扮作李夫人樣子,又或是用皮影戲在紗幕上再現了她的形象,以緩解劉徹的相思之苦。

失魂落魄的劉徹還為此寫下了一篇悼文——《悼李夫人賦》。這是文學史上的第一篇悼亡賦。漢朝是辭賦鼎盛的時代,也是大咖輩出的時代,《上林賦》《子虛賦》寫得天花亂墜,細讀之下卻是味同嚼蠟。唯有這篇《悼李夫人賦》寫得情真意切,讀來讓人潸然淚下。

一代帝王,能用情如此,也是難得。白居易曾寫過一首《李夫人》:

漢武帝,初喪李夫人。夫人病時不肯別,死後留得生前恩。君恩不盡念未已,甘泉殿里令寫真。丹青畫出竟何益,不言不笑愁殺人。又令方士合靈藥,玉釜煎鍊金爐焚。九華帳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夫人之魂在何許,香煙引到焚香處。既來何苦不須臾,縹緲悠揚還滅去。去何速兮來何遲,是耶非耶兩不知。翠蛾仿佛平生貌,不似昭陽寢疾時。魂之不來君心苦,魂之來兮君亦悲。背燈隔帳不得語,安用暫來還見違。傷心不獨漢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君不見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傷盛姬。又不見泰陵一掬淚,馬嵬坡下念貴妃。縱令妍姿艷質化為土,此恨長在無銷期。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

李夫人的死,給劉徹的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痛。班固在《漢書》中寫道,為了彌補心愛的女人,劉徹大力提攜她的家人,她的兩個哥哥,李廣利被封為貳師將軍、海西侯,李延年被封為協律都尉,都得到了重用。

乍一看,李廣利、李延年之所以得到重用,是因為李夫人死了才得到的,但事實並非如此。翻開史書,李廣利被任命為貳師將軍是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八月之前,因為要帶兵攻打大宛;而李延年為協律都尉,也當是在李夫人被劉徹寵幸之時,都不是在李夫人死後。

班固為何要這樣寫?這與李夫人唯一的孫子劉賀有關。而劉賀,將在下一本書中登場。

很顯然,李廣利這個將軍當得有點窩囊,幾乎從來沒打過一次像樣的仗。但是,劉徹仍然認為他是最優秀的,因為他是李夫人的哥哥,是她臨終前的囑託!

這裡要重點說一下李夫人的兄弟李季。他仗著李夫人弟弟的身份,經常出入鶯聲燕語的後宮,結果一來二去,和一個宮女擦出了火花,並使其懷孕。穢亂宮廷是一件大事,讓皇家蒙羞。劉徹震怒之下,將李氏一門滅族,唯有李廣利因西征,僥倖逃過一劫。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這個漢朝太有意思了》(上部 西漢1-4卷),京東套裝滿100減50,當當網5折搶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etu3XMBd8y1i3sJeNr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