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了兒子25年,母親用3天退出了兒子的生活,母愛的分離也需體面

2020-08-01     育兒小米

原標題:養了兒子25年,母親用3天退出了兒子的生活,母愛的分離也需體面

孩子小的時候特別依賴媽媽,每天圍在媽媽身邊轉,像一個「磨人的小妖精」。

而這種親密又「磨人」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孩子漸漸上學、工作、結婚,

與媽媽的距離越來越遠

有人說母愛是一個

逐漸分離的過程

,母親會漸漸的退出孩子們的生活,可這個退出的過程,有人體面,有人心酸。

養了兒子25年,母親用3天退出了兒子的生活

王女士的兒子25歲了,她早早就為兒子準備好了房子,就怕委屈了未來的兒媳,想讓兒子的生活體面些。

兒子也沒有辜負王女士的期望,從小學習好,後來在工作上也很出色,

最重要的是兒子很孝順。

在沒有女朋友之前,兒子每個月開資都會主動給自己一部分,王女士雖然接下了錢,但一分也沒有動全給兒子攢了起來。

去年兒子提出想跟談了2年的女朋友結婚,老兩口想著對著小姑娘印象一直不錯,就開始為兒子操辦婚禮。

婚禮前期,準兒媳婦住進了新房,新房與王女士的房子在一個小區裡面,

王女士手裡有一把新房的鑰匙。

閒來無事,王女士喜歡去新房打掃衛生,順便給兒子洗洗衣服什麼的,當時還沒結婚兒媳沒有說過什麼。

兒子結婚之後,王女士像以前一樣偶爾給兒子和兒媳送吃的,打掃一下衛生,可是兒媳的態度有些轉變了。

委婉地表示過不希望王女士

總是來新房

,有一次還聽到她跟兒子吵架,後來還換

掉了新房的門鎖。

回到家後王女士很難過,向自己的丈夫說了這件事,丈夫語重心長的說:我們是時候要退齣兒子的生活了。

3天時間,換一個體面的退出

王女士忍住3天沒有往兒子那裡跑,告訴兒子和兒媳,有啥需要的跟她說。

三天之後她發現自己兒子成家了,是真的長大了,有時候父母總是參與孩子們的生活

,反而會激發矛盾。

與其以後吵架,倒不如現在體面一些退出,這不代表以後不走動了,而是換了一種方式向相處。

為什麼母愛到最後需要「分離」?

1)給彼此獨立的空間

孩子成家了擁有了自己的家庭,小兩口需要有獨立的空間,父母也可以享受清凈的生活了。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那樣親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2)互相尊重,晚輩不要給長輩臉色看

像王女士一樣,有的老人確實會不經過允許,直接用鑰匙進到兒子的房間。結婚前還好說,但是有了兒媳之後,這樣做不太妥當,有些不太尊重人。

當然做晚輩的也要尊重老人,理解老人這樣是出於關心,有什麼事情可以好好商量,別跟老人「甩臉子」。

一大家人以後要在一起生活很長時間,互相尊重才能讓關係更好。

3)親戚遠的香

人們都說親戚遠的香,父母跟兒子兒媳在一起久了,尤其是那種住在一起的,很容發生矛盾。

所以說,如果不是很必要的情況下,老人不用天天去看孩子,孩子也該學會獨立了。

4)娶了媳婦兒不能忘了娘

父母做出改變,不在經常參與孩子們的生活,並

不代表孩子可以不孝敬父母

,帶著妻子常回家看看還是很有必要的。

父母和伴侶之間的關係其實很好維繫,互相尊重、互相關心,才是正確的。

糰子媽心裡話:

父母不能看管孩子一輩子,適當的放手、適當的退出,孩子過得舒服,自己也過得舒心不是嗎?

【今日話題】你覺得孩子結婚後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合適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a44qnMBURTf-Dn5Tg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