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演化的力量太不可思議,外星生物的演化或許超乎我們的想像

2019-12-09     科學書屋

我們知道,宇宙里有許多恆星包圍著我們,但是直到最近為止,沒有人知道它們當中多少有行星繞著運行,更別說確認這些行星上有沒有外星生物存在。要確認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恆星十分巨大,又發出刺眼的光茫,行星則又小又暗。要找出行星,需要規模龐大的科技設備。

位於夏威夷的凱克雙筒望遠鏡有一對30英尺的鏡面,是有史以來功能最強的地面望遠鏡,但是連這麼巨大的器材也看不到遙遠的行星,它是用來尋找搖晃不定的恆星的,還有未被發現的行星在繞行的線索。

行星繞恆星旋轉的原理可以用鏈球運動員的動作來示範。運動員旋轉時,鏈球牽引著他的身體,他會左右搖晃,行星繞著恆星旋轉時,也會出現同樣情況。如果行星經過它的恆星和地球之間也會露出行蹤,行星會有規律的變暗,根據時間來看,我們甚至可以確定它是不是在恆星的可居住區里。

第一個遙遠的行星是在1995年發現的,自此以後,又發現了數百個行星,這是很讓人興奮的發現,我們可能會有重大的突破,這個突破將會重新定義我們對宇宙生物的看法,對科學本身來說也是真正的勝利。

在太空的某處,或許在不太遠的地方,有個岩石組成的行星,有點像地球,這個行星有液態水,生命已經誕生在那裡。因為演化的力量,那裡的外星生物可能跟地球上的生物出奇的相像,即使一開始看起來完全不同。

比如說,會進食的外星生物,需要一個入口,就是我們說的嘴巴。同樣地,如果它們住在堅硬的地面上,大概就會長著腿,細節可能不一樣,不過在陸地上,有腿很方便。尤其是如果這種動物必須緊依著懸崖。

如果這行星光線充足,生物多半會有眼睛,眼睛可以讓它們精確地感受四周環境,就連眼睛的位置,都遵循了跟地球一樣的規則。被捕食的動物眼睛傾向長在頭部兩側,方便它們緊盯掠食者。而掠食者,即使是住在別的星球上的,也需要能往前看的眼睛,以準確地判斷距離,這是捕獵時必要的技巧。

地球上我們的人類有百萬年的演化歷史,但相對宇宙137億年的歷史,一百萬年只能說是宇宙歷史中的一瞬間,外星生物現在或許正在為生存而擁有全宇宙通用的演化力量,演化太不可思議了,我們沒辦法確定它的極限。跟地球相似的行星上,或地下海洋裡面的生物形式並非唯一的可能,我們可以更深入宇宙深處,尋找其他種類的外星生命,跟我們完全不同的外星生命,那些也是生命,只是跟我們知道的不一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Xvd-24BMH2_cNUgpKj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