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憑實力帶娃,孩子幾乎沒去過醫院,這些建議家長值得學習

2019-11-09     健康plus

小青生一胎時,孩子是由自己照顧的。因為她覺得畢竟老人年紀大了,照顧孩子的方法可能會比較落後,不如自己親自上陣來的好。雖然邊帶娃邊上班很辛苦,但小青覺得自己把孩子養得很好,也就不覺得累。可後來生了二胎,實在是分不出精力來,於是就請婆婆幫媽帶孩子。

​在帶孩子這件事上,婆婆和小青一直有小摩擦,但問題也並不大。可等孩子長大後,小青才發現,婆婆帶的老二,體質比老大強太多。老大小時候經常生病,去醫院是家常便飯。與此相反,老二很少去醫院,幾乎都不怎麼生病。這讓小青很不理解,明明自己帶娃的方式更現代化,也更科學,為什麼老二體質比老大要好得多?婆婆告訴小青的秘訣就是:不吃3種飯,不睡2種覺。

一、不吃3飯

第一種:不吃「氣飯」

孩子小時候鬧著不吃飯,簡直再正常不過。有些媽媽在多次好言相勸,卻得不到一個好結果後,就會變得十分暴躁。這種情況下,通常就演變成一個「強喂強吃」的故事。但是寶媽們要知道,寶寶在發脾氣,尤其是哭鬧不止的時候,腸胃也是一個異常的狀態。這時如果強行喂飯,就很容易引起寶寶積食。

第二種:不吃「急飯」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吃飯,或者為了趕緊喂完孩子吃飯,就一直催促不止。但飯菜剛出鍋的時候,都是非常燙的。這種熱度過高的食物,其實並不利於孩子消化。而且,家長摧的太急,還可能讓孩子吃得過於「囫圇」,從而引起消化不良。

第三種:不吃「泡飯」

經常有家長認為,孩子吃的飯太干,擔心孩子噎著。於是就在孩子的飯里,加入很多湯湯水水。這種做法看似軟化了食物,實則稀釋了孩子的胃酸。胃部沒有充足的胃酸,食物就無法被消化。因此,家長千萬不要給孩子吃湯泡飯。即使是飯後喝大量的水,也是不建議的。

二、不睡2覺

第一種:不睡「累崩覺」

一些孩子到了晚上睡覺的時間,卻絲毫困意都沒有。這時,許多家長會選擇讓孩子起來蹦蹦跳跳,等他自然消耗精力。可是,當孩子做了大量運動,身體累到了極致時,精神卻是十分活躍的。這時他再睡覺,其實根本無法進入深度睡眠,反而會因為精神活躍而變得多夢。

第二種:不睡「餐後覺」

大人們都知道,我們吃飽飯後,就會泛起陣陣的困意。而孩子消耗了一整天,到了晚上也是餓得快的時候。孩子感到十分飢餓時,也是無法入睡的。因此,許多家長喜歡讓孩子在睡前,吃一些食物。但是到了晚上時,腸胃的蠕動是會變慢的。也就是說,孩子睡前吃進去的東西,根本無法正常消耗,很容易積食。因此,一定不要讓孩子吃飽了就睡。

新一代的育兒方法,確實是比較科學的。但是老一輩的育兒經驗,也並不全是壞的。寶媽們要做的,就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兩者結合,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X1jUm4BMH2_cNUgER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