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莊園,位於河北省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始建於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是王氏先祖王希袞所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華北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清代大地主兼巨商的豪門巨宅,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級景區。
王錫袞祖居遼寧省鐵嶺市南關,屬滿洲八旗中的正黃旗武官。其先祖王杲本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外祖父,官居大明王朝建州右衛指揮使,威震一方。其後人追隨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展開和明朝的鬥爭,後來又追隨清世祖皇太極征戰四方,衝鋒陷陣。王錫袞從軍後始隨多爾袞,屢建戰功。
清順治元年,王錫袞一家人從龍入關。順治四年,王錫袞受封於京西南的保定腰山,其因受封圈占了周邊州縣大量土地。後來,王錫袞利用受封的土地,發展農業、廣收地租、創建莊園、開辦油坊、成立醬園、設立商號。隨後的王家幾代人,代代精英,繼續苦心經營運作,大力發展創辦家農商兼營,積累了巨額財富,繼續大興土木廣建莊園,為修建莊園提供了雄厚財力。從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到1948年土地改革前,無論三百年的滄桑如何變化,腰山王氏莊園一直是當地的豪門巨宅,富甲一方。
保定腰山王氏莊園主要建築布局成四方形,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內有東西排列四合院兩排,四合院各院前後貫通,左右相連。整座建築以灰色調為主,古樸大方,給人以莊重典雅的感覺。
夢和堂保定腰山王氏莊園建築上最重要的特點之一是她精美的雕刻,這些雕刻有磚雕、石雕和木雕,內容全部以"福、祿、壽"為主題,通過所雕物體的諧音來組成吉祥的祝福。在王錫袞的住處仁和堂,二進院磚雕十分出色,正廳西墀頭磚雕是人物、牡丹、桂圓、獅子和金錢豹,營造的是動物和人和諧相處、大富貴、大團圓的極樂境界,下邊角柱雕刻有13個小動物,上部有"馬上封侯"、"輩輩封侯",下部有老虎、金錢豹、壁虎、白菜、蟈蟈,意為傾國之財,松樹上雕刻出了質感,松針陰陽相背,異常講究;正廳東墀頭磚雕,有人正在拉弓射箭,有公雞正在打鳴,意為功成名就,下邊角柱石雕刻有"三羊開泰"。
四合院各院落前後貫通,左右相連,四進院正院九個門全在條縱軸線上,一進院落的所有門廊金在一條橫軸線上。其規制由南而北依次是:商號、庭房、腰房(家廟)、底房(庫房);左右計有書房、伙房、長丁屋、更房等。兩路中間的大院叫榕花院,是家人舉行大型活動的場地和戲樓所在地。院內東西"槐蔭道"兩旁古槐參天,遮雲蔽日。道北排列正門、側門各兩座。"仁和堂"正門外建有影壁一座,壁座以石灰石精工雕琢成須彌座式樣,還有虎皮紋上馬石一對。莊園主要建築立下近一米高的直壁式青石台基上,台基高三至五階不等。院內方磚墁地其形制為單檐硬山灰布瓦頂,抬梁式木構架。建築色調以灰色為主,古樸大方。磚、石、木雕精妙古典,給人以莊重典雅之感,在我國北方不可多得。
除觀賞豪門人戶的宅院建築外,還可看一看內設的各種展覽,如大宅院的生活習俗展,順平文物展,直隸婚俗展等;有可品茶、看戲、換裝照像;坐花轎,拜花堂,唱堂會等民俗活動,若有興趣可以參與。
在莊園高牆內分布有多套宅院,命名為"堂"。整個莊園布局由北往南三道內街隔成四大部分,依次為北園、中園、南園、場院。莊園建成之時,總建築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成套莊園3處50多套宅院,房屋500餘間。保定腰山王氏莊園是具有中國北方典型特徵的古代民居,它採用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築規制,並大膽創新,體現了獨特的建築個性,是中國北方民居建築文化的大觀園。
歷史典故;在清朝歷史上,素有北有王錫袞,南有胡雪岩之說。王錫袞以清朝武官、保定腰山王氏莊園第一代主人、"和"字商號創始人、大慈閣素食文化傳承人等眾多榮耀集於一身,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路人皆知。
王錫袞的成功有很多原因,但他"扶危濟困"的精神也很是令人尊敬。一名商人在生意中慘敗,需要大筆資金周轉。為了救急,這位商人主動上門,開出低價想讓王錫袞收購自己的產業。
王錫袞不敢怠慢,經調查屬實後,立刻急調銀兩,給出正常的市場價來收購對方產業。這商人驚喜而又疑惑,實在不解王錫袞為何到手的便宜都不占,堅持按市場價來購買。王錫袞笑著說讓他放心,稱自己只是代為保管這些資產,等挺過這個難關後,隨時都可以贖回屬於你的東西。商人萬分感激,簽完協議,對王錫袞表示感謝後便含淚離開了。
商人走後,王錫袞的手下紛紛不解。大家問道,為啥送上門的肥肉都不吃,不但不趁對方急需錢叫低價格,還給對方這麼多銀子。王錫袞啜了口茶,講訴了一段年輕時自己的遭遇:"在我還是一名普通士兵的時候,一次,在一場遭遇戰中和隊伍走散,當時正值暴雨,路邊一位受傷的士兵也被雨淋濕。正好那天我隨身帶了雨披,便幫那位士兵遮雨。
後來,每到下雨時,我便經常幫別人遮雨。時間一長,認識我的人也就多了。有時,我自己忘了帶雨披也不怕,因為會有很多我幫過的人也來為我遮雨。"
說著,王錫袞笑了笑:"你肯為別人付出,別人才願為你付出。剛才那位商人的產業可能是幾輩人積攢下來的,我要是占了他便宜,人家可能一輩子都翻不了身。這不是投資,而是救人,咱要對得起自己良心。誰都有困難的時候,能幫點咱就幫點。"
眾人聽後,都沉默不語。後來,商人前來贖回了自己的產業,王錫袞因此也多了一位忠實的合作夥伴。在那之後,人人都知道了王錫袞的義舉,官府和百姓都對王錫袞尊敬不已。王錫袞的生意也好得出奇,無論經營哪行哪業,總會有人幫忙,也會有數不清的客戶前來捧場。不在別人遇到苦難時袖手旁觀、無動於衷;不在別人落難時不聞不問、落井下石。肯為別人遮風擋雨,才是一生最大的財富。人生在世,並不是充滿競爭和掠奪,更多是實現人們的共贏。有了這種人格,人生就一定會收穫精神和物質的雙重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