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小兒哮喘發病率開始逐漸升高,其病程遷延難愈,而且容易反覆發作,急性期甚至危及生命。那麼,小兒哮喘為何會反覆發作?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哮喘常見的誘因是什麼?日常生活怎樣避免接觸過敏源?
反覆咳嗽不可忽視
兒童支氣管哮喘屬呼吸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目前是國際上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炎症疾病之一。本病是一種以慢性氣道炎症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徵的異質性疾病,臨床上以反覆發作的喘息、咳嗽、氣促和胸悶為主要表現,常在夜間或清晨發作並加劇。其中咳嗽變異性哮喘,是以咳嗽為唯一或主要臨床表現、不伴有明顯喘息的一種特殊類型的支氣管哮喘,具有氣道高反應性和氣道炎症的哮喘特徵,其特殊性在於僅為持續性或反覆發作性咳嗽,而幾乎沒有任何喘息或呼吸困難症狀和明顯肺部陽性體徵,經常在吸入刺激性氣味、冷空氣、運動或上呼吸道感染後而誘發,臨床中反覆咳嗽,日久可發展成哮喘,最終嚴重影響患兒的正常生活。
由此可見,並不是所有的哮喘都會出現喘促,家長不可以因為孩子只是單純的咳嗽,就忽略了病情以致延誤病情。
從源頭預防過敏源
關於哮喘的誘因有很多,包括食物因素、精神因素、氣候因素、感染因素以及吸入物等多種因素。其中最常見也是家長最能做好預防的就是過敏源,避免接觸過敏源,可以很大程度減少疾病的復發。
過敏源又稱致敏原或變應原,是指能夠引起機體免疫系統特異性反應,導致生理功能紊亂或組織損傷的一類抗原物質,主要經鼻或經口等途徑進入人體,易於釀成多種過敏性疾病。過敏源的分類有很多,分別為吸入性過敏源、食入性過敏源及接觸性過敏源。
吸入性過敏源主要是指通過空氣呼吸進入人體,可誘發過敏反應的物質,包括粉塵、動物毛屑、花粉、塵蟎、昆蟲、汽車尾氣等。食入性過敏源主要指經口進入人體的一些可以引發過敏的食物、藥物等,常見的食物有牛奶、雞蛋、魚蝦、牛羊肉、海鮮、某些果蔬(如西紅柿、菠菜、土豆、芒果、菠蘿、獼猴桃),以及香油、香精等調味劑等;其他的食入性過敏源還有抗菌素、消炎藥、食物催熟劑、食物添加劑、酒精、毒品等。接觸性過敏源主要是通過接觸致使人過敏的介質,其主要種類有冷空氣、熱空氣、紫外線、輻射、化妝品、洗髮水、洗潔精、染髮劑、肥皂、化纖用品、塑料、金屬飾品(如手錶、項鍊、戒指、耳環)、細菌、黴菌、病毒、寄生蟲等。現如今,工業粉塵過敏正逐年遞增,工業企業生產時產生的各種致敏性粉塵也已上升為另一大過敏源。
醫患合力狙擊哮喘
兒童期是診治哮喘的關鍵時期,對以哮喘為代表性的過敏性疾病,要遵循「醫家精治、病家細防」的醫療原則。
醫家精治,是指醫生通過辨病、辨證、辨體相結合,提供個體化臨床方案及護理指導,促使患兒加快好轉。無論是哮喘還是咳嗽變異性哮喘,醫生都要有規範化的、針對性的、合理的醫療方案。本病採用中西結合方法效果更佳。小兒哮喘發作期來勢急、病情重,西醫藥在快速緩解症狀、急救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故以西醫為主,輔以中醫藥辨證施治;進入緩解期後,則以中醫藥為主,中醫長於調理臟腑功能,化痰平喘;穩定期的中醫藥治療,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減少呼吸道感染次數,防止哮喘病反覆發作。
病家細防,則是通過患兒家長主動了解本病,採取細密措施如避免接觸過敏源、限制患兒劇烈運動等,達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復的目的,尤其要從各個方面避免接觸過敏源,患兒的衣食住行都要格外注意。對於吸入性過敏源,要儘量遠離過敏源或減少環境中過敏源含量並養成外出戴口罩的習慣;對於食入性過敏源,避免吃入引起過敏的食物;還應注意均衡地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熱量、礦物質和維生素;對於接觸性過敏源,要學會退避三舍,避免和過敏源「打遭遇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