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最新消息……

2019-12-30     今報洛陽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王丹 通訊員 馬毓鋆/文 記者 張歡歡/圖

30日,經過100多天的連續掘進作業,「牡丹11號」「牡丹12號」兩台盾構機相繼在洛陽市地鐵2號線機場路站破土而出。至此,洛陽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圓滿完成年度建設任務,除下穿洛河段外的其他區段均已實現「洞通」,即將轉入鋪軌等新的建設階段。2號線隧洞掘進中有哪些故事,記者進行了採訪。


【1】2號線區間隧道建設先後投入19台盾構機

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貫穿洛陽南北發展軸,覆蓋城市北部、東南部主要客流走廊,銜接洛陽火車站、洛陽龍門站兩大綜合交通樞紐,串聯國家牡丹園、中國國花園、洛陽博物館、隋唐城遺址植物園、體育中心、市民之家等多個客流集散點。

按照規劃,2號線一期工程全為地下線,全長18.2公里,共設15座車站,平均站間距約1.24公里,在解放路站與正在施工的1號線換乘,在市民之家站與規劃3號線換乘,在龍門大道站與規劃4號線換乘,走向覆蓋老城區、西工區和洛龍區。此外,2號線在線路東南部設置劉富村車輛基地1座。

今年1月15日,「牡丹1號」盾構機在完成地鐵1號線掘進任務後,又作為2號線一期工程首台始發的盾構機,從龍門大道站出發,沿南線向洛陽龍門站綜合交通樞紐掘進。隨後,在近一年時間裡,先後有19台盾構機投入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隧道施工中,除明挖和暗挖段外,累計完成24.5公里掘進和1.8萬餘環管片拼裝。

經過系統檢測,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隧洞掘進各項指標達到了行業先進水平。以管片拼裝誤差檢測數據為例,業內規範要求為「環內不超過5毫米、環間不超過6毫米」,2號線一期工程整體維持在「環內約3毫米、環間約4毫米」,與地鐵1號線基本保持一致。


【2】「牡丹19號」盾構機已抵達洛河河床

同時,備受矚目的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下穿洛河作業,日前傳來最新進展:負責掘進的「牡丹19號」已順利安全穿越洛河南岸大堤,進入洛河灘地區域。

作為全省市政建設領域首次使用的泥水平衡盾構機,「牡丹19號」、「牡丹20號」兩台盾構機,針對該區間卵石地層的特性對設備進行幾次適應性改造,並對整套泥漿循環系統進行了不斷優化,先後克服了大粒徑卵石滯排現象、大滲透係數地層保壓困難等問題。

根據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施工方案,兩台盾構機穿越洛河水面的長度為540米,同時需近距離側穿牡丹橋,最近處僅6米。

如何確保盾構一次性穿河成功,同時減少對牡丹大橋的影響,是本次穿越洛河的關鍵,也是整個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的控制性節點。今年11月,兩台盾構機抵達洛河南岸風井,先後進行檢修和刀具更換等養護作業,隨後又繼續上路。目前,「牡丹19號」以平均每天掘進9米左右的速度,在穩步向前掘進。同時,「牡丹20號」盾構機目前距離洛河河床還有約180米距離。


【3】12天順利安全下穿洛陽火車站

在2號線一期工程建設期間,除了下穿洛河外,另一個重點區段就是下穿洛陽火車站及隴海鐵路正線。

市軌道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2號線一期工程機場路站至洛陽火車站區間穿越鐵路段總長95米,先後下穿隴海鐵路正線、洛陽火車站內12條股道和4個站台。

施工單位在建設期間提前制定預案,通過優化施工方案、調整盾構掘進參數、加強同步及二次注漿、鐵路及地表沉降24小時自動化監測等措施,在與鐵路部門的密切配合下,順利、安全完成下穿鐵路段任務。其中,「牡丹24號」盾構機僅用12天就完成了95米、63環的下穿施工,有效保障了隴海鐵路的安全運行。


【4】「牡丹1號」有望轉到外地繼續建功立業

按照「洛陽地鐵洛陽造」理念,我市企業已經先後建造了24台盾構機用於洛陽地鐵建設。其中,我市地鐵建設的「五朝元老」——「牡丹1號」盾構機最具有代表性。這台功勳盾構機先後在1號線完成了史家灣站至塔灣站區間南北2個隧洞,2號線龍門大道站至洛陽龍門站南側隧洞、洛陽龍門站至關林大道站西側隧洞、龍門大道站至劉富村車輛基地南線隧洞等5個隧洞的掘進任務,累計掘進達到4797米,共完成3345環盾構管片拼裝,是目前洛陽地鐵項目中完成最多建設任務的盾構機。

目前,「牡丹1號」已經圓滿完成了這一階段的洛陽地鐵建設任務,正在返廠進行全面檢修保養。下一步,這台盾構機有望轉戰西安,繼續為當地地鐵建設貢獻力量。


(文中車站名稱均為建設期暫用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DDNXG8BMH2_cNUgvoT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