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晨創投肖冰:花光130億,才知道成功的企業家具備哪些因素?

2019-10-21     商業力智庫


從2010年開始,達晨創投投資企業的企業家俱樂部成員,從50家到現在超過350家,增長了6倍,上市企業由6家到現在的53家,增長了8倍。綜合自身機構接觸到的企業家數據,達晨創投執行合伙人、總裁肖冰用了數據化的描述方式,展示了達晨眼中創業企業的成敗密碼。


作者/肖冰來源/投中網、洞見資本

達晨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我們現在最值錢的是什麼?可能你們會說是我們的品牌,或者是渠道,或者是團隊,我認為可能是我們的大數據,圍繞多年的投資,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資料庫,特別可貴的是這個數據樣本足夠,同時又是非常的準確,因為是特別鮮活的,特別準確的,我們知道了解這些企業的真實的數據。

我們能從數據中挖掘出什麼,能夠總結出什麼規律,能為被投企業,或者是準備看的企業提供哪些幫助,這個才是有價值的。

成功的企業家具備哪些因素?

我把所有的達晨系的成功企業家弄一個圖譜,反覆看,天天看,得出一個算法,並不斷修正這些算法。

我現在看一個企業,跟你談一個小時,了解一下就大概知道你能不能成功。中國古代有個話叫「相由心生」,你的外表是由你的內心表現出來的,你的氣質是一樣的。這些人的外表可能五官不一樣,但是他們具有共同的氣質。

具體是哪些樣子呢?

第一,這個企業家一定是像唐僧的。他義無反顧,所有人都覺得這個沒有前途,要動搖的時候,他是意志堅定的,目標遠大,心無旁鶩,勇往直前,他不管雜音,反正是往前走,企業家肯定有這種精神,肯定像唐僧。

第二,還像劉邦。企業現在的競爭非常激烈,靠一個人單打獨鬥,在這個商業社會裡是沒辦法成功的,一個人單打獨鬥只能做一個小生意,你要想成就一番事業肯定要有一個合伙人的團隊,但是你怎麼組建這個合伙人團隊,你有沒有能力,能不能有能力來培養這些合伙人,別人願不願意跟著你干,這個是很重要的。

第三,長期的成功看人品。人品很重要,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毫無疑問是人品不錯的,要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成為一個被社會所尊重的企業家,最後看起來的大成功者一定是人不錯的。

我們和企業家交流,真正好的企業家特別低調、樸素、謙遜,他的內心非常強大,表現的外表是很低調的,他基本上說到做到。我們這些成功的企業家和我們說的永遠做的比說得好,共同的特點都是這樣的。

你管理不好家庭,和太太的關係不好,怎麼管理好你的公司?達晨有一個經驗,夫妻創業的,一直還在一起的100%成功了,我們一開始也很擔心夫妻店什麼的,現在看起來家庭和睦,夫妻一起創業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所以我們看到夫妻店也不緊張,也可以接受。

最近也發生一些事情,一些創業者出現了身體上的狀況,出了問題,特別可惜。因為創業是一個長期的馬拉松,高壓的情況下長期往前跑,身體不好是沒辦法跑到最後的,這可能是創業成功要具備的一些基本的標準。

第四,我們還觀察到成功的企業家有一個共同的特質,情緒都是比較穩定的。你很難看到他的情緒波動很大,大起大落,每次跟他接觸都覺得很舒服,氣定神閒,男人的心是被更多的委屈撐大的,企業家每天面對很多的委屈,很多的壓力,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如果他不具備這種成功的素質,他肯定就會情緒腦波動,他肯定就沒辦法面對這些事情,早就失敗了。

所以我老是想創業的事情是特別反人性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很懶惰的,我們都是很敏感的,我們想哭的時候想哭,想笑的時候想笑,但是創業家做不到。

所以說創業就是把女人變成男人,男人變成真正的男人。為什麼女人創業比較難?從大數據來看是比較難的,不是絕對沒有,只是比較難。因為女人更接近人性的本質,所以女人肯定是情緒化的,她不克服這些就很難成為真正的企業家。

抓住中國資本市場的機會

這些企業家堅定不移的抓住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機會,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只要看看前十強的市值,所謂的獨角獸公司,市面上很多機構說投了多少獨角獸公司,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達晨從來沒有提過這個事情,其實達晨有30多個公司現在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我們的估值是可流動的,可變現的,是實實在在的,而不是虛的估值。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中國資本市場給了我們很好的機會。

很多人垢病中國的資本市場,但是我的結論是,中國現在的證券市場,資本市場是中小企業最好的上市市場。我們的中小企業的估值是全世界最高的,我們的中小企業上市以後的市場流動性是全世界最好的,我們的中小企業每年上市的家數是全世界最多的。

所謂的獨角獸公司很多在海外是沒辦法上市的,甚至上市以後的估值可能是現在的十分之一,我們這些企業抓住了這個有利的一面,上市,通過資本市場迅速的做大了自己。另外一些企業家就選擇了另外一面,都跑到海外上,海外是很容易上市的。

當年的兩個公司做了同樣的業務,一個是網宿科技,當時的市場網宿排名第二,市場上一度認為網宿好象不行啊,是不是我們這個公司就完蛋了?流言蜚語特別多。

但是我們上市以後,因為中國市場很給力,很高的估值,一直往前走,利用好這個市場,把我們的股權激勵,定增都做好,這麼多年發展下來,網宿的市值現在是另一公司的差不多100倍了,這就說明了選擇比努力重要。

成功的企業要跟別人不一樣

成功企業的共同特質,首先是有創新能力。這個話聽起來很樸素,如果我們的企業,你的企業和其他的同行企業沒什麼差異,是同質化的,是一樣的,在這個社會上,在各種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肯定是沒有生存能力的,肯定是打價格戰的,又大又不賺錢的。

差異化可能是在技術上不一樣,可能是商業模式上不一樣,可能是管理上不一樣,反正要跟別人不一樣。

有的企業家說人家是新興行業肯定要不斷的創新,咱們是一個傳統的行業,怎麼創新?沒辦法創新啊!

我說一個案例,我們投了一個養雞場就上市了,這應該是最傳統的企業了,這個老闆養雞,每天在琢磨,怎麼樣從雞身上賺一分錢。

所以我有段時間去,他老是說咱們的雞有的部位賣得很便宜,有的部位賣得很貴,雞翅膀就賣得很貴,但是雞骨頭是當垃圾賣掉的,別人的1萬塊錢一噸,我們的雞骨頭賣出去可能只有1千塊錢一噸,當廢品賣了。

他一定要把這個雞骨頭賣出高價來。沒人要雞骨頭怎麼辦?他就自己組織研發了一個叫骨肉相連的產品,把雞骨頭變成一個產品,這個產品推薦給肯德基、麥當勞,告訴你們可以這麼賣雞骨頭,後來他的雞骨頭賣的價格比雞肉價格還貴,因為這個骨肉相連有一段時間是特別受歡迎的,他就把一隻雞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所以說創新是無所不在的,不一定是很高大上的,什麼IT技術啊,軟體研發啊,可能公司里的每一點一滴都可以找到你的創新點,一定要跟別人不一樣。形成你的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盲目學大企業也是死亡典型

還有一個死亡的典型,絕大多數的公司死了,我們在機場書店看到很多大公司的書,很暢銷,都被創業企業家買走了,華為怎麼乾的,Google怎麼乾的,咱們就怎麼干。

但我覺得學習不能盲目地學,要因時制宜的學,特別是要學習這些大企業在小的時候是怎麼做的,不要學大企業大了以後怎麼做的,大了以後都是戴著光環的,我們要學可能就學死了。

達晨投了這麼多企業,有特別多元化的,到現在沒有一個成功的。全部失敗了。

有衝動多元化發展的企業家是特別可愛的。他們肯定是最聰明的,因為老是有創意,又是最勤奮的,因為老是閒不住,身體又是最好的,恨不得24小時工作,每次去一個企業就說我們又上了一個新項目,隔兩天又上了一個新項目,五六個項目同時展開,不甘心於只做一個業務。

因為他的機會太多,因為他自己的能力太強,一個業務根本滿足不了他,管理能力也很強,調動資源的能力也很強,他說我的每個項目都融資,將來的每個項目都上市,這個中小板上市,那個是上主板上,還有一個去美國上,這是很多企業家的夢想。

企業多元化的時候,我就問了他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現有的業務是不是足夠安全的?很多企業的第一個業務還在半坡爬的時候,還有很多競爭對手的時候,還有死亡危險的時候就開始搞新的業務,這肯定是不對的。

第二個問題,你現在的業務是不是行業第一了?很多企業也還沒有到行業第一,他就開始去上新項目了。

第三個問題,你這個行業還有沒有上升的空間?是不是已經天花板到頭了?其實行業很大,中國的市場很大,全球市場很大,為什麼要上這麼多新的項目?

Less is more,特別是那些特別聰明,勤奮的企業家一定要警惕自己,團隊裡面不要盲目的冒進,想法不要太多,想法多的,沒有什麼成功的。

很幾家公司融資之前日子過得好好的,也賺錢,現金流也不錯,老闆也過得優哉游哉的。融資完了之後,帳上多了那麼多錢,特別的衝動,趕緊擴張,原來是一個省,現在幾十個省,原來一兩百人後來一兩千人,一下子收不住了,管理也失控了,作業也失控了,各種失控,一下子巨額虧損,資金鍊斷了。

所以說融資以後要控制自己的節奏,不要超出自己能力的去做,要把現金流,資金鍊這些都特別的關注。


大變局下企業如何轉型

在過去的三五年里,中國的傳統產業是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壓力是巨大的,之前從來沒有這麼大的壓力,全面的受到壓力,甚至是顛覆性的打擊。

我們傳統的比如說消費行業,原來那些很風光的消費品,現在一夜之間發現自己不行了,為什麼?消費的主力人群變了,變成80、90後了,他們不看中央電視台,原來的標王,砸廣告的品牌,現在一下子死了。

寶潔的銷售大幅度下滑,傳統的市場突然變天了。新的所謂的網紅,電商等等紅紅火火,80、90後消費的是新東西,我們跟不上他們的消費節奏。

製造業前所未有的面臨著衝擊,成本上漲,基本上就沒利潤了,原來有利潤的現在都沒利潤了,頂不住,因為自己的創新能力不夠。我們的實體店被電商衝擊,移動網際網路重構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壓力是巨大的,是前所未有的大變局。

達晨三五年前投的公司壓力是巨大的,因為當時投的現狀是很好的,後面要轉型談何容易?成功的是少數。最近三年投的企業都非常好,因為這個企業已經是變了,成長起來的創業公司,不存在轉型的問題,企業就是新公司,這讓我們感到比較振奮,我們的企業家還是特別的聰明,特別勤奮的,還是有希望的。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您是否正在思考以下問題:

企業家們,你應該有聽說過真格基金的徐小平吧,他為什麼投資大學生的項目,而咱們為什麼拿不到融資呢,差到哪裡?

他們的項目不如你,他們管理能力不如您,成功失敗的經驗不如您,都不如您;

他們沒有經歷過成功失敗,他們就是拿資本的能力比你強;

咱們的思維和投資人為什麼總是不同頻,好項目融資為啥這麼難?...

我們定期舉辦《資本賦能·領袖峰會》,聯合東方賽富劉俊宏、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謝聞栗、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負責人龍瓊、華洋資本於浩天、香港時空資本、銀河資本...等9位投資大咖、資本專家和25家風投機構賦能產業升級項目對接。

【關注領域】: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教育,先進位造業等符合條件的領域。

9位導師之一: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董事長謝聞栗(投資過優客工場、脈脈、喜馬拉雅等獨角獸項目)

峰會價值

【項目升級】:商業計劃書專業輔導、股權頂層架構設計、資本運作 、商業模式 、產業併購、營銷策劃、融資路徑設計、企業轉型升級...

【股權融資】:現場還特邀20家風投機構一對一對接優質項目進行股權投資!

舉辦城市:北京/深圳

請點擊左下角的「了解更多」 打開會議連結,查看會議流程與報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8na7G0BMH2_cNUg3fX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