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0名職工的工資都沒還,
錢就先給了晨豐公司。」
這是廣州豐彩彩印有限公司在2014年破產清償時出現的狀況。按《破產法》,公司破產清算,首先還的應該是所欠職工工資和勞保費用。
為什麼豐彩公司會把錢先還給晨豐公司?這要從晨豐公司的「硬核」人物,廣州黃埔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與環境管理局主任科員張霞說起。
職位不起眼的張霞,另一重身份是廣州開發區企業建設和服務局原黨組書記、局長譚均樂的妻子。
2008年,金融危機橫掃全球,廣州開發區作為外向型經濟功能區所受影響較大,一些外資企業處於半停產狀態。
當時,譚均樂作為該區政法委副書記,處於調處各種矛盾糾紛的一線,結識了區內不少企業家和投資人,形成了朋友中的「生意圈」,這給了張霞「泡圈」的機會。
2009年,在一次飯局上,張霞得知印刷設備的租賃投資前景看好,決定放手一搏。按規定,領導幹部配偶不能在其管轄的區域經商辦企業。
於是夫妻倆就商定,分別以各自弟弟作為掛名股東,成立晨豐公司。
在老闆介紹下,晨豐公司出資購買的兩台印刷設備出租給了豐彩公司,雙方約定豐彩公司每年返還20%的本金,按剩餘本金的15%支付租賃費。
因為經營不善,豐彩公司在2014年宣告破產。但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張霞通過譚均樂向豐彩公司和有關部門施壓,不顧群眾利益擢取清償優先權,最終違規獲利285.4萬元。
有丈夫這座「靠山」,張霞的生意做得順風順水。2010年至2011年,當譚均樂曾經「關照」過的老闆岑某邀請入股清遠市砼業混凝土有限公司時,張霞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以400萬元買入10%股份。
2014年砼業營收狀況未能達到預期,分紅泡湯,張霞通過譚均樂與岑某另行約定,將400萬股東出資轉為砼業公司向他們的借款,每年收取高額利息。截至2017年7月,兩人違規獲利410萬元。
夫妻聯手謀私利
全家腐敗全家哭
2018年,譚均樂和張霞均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並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目前,案件正在依法審理中。
編 輯 點 評
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領導幹部管轄的地區和業務範圍內經商辦企業,且不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容易滋生官商勾結、權錢交易、利益輸送等問題,即便合法經營,也難免「瓜田李下」的嫌疑。從已查處的案例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屬的經營活動謀取利益」頗為常見。
從嚴管理幹部,領導幹部親屬和身邊人員也不例外。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加強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約束,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黨中央重視從制度上對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加以規範,著力抓好源頭治理。在上海市開展先行試點的基礎上,2016年4月18日,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北京市、廣東省、重慶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於進一步規範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的規定(試行),通過在「公」與「私」之間設置「防火牆」,斬斷利益輸送的鏈條,避免領導幹部將職務上的「便利」向親情傾斜。
領導幹部需牢記,手中權力要為人民謀利而非為小家謀私,只有廉潔從政、秉公用權,才對得起入黨時的那份初心、肩上扛的這份使命。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