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途虎養車工場店店長,這是我的堅持

2019-12-16     第一新車

老馬,店裡的事需要你處理一下。

老馬,有客戶喊你。

老馬,還有多久......

在一群90後的同事眼中,他是老馬。他叫馬歡,但不老。事實上,89年出生的他,今年正好30歲,正值青春年華。他有著超出這個年紀該有的幹練和判斷力,老馬這個稱謂,更多承載地是同事對他的認可與信任。

節假日火爆是常態

9月27日,初識馬歡。見面地點,是在他擔任店長的途虎養車工場店武漢鐵機汽車市場店。

不到9點,工場店已露出忙碌跡象。5個工位上技師正在檢修,線上預約和線下慕名而來的多輛汽車,正排隊等候維護保養,前台處保養結束的車主正溝通開票事宜。

等馬歡安排好店裡工作,離約定見面時間已經過去近一個鍾。「排隊到途虎養車工場店做保養」在他看來,是節假日的常態。「每逢節假日,維保的訂單量暴增,線上預約已經排到了三天以後。即使在平日,線上預約也要提前一天。一天30個線上預約名額,往往當天上午預約一空。」

一個小時的談話,被不斷接入的預約電話和同事的招呼打斷多次,馬歡快速協調好後,迅速回到溝通的主題中來,侃侃而談。

練就「十八般武藝」

2007年,中專電子技術專業畢業後,馬歡沒有沿著往屆畢業生的就業軌跡,成為一名流水線上作業的工人,而是選擇從事銷售工作,銷售汽車用品、耗材等。「我不喜歡單調機械的工作,不想太拘束。」銷售更適合「不安分」的他。

從送貨員做起,到銷售代表再到區域經理,馬歡完成從基層業務員到管理人員的轉變。但同時,他觸碰到了自己的職業瓶頸—因學歷有限無法在職位上更上一層。銷售工作的性質,又讓他很難在業務上沉澱自己。馬歡感到,這條路越走越窄,「越來越束縛自己」,必須要跳出來。

再次轉型。2015年,馬歡應聘到一家途虎養車合作店裡擔任店長,從汽車上游供應鏈環節,轉向下游終端環節。雖然同在汽車行業,但馬歡感覺像是來到全新領域。最大的隔閡是,他作為汽車維修「小白」,與店裡專業的技師之間溝通的障礙。

遇到售後問題,這個弊端就被放大。一旦客戶投訴,他需要在客戶和技師之間充當傳話員,不了解維修常識和細節,很難與兩頭恰當的解釋和溝通,且容易起糾紛。但7年銷售的經歷,鍛鍊了他的溝通能力。

多問多看多琢磨,是馬歡屢試不爽的辦法。他得空就與技師聊技術,觀摩技師修車細節,反覆琢磨。通過多年的耳濡目染,他對常見的汽車毛病的解決方案熟爛於心,有時可以給新技師提供一些建議,能讓技師檢修過程中減少試錯成本。「很多技師和我打交道,都以為我是老師傅。」

在途虎養車工場店開始推廣時,馬歡的老闆第一時間加盟,他隨之成為上千家途虎養車工場店中的一名店長。管理和溝通這兩項能力,讓他在途虎工場店體系中如魚得水。

讓每一位技師都有奔頭

什麼樣的技師才能適應途虎工場店體系?馬歡在一開始時並沒有頭緒,只能摸石頭過河。大浪淘沙,烈火爍金。通過招收大量的技師,採取淘汰制,讓適合的技師留下來。在這個過程中,馬歡掌握了一套技師的錄用標準。「首先,技術要過硬,至少要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其次,口才要好,能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

由於訂單量高,途虎工場店的工作節奏和強度都遠高於一般的汽修店,「一般的汽修廠工作時間為早上8點到晚上6點,一位技師一天只修一兩台車,我們工場店從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10點,有時到12點,每位技師檢修6-10台車。」更快的工作節奏,更高的工作強度,更長的工作時間,對技師的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

「不會溝通的技師不是好技師。」馬歡認為,技師不可能一輩子干維修,需要在職業規划上做長遠考慮。「要為每一位技師提前打算,讓兄弟們都有奔頭。」

一般,技師修車15年算老師傅,做到20年以上的鳳毛麟角。中年轉型,是技師無法避開的關口。途虎標準化流程的出台,無疑給了技師更多發展的可能性。「從客戶進店開始,我店裡的技師需要做接待、溝通、維修、開單等一系列工作,甚至售後都要參與,基本上全程參與訂單交易的全過程。」

多種崗位屬性工作的鍛鍊,讓技師快速成長。傳統店過來的技師一開始不理解,他們習慣了在汽修廠只用干維修的節奏,認為做維修以外的工作是浪費時間,但長期堅持下來受益無窮。「往後轉型時,他們可以適應多個崗位,更輕鬆地轉型。從途虎養車工場店體系中脫穎而出的技師,轉型做店長或創業開店的大有人在。」馬歡說。

死磕細節

從歷史訂單量和安裝量上看,途虎養車工場店鐵機汽車市場店居武漢前列。源源不斷的訂單和優質客戶,讓工場店生意越做越大。「嘗到甜頭後,我的老闆很快又開了第二家、第三家......現在已經開了6家店。」

途虎養車工場店的盈利能力,是加盟商信任途虎的原因之一。而支撐工場店快速擴張的,則是途虎標準化流程的及時出台和推廣。途虎標準化體系,提供了可以複製的成熟模式,為途虎養車工場店從技術流程、服務流程到門店運營管理,制定了一整套的規章流程,確保新開工場店沒有後顧之憂。

馬歡發現,有了標準化體系支撐,新店的日常管理能規避很多風險,而且為可能出現的問題提供了充分的解決方案預案。在標準化體系出台前,每個技師和店長依賴自身經驗來解決問題,解決方案千差萬別,風險較大。對於技師而言,通過反覆實踐標準化流程,能更容易找到工作中心,知道什麼環節最重要,能讓技師更快成長。

標準化流程實施過程中,有些技師不能立馬接受,「我們通過會議強調、點名批評、私下談話等方式,來反覆灌輸標準化服務意識。」馬歡在標準化體系執行上特別較真,「如果發現技師的工位衛生沒有打掃乾淨,我會讓技師立刻停止手頭工作把清潔做完,客戶也會表示理解。」

目前,途虎養車工場店武漢鐵機汽車市場店雖然只有12個工位,卻一直保持有15個以上的技師儲備,「還在一直擴招技師」。馬歡說,這是在為新店儲備技師人才。

很大程度上,鐵機汽車市場店扮演著「黃埔軍校」的角色,為新店輸送技師和店長。「我們在武漢工業四路、光谷大學園、和平大道以及仙桃和重慶等地,新開的6家途虎養車工場店,每家店有兩名以上技師來自這裡。」

隨著鐵機汽車市場店步入正軌,馬歡對自己的生活也有了更明確的期待。作為一個外地人,在武漢打拚多年並結婚生子,但還沒有一個屬於他的房子。「我準備5年內在武漢買房,買了房才算是在武漢紮根下來,不然還是飄著。」馬歡坦言,以前不敢想買房的事,現在對未來前景信心十足,是時候考慮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5wgDm8BMH2_cNUgXl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