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場古鎮建於南宋建炎二年,至今已有800年歷史。新場得名於原下沙鹽場南遷於此形成的新鹽場,故名「新場」,是一個因鹽而成、因鹽而興的江南古鎮。素有「小小新場賽蘇州」之美譽。
新場最盛時,鎮區歌樓酒肆,商賈雲集,繁華程度曾一度超過上海縣城,有「新場古鎮賽蘇州」之譽,是浦東第一大鎮。
新場古鎮現保存有15萬平方米的成片古建築,69座古代儀門及大小不一的100多戶明清古宅院,白牆、黛瓦、雕花門窗,古鎮老宅的風味油然而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奚家廳和張廳。
現存石駁岸6000多米,其中1500多米建於民國前,最早可追溯到元代,距今已800多年歷史。
被稱為"家門口的文物的"馬鞍型水橋20多座,橋岸建築考究,水橋系舟石刻有精細的暗八仙、如意圖形,小巧精緻,極富江南水鄉情韻。
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稱讚「新場古鎮是體現古代上海成陸與發展的重要載體,近代上海傳統城鎮演變的縮影,上海老浦東原住民生活的真實畫卷」。
鎮里,狹窄的河道邊是一棟棟白牆黑瓦的老式民居,漫步在老街的石板路上,踏過雕鑿著精美圖案的石拱橋,走過滄桑斑駁的石牌坊,隨處能感受到沉澱著歲月的韻味。
這裡最有名的就是它的郵政編碼—201314,給新場增添了一絲浪漫的氣息,非常適合小情侶來打卡。
雖然新場離市區約四十多公里遠,但相比上海的其他古鎮,這裡更為寧靜與淳樸,沒有被過多商業化,是個處處能感受到生活氣息的江南古鎮。
如果不是這裡拍攝過耳熟能詳的知名電影《色戒》《國民大生活》《擺渡人》,或許新場古鎮還繼續隱匿在都市深處。
吃貨清單:橋頭的海棠糕、現包的薺菜肉粽、街口的純肉燒麥、時令小吃的草頭餅、臭豆腐、雞湯豆腐花,買上一個邊逛邊吃,最是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