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最怕就是拖著,4000字乾貨,教你擺脫"情感拖延症"的困擾

2019-10-09     諮詢師欣然

文 欣然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導言:

"拖延症"這個詞,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它是一種"常見病"。簡單來說,就是在知道後果的情況下,依然將事情不斷推遲的行為。

近年來,心理學的深入研究發現:拖延症,與忙、懶、意志薄弱並沒有直接關係,其實質是情感問題。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報告指出,人們越是無法調控自己的感情,就越傾向於拖延。感情控制越糟糕,拖延重要任務的行為也越嚴重。

其中與情感結合最緊密的一種,叫做"情感拖延症"。它的具體表現有:拖著不分手,拖著不解決,拖著不結婚。

01

小蔡與妻子的婚姻,已持續了6年。兩年前一次劇烈爭吵後,妻子搬走了自己的行李。之後,兩人正式分居,每個月為了孩子見一兩次,平時聯繫也很少。他曾試圖挽回,卻被妻子明確拒絕。

面對喪偶式婚姻,小蔡說他無法選擇結束,也不知該怎麼努力?這一拖就是兩年。

"其實我知道,這段感情從各方面都證明it's dead;我也知道該處理,不能總是讓自己陷於不安消極的狀態;但我卻遲遲不願處理,或許因為處理就意味著徹底地剝離。

我不知道是因為太在乎而導致迴避不去面對,還是某種自尊心作祟導致情感拖延,又或者二者都有。"

小蔡表達的內心狀態,是情感拖延症的典型表現之一。他在理性上知道該去處理,感性上卻一味迴避。而迴避的最大好處,是不必立即面對失去的現實,以及周圍人的指指點點。

有一點必須說明,拖延症和"懶"不是一回事。它們之間的最大區別是:懶是壓根不想做,所以會在拖延過程中得到樂趣;而拖延症的人,是想做卻做不到,內心充滿了糾結和自我折磨。這也是為什麼,拖延症會讓人痛苦不堪的原因。

"情感拖延症"的另外一種表現,是拖著不結婚。

某婚戀交友機構發布的《2019上半年婚戀狀況調查報告》中,在"2019年過半,為什麼你還沒脫單?"一問中,回答"老問題"的占比80.6%。

也就是說,大部分人選擇不結婚的理由,是長期存在的,且始終未曾改變。他們不解決、也不分手,就這麼拖著。

情感拖延症,正越來越嚴重的影響著我們的婚戀情感狀況,讓人越愛越累。

02

情感拖延症,是一種非必要的、並且後果十分有害的推遲行為。它對情感的傷害,已遠遠超過了關係結束本身。而更糟糕的是,它會導致焦慮消極的情緒,影響身心健康。

下面就具體說說,"情感拖延症"的產生原因以及危害:

1,情感的自我消耗

當婚姻情感出現問題時,被分手的一方,往往會陷入一種悲觀情緒中。缺乏自信的人,會產生自我否定感,認為自己失去了一切,對未來的人生喪失信心。尤其在試圖挽回卻遭到拒絕之後,會變得更加沒有自信。小蔡就屬於這一種,看上去是太在乎感情,實質上卻是害怕失去。

而小蔡的妻子,表現出的是另一種"情感拖延"。她心裡已經做了決定,又不好意思主動提離婚,所以用分居、疏遠、拒絕修復關係等行為,希望對方明白而主動放棄。這其實是一種不願意承擔責任的表現。

兩人在關係中所呈現出的聽之任之,是一種消極狀態。他們把時間都浪費在了僵持上,這對夫妻間的感情,具有極大的殺傷力。這樣的婚姻,對彼此都是消耗,越拖越沒有信心,越拖越不敢承擔責任。

2, 對問題的悲觀迴避

生活中, 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人:

  • 掙錢少,說是社會不公
  • 職位低,說是公司機制不好
  • 夫妻關係差,說伴侶不懂自己
  • 孩子不聽話,說他笨、不上進

在這些人眼中,所有問題都是他人或外界造成的,而自己正遭受著不公平對待,且對此無能為力。這種現象,被稱為"受害者心理"。

"受害者心理"的內心語言是:我就是這樣了,我已經這樣了,我還能怎樣呢?他們需要用這種狀態,向全世界證明,我是受害者。

婚姻中的受害者心理並不少見。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一邊抱怨生活是多麼的不如意,一邊又說誰家不是這樣呢?他們懶得改變,更懶得離婚。對他們而言,抱怨是一種最簡單的方式,比任何改變都要簡單得多。

一旦我們陷入了受害者的感覺,就陷入了自我匱乏感,喪失了掌控能力。因為不敢面對問題,所以常常用拖延來迴避。拖延+抱怨的模式,不僅會讓自己生活在消極情緒中,還會讓伴侶感覺到不堪重負。

其結果是,加劇了夫妻關係的緊張和疏遠,並進而強化了悲劇命運的軌跡。

3,情緒上的焦慮暴躁

有一種情感拖延症,是因為強烈的虛無的自尊心。他們希望藉助於拖延的方式,來操控夫妻或情感關係的走向。

玲子,是閨蜜圈裡最要強的女人,我們稱她為"戰士"。她不只一次說,當初與老公結合,是她以命相搏,從別的女人那裡搶過來的。她對這段感情非常在乎,所以發現老公外遇時,瞬間崩潰了。她說他在微信中,對另一個女人表達的照顧與欣賞,對自己從來就沒有過。

要強的玲子,並沒有在難過中沉浸太久,她得想辦法"戰鬥"。沒有和老公捅破這層窗戶紙,也沒有告訴家人,她把秘密埋在心裡。支撐她堅持的,是一種信念,叫做"我不能輸"。

可氣勢只是表面上的,玲子的內心並不篤定。她之所以採用拖延的方式,其實是對自己的愛情沒有信心。這種心態,讓她陷入了焦慮和不穩定的情緒中,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和老公發生爭執。玲子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自控,因為每種情緒,都需要出口。

在情感中,一旦有了"輸贏",婚姻就成了戰場,愛人就成了對手。我們很可能,為了那份虛無的自尊心,犧牲掉自己一生的快樂和幸福。

4,行動上的裹足不前

因強迫導致的儀式感,是拖延症里相對積極的一種,它源於完美主義。這種"完美主義",若表現在情感中,就是一場馬拉松式的戀愛長跑。

著名演員沈騰在與妻子結婚之前,兩人談了長達12年的馬拉松戀愛。可以想像,在這12年里,他曾無數次地,面對雙方的父母以及親朋好友的各種催婚。可他始終顧左右而言他,以各種理由拖延結婚。直到《夏洛特煩惱》票房大勝,直到在某綜藝節目中攜女友亮相而被逼婚,沈騰才正式向女友求婚。

他說自己是懶得結婚,其實不是,他只是在等。等什麼呢?他自己也說不清。結婚對他而言,似乎需要某種儀式感。這種儀式,或許是身體心理各方面都準備好,或許是自己的經濟狀況好起來,或許是能夠給妻子他認為更好的生活。總之,就是等待完美無憾的那一刻。

完美,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路。

不是每個女人都願意等12年,有的感情,拖著拖著就散了。

所謂"最好的生活",對大多數人而言,並不是大富大貴,而是和相愛的人在一起。

03

拖延,永遠都不是解決夫妻問題的有效方式;因為即使拖到最後,也還是要面對和解決問題。其實這個道理,拖延症的人也是明白的,他們只是做不到。

既然拖延症本質上都與情緒情感有關,那麼用理性的分析判斷,以及簡單有效的行動,來替代情緒,就可以有效地預防和走出拖延。下面的方法,用來幫助陷入"情感拖延症"而不能自拔的人。

方法一:調整認知。這個方法,主要針對缺乏自信的人。

認知心理學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所創立的"合理情緒療法"。其理論核心是說:引起人們情緒和行為結果的,並非外部事件,而是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與評價。因此改變認知,就可以改變情緒和行為。

缺乏自信的人,大多是認為自己無法承擔和改變失去的結果。其實一轉念就知道,在這段感情開始之前,我們大都活得還不錯。因此,你並不缺少獨立自主的能力,只是選擇了放棄。

如果人生是一場戲,那麼在這部大劇中,別人都是配角,真正的主角只有自己。就算結局不如你意,如果感情不在了,守住一副軀殼,又有什麼意義。

要知道,傷害你的,從來就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對事情的看法。當你意識到這點,就算前面是一團烏雲,也可以透過烏雲,看到光亮。

方法二:走出舒適區。這個方法,適用於受害者心理的人。

具有受害者心理的人,是劃了一個圈,把自己困在了裡面。這個圈就叫做"舒適圈"。雖然它實際上並沒那麼舒服,但與走出去的風險相比,受害者們寧可呆在原地。

他們需要力量感,需要走出去。"5分鐘倒計時",是一個簡單卻有效的辦法

具體步驟如下:

1,找個美好卻一直拖延的事,比如:和老公愉快地聊天;

2,用鬧鐘設置好5分鐘倒計時;

3,立即做這件事,同時告訴自己完成這件事,只需5分鐘而已;

4,5分鐘後結束聊天,感受自己的心情有什麼變化。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拖延者正視問題,並通過立即行動,戰勝對困難的恐懼

外在世界的擴展,會讓內心更有力量。所以只要堅持下去,"受害者"們便會發現:恐懼變得越來越少,而內心變得越來越堅定。

方法三:"預期後悔"理論。這個方法,應對虛無的自尊心最為有效。

對於那些,明知婚姻情感走到盡頭,卻因不甘心或不服氣等虛無的自尊,而讓自己陷於"較量的儀式感中"不能自拔的人,我們常常會這樣問:

"10年後的某一天醒來,你發現自己依然生活在毫無生機的婚姻里,和一個不相愛的人在一起,那時,你會為今天的拖延而後悔嗎?"

如果你會,說明現在的拖延,除了浪費生命,沒有任何積極意義。

很多時候,我們執著於眼前,是因為看不到未來。

"預期後悔"理論,將我們的目光,從眼前窄窄的事件中,拉遠到10年,20年之後的生活。然後以未來的心態,來回看當下的行為。

在更大的格局下,你可能會有另一種思考,從而做出更適合的決定。

方法四:四七原則。這個方法,適用於因完美主義導致的拖延症。

四七原則,是美國心理學者皮特·霍林斯提出的,它為我們在思維與行動之間,找到了一個可參考的標準:當你面對一個艱難決定,如果掌握的信息高於40%、低於70%,就可以開始行動。這既能讓我們擁有足夠的信息,又不會因過慮而引起恐慌。

當相愛的兩個人,彼此了解的程度超過70%以上時,過多的信息反而會引發焦慮。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戀愛時間越久的,反而越不容易結婚?

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結婚?這個問題很難一言以蔽之,而"四七原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方法:當物質條件、心理準備、了解程度在40%-70%之間,就可以考慮步入婚姻。而剩下的30%+,請留給未知。

在那些或悲或喜的經歷中,共同成長的婚姻,幸福指數會更高。

結束語:

感情最怕就是拖著。

情感拖延症的世界,並不象我們想像的那樣輕鬆,它充滿了不安、糾結和恐懼。而大部分拖延者,也並非真的不想改變,他們只是欠缺一點走出去的勇氣而已。

任何有效的方法,都不及你邁出的那一步。

所以最後,請堅定地對自己說一句:再見,我的拖延。

你有情感拖延症嗎? (單選)
0
0%
沒有
0
0%
有,不嚴重
0
0%
有,很嚴重

【我是諮詢師欣然,為大家解答問題,分享知識,如果某些話題引起您的思考和共鳴,請關注我,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2m2uG0BMH2_cNUgTlK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