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超過 10 萬輛車,交付約 8.84 萬輛車——這是特斯拉 2020 年第一季度的成績單,也是特斯拉史上最好的第一季度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對交付統計一向嚴格的特斯拉,必須在車輛交至客戶手中且相關文件辦理完畢後,才會進行交付量統計。所以有小部分運送途中的車輛並未計入交付量。
按照特斯拉的說法,這部分車輛的數量大概占交付量的 5% 或更多,也就是約 4400 輛——這意味著特斯拉在 2020 年第一季度的總交付或已達到 9.2 萬輛。
特斯拉的產量和銷量基本上產多少就能賣出多少,這對於一家車企來說是非常健康的狀態。
但讓人好奇的是,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下,為什麼特斯拉還能交出了如此強勁的成績單?
1、產能與交付量
特斯拉的產品主要有四款車,分別為 Model S、Model X、Model 3 和 Model Y。
其中,Model Y 的產能在今年 1 月開始逐步加大,3 月中旬開始交付。
2020 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產能同比增長 33%,達到 10.3 萬輛,主要為:累計共生產 Model 3 和 Model Y 車型 87282 輛,累計共生產 Model S 與 Model X 15390 輛。
去年同期,特斯拉生產了 7.71 萬輛電動車,相當於 2020 年第一季度同比上年多出了約 2.6 萬輛的產量。
這部分多出來的產量中,應該包括來自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產量。
2020 年 1 月初,特斯拉表示,上海超級工廠已經具備周產 3000 輛的能力,此後上海工廠一直全力生產。
後因國內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爆發,上海工廠暫停生產,現已完全復工復產,並成為目前特斯拉全球唯一正在運行的工廠。
2020 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交付量同比增長 15%,達到 8.84 萬輛,主要為:共交付 Model S 與 Model X 累計 12200 輛,共交付 Model 3 和 Model Y 累計 76200 輛。
近 9 萬輛的特斯拉,尤其是銷量主力 Model 3,究竟賣到了哪裡?
目前,特斯拉主要銷往國家和地區為美國、中國、歐洲。
由於特斯拉官方尚未公布的各地區銷量數據,所以以下數據僅供參考。
美國市場是特斯拉的主陣地。據 Inside EVs 統計,2019 年全年,美國純電車銷量約為 32.95 萬輛。其中,特斯拉 Model 3 在美國的總銷量約 16 萬輛。
特斯拉以往數據顯示,近兩年內,每年的第一季度銷量呈上漲趨勢。與 2018 年第一季度相比,2019 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超 50%,達到了 22040 輛的交付量。
如果保持同等增長速度,特斯拉 2020 年一季度美國市場銷量或達到 45000 輛左右。
在中國市場,2020 年 1 月,特斯拉的上險量為 3563 輛。2 月,特斯拉的上險量達到 2314 輛。
3 月 20 日,特斯拉開始採用無接觸交付模式來應對疫情,加上特斯拉每個季度末衝量的慣例,實際交付量可以暫定為 3000 輛。
由於上險意味著個人車主真正完成了汽車購買並開始使用,這與特斯拉的交付量統計原則非常接近。
所以,2020 年一季度特斯拉中國市場交付量約為 8877 輛。
在歐洲市場,2020 年 1 月到 2 月,特斯拉 Model 3 的銷量分別為 1517 輛、3589 輛。
由於歐洲同樣受到疫情的影響,3 月份銷量大多呈 50% 或以上的下降態勢,這意味著 3 月的銷量不會太高。
至於 Model S 和 Model X,銷量通常會低於 Model 3,可以按照 1000 輛計算。
綜合計算,2020 年一季度特斯拉歐洲市場交付輛約為 5100 輛。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到特斯拉全球交付車輛去向的脈絡:
特斯拉仍然保持了以往市場格局,即特斯拉的主要交付國家為美國,中國和歐洲市場則剛剛起量。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全球化進程正在加快。
2.加快全球化進程
特斯拉收穫史上最好第一季度的關鍵,或許要歸功於將雞蛋放到了不同籃子裡:特斯拉加快了在中國、歐洲等美國大本營之外的本地化進程。
從此次疫情影響看,特斯拉位於美國、歐洲工廠紛紛停產,僅剩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成了唯一在運行的工廠貢獻產能便是證明。
考慮到美國、歐洲等國家的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或將肩負更多工作。
特斯拉已經宣布臨時關閉位於加州的 Fremont 工廠和位於紐約的 Gigafactory 2 工廠,後決定重開工廠生產呼吸機。
根據特斯拉美國官網信息,如果現在預定 Model 3、Model X、Model S 的話,預計要等待 8 到 12 周的時間才能交付。
目前來看,特斯拉在國內的推進節奏還算順利。
據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信息,特斯拉在中國 2019 年的新車註冊數為 4.3 萬輛,較 2018 年的 1.6 萬輛同比增長 161%。
其中,國產 Model 3 和 Model Y 的本土化進程正在加快。
據了解,國內供應商如寧德時代、均勝電子等與特斯拉的訂單合作已經開始。
隨著今年 1 月國產 Model 3 的交付,同平台且共享 75% 以上零部件的 Model Y,預計也將在今年三季度進行國產。
為做好疫情期間的防護工作,特斯拉還在中國展開「無接觸」交付。
由於日益龐大的用戶群體,特斯拉近日宣布,「特斯拉中國車友俱樂部」的官方認證已正式開啟,這也是車企維繫車主、傳播品牌文化的一種有效手段。
除了中國市場,特斯拉也在進入歐洲的荷蘭、挪威和丹麥等國家。
在這些國家中,特斯拉曾取得不錯的銷量成績,除了 2019 年 12 月在荷蘭單月交付 1.1 萬輛,Model 3 還是丹麥、挪威等國家的電動車單月或季度銷量冠軍。
目前,特斯拉歐洲超級工廠已經在德國柏林開始建設,總投資 40 億歐元,產能 15 萬輛,預計 2021 年投產。
另據巴西當地媒體報道,巴西政府將與特斯拉商談在巴西建設超級工廠事宜。
不過,也有一些國家的市場是特斯拉難以進入的,比如日本。
日本 2019 年新車銷量約 520 萬輛,但在純電動車和插電混合動力汽車領域發展緩慢,主要在大力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
2019 年,特斯拉進口到日本市場的電動車僅有 1300 多輛,特斯拉的比例即使占到 90% 也剛破千輛。
特斯拉在全球各地落子布局的同時,大眾、寶馬等品牌的新能源化戰略也開始強力推進,傳統車企能否追趕上特斯拉的電動車節奏,將在未來幾年內見分曉。
3.第一季度的連鎖反應
交付量增加自然意味著營收和凈利開始提升。
特斯拉目前尚未公布 2020 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和凈利情況,但大機率也將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2019 年第一季度,特斯拉 77100 輛的交付成績,獲得了總營收 45.41 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總營收 34.09 億美元相比,同比增長 33.2%。
不過,由於這一季度出現了延遲交付,所以仍然處於凈虧損狀態,虧損 7.02 億美元,比 2018 年第一季度的 7.1 億美元有所收窄。
如無意外,2020 年第一季度將再次出現凈利為正的情況。
於特斯拉而言,第一季度的現金流可以更好應對疫情引發的不確定性市場,於其他車企而言,由於在中國的成功布局,特斯拉的攻勢非但沒有因疫情減弱,反而有愈戰愈勇的態勢,將加劇接下來的市場競爭。
對於國內純電動車市場的影響是,交付量下滑將對車企尤其是初創公司帶來極大壓力,而特斯拉的逆勢增長無疑將會讓外部環境更糟。
另外,由於此前 BBA 在中國布局的主要為燃油車,純電動車合作大多剛剛起步,所以對 BBA 的純電動車在華布局也會產生衝擊。
馬斯克應該慶幸較早地布局中國,這一舉措既讓特斯拉在市場繁榮時獲得銷量,又能在危機時刻最大化避免外部風險。
說不定,特斯拉的整個 2020 年都會受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