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思賢如飢,今有搶人若渴。
真的是每逢星期五,必有重磅!前幾天還在和朋友討論蘇州人才政策何時落地,還以為會在疫情解除後,不成想這麼快就落地。
萬眾期待的
蘇州人才落戶新政
正式出台了!
重點摘要:
1、本科可以直接落戶,無需社保!年齡不超過45周歲
2、大專連續6個月社保就可以落戶!年齡不超過35周歲
3、適用於蘇州大市行政區域,含各縣市!
4、5月1日起正式執行!
早在2020年1月6日,蘇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於公開徵求《蘇州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人才落戶相關政策的通知(草案)》意見的通知」。該《通知》草案階段就備受關注,如今正式確定,落戶門檻放寬,其釋放的信號十分明顯,2020年蘇州的搶人大戰已經開始了。
.01
未在蘇就業
- 在國(境)外取得學士及以上學位並取得國家教育部學歷學位認證的留學人員;
- 具有全日制本科學歷及學士學位以上人員;
- 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
可以看出,三種條件限定的都是高素質人才,不過針對不同級別有相應的年齡限制:本科不超過45周歲,碩士、副高級職稱不超過50周歲,博士、正高級不超過55周歲。只要滿足以上條件,就可以先落戶再就業!
未在蘇就業符合條款規定的人員,可由本人到合法穩定住所所在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辦理。
若無合法穩定住所的可遷入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的人才集體戶,由本人到人才集體戶所在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辦理。
本條例中本科落戶為此次新增人才落戶方式。過去兩年,其實在越來越多其他同級別城市,本科生可以直接落戶的背景下,蘇州本科還需要積分落戶越來越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總體來看,當下人才政策對高素質人才十分寬鬆,僅有年齡限制,這無疑對後期吸引更多的高校畢業生來蘇就業有很大助力。
已在蘇就業
- 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及以上(含留學人員)、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國家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一級條件之一的人員;
- 具有本科學歷(含留學人員)、中級專業技術職稱、國家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二級條件之一的人員,年齡不超過45周歲。
以上兩種條件的人員只要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在人事檔案轉入後即可申請辦理落戶。
此外,具有大專學歷或國家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三級,年齡不超過35周歲,在蘇穩定就業並在申報單位連續繳納(不含補繳)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的人員,在人事檔案轉入後可申請辦理落戶。
大專學歷連續繳納(不含補繳)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已經是非常寬鬆了,並且將原工作繳納社保滿兩年的要求放寬至6個月,取消「緊缺專業、急需的」附加條件,這一規定進一步降低了人才落戶門檻。
已在蘇就業,符合以上條款的人員,需由申報單位到單位註冊地所在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辦理。
其他
文件中提到符合上述條件的人員,除本人戶口准遷外,允許其配偶及未成年、失業未婚子女隨遷到合法穩定住所。
對擬落戶的對象實行公示制度,且本通知適用於蘇州市行政區域,對,包含四縣市,自2020年5月1日起執行,市政府之前發布的文件與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執行。
.02
在搶人這件事情上,各大城市是難得的保持一致,並且都很積極。3月16日,廣州市白雲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人才新政,宣布:江高、人和、太和、鍾落潭四鎮放鬆人才限購!, 這已經是廣州放鬆人才限購的第五個區。
只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在白雲連續工作(或讀書)滿一年,就能直接在白雲江高、人和、太和、鍾落潭四鎮直接買房,比原先廣州外地人要攢夠5年社保要寬鬆得太多!
至今,廣州已有五區(花都、黃埔、番禺、南沙、白雲)先後出台了人才購房政策。
3月12日,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發布《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市教委關於優化調整技能型人才引進工作的通知》。
關於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天津舊版本中,對中等職業院校的畢業生,要求在津工作滿3年。調整之後,只需滿一年即可。
人口資源,一直都是戰略性的資源,例如,西漢初年,婁敬向劉邦建議,遷徙豪門富戶十萬餘人進入關中,後來還形成了「三選七遷」;明代初期,朱棣更是直接,遷兩萬多戶能工巧匠,選應天浙江富豪三千戶,充實北京。
簡而言之,就是要能工巧匠、豪門富戶遷至京畿重地,要人口遍地開花。城市本來就是造富機器,只有人口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商業價值才能夠體現。
搶人大戰始於2017年,當年,武漢推出「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百萬校友資智回漢」計劃,打響了「人才爭奪戰」的第一槍。其後,成都、杭州、西安等明星二線城市紛紛參戰。
到2019年更是愈演愈烈,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國共有30多個城市的樓市政策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鬆動,其中不少都是以人才政策的形式來進行微調。
相比較從2017年開始其他城市就開始的搶人大戰,蘇州的人才新政則顯得有點姍姍來遲,但遲到總比不來好,好飯不怕晚。
.03
人才政策放開=樓市調控鬆綁?
不可否認,基於「一城一策」這一原則,不少城市或有這一方面的思量,但這並不能與樓市調控鬆綁畫上等號。
就拿這次蘇州發布的人才政策來說,對樓市是否有推動作用?
- 人才政策的出台首先能提供充足的勞動力和人才資源
- 其次,以人才為媒介,先進的知識技術工具,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優良的工作制度傳入城市,為城市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 此外,流動人口本身構成一個很大的消費市場,能有效地拉動內需,促進城市相關行業的發展,進而帶動城市經濟。
可見,人才對於城市發展具有極大的意義。而且本科及以上學歷即可直接落戶,獲得3套購房名額,去年畢業就來蘇州就業的大專生,5月1日起同樣獲得3套購房名額。很明顯,這次是放房票了。
需求刺激肯定會影響樓市一定時間的火熱,但,也絕不會是一味的促進!
2015年以前,蘇州的一切都十分宜人,尤其是房價,遠低於經濟實力不如它的南京,即使是發達到不輸真正新加坡的工業園區,也只不過徘徊在一萬多一平方左右。
但2015年,蘇州土地市場火熱,高價地頻現,帶動房價直線上升,商品住宅成交量打破近五年的記錄,簡直是幾何式漲價。
這個火箭般增速,不止傲視南京,即便杭州上海也無法匹敵。自此,蘇州正式揮別無錫、常州,躋身高房價城市行列。
2019年,蘇州房價由於上漲過快,在全國「冒尖」,遂被住建部約談「敲打」,倒逼蘇州兩次加碼調控,先是511調控新政,再是724調控升級。
大的市場環境並未改變,「房住不炒」仍然是總基調!蘇州一些大熱置業區域依舊是供不應求,而蘇州高企的房價,對於剛畢業的高校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門檻的。
講真,蘇州缺人,缺人才!
據蘇州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末蘇州常住人口為1074.99萬人,比上年上漲0.3%,僅僅只有2.82萬人!蘇州常住人口增長停滯,是事實也是難題。
目前看來,各大城市搶人的趨勢會一直持續下去,蘇州開放再出發也需要越來越多人的助力,所以適當放寬人才落戶政策也是必然之舉。
加之,今年的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全國幾乎所有城市都鼓足了幹勁,維持經濟穩步運行, 「 復工率 」 成為一座城市經濟復甦程度的標準。而增加城市競爭力,除了加大投資、引資, 「 搶人 」 也是重中之重。
這也是為什麼疫情尚未結束, 「 搶人大戰 」 就已如火如荼。但目前,全國的 「 引才政策 」 才處於起步階段,或許接下來,各城市的 「 搶人大戰 」 將再度升級。
因此,蘇州人才新政儘管利好樓市,但如果解讀為鬆綁樓市則狹隘了。這一政策志不在於促進樓市,而是為了城市更遠大的前程。人是所有生產和消費的基礎,有人才有未來。
「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
「人才」
十幾年前,葛優在電影《天下無賊》中的一段台詞,已經成為搶人大戰最好的註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pQZCXEBiuFnsJQVWtB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