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貓少年的業餘生活和他的歐拉白貓

2020-09-05   SuperStreet

x

我的生活就像音樂,節奏時快時慢

我的工作呢是在機場做飛機維修工程師,主攻飛機電路方面,經常接觸機械、電路這些零部件的維修工作,平時我一個人住,還有一隻貓的陪伴,除了工作,業餘時間偶爾會練練鋼琴,其他大部分時間奉獻給了賽車運動,經常會看一些賽車方面的資訊和國內外賽事,比較感興趣的是F1賽事,逐漸的對賽車運動產生了很強烈的興趣。

接觸賽車就先從遊戲培養興趣,於是就購置了一套模擬賽車裝備,下班回家後,迫不及待的在線上召集朋友們在線上聯機F1賽車比賽,幾乎每天都會聯網跑幾圈賽車遊戲,它的速度感和相互競爭的樂趣,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伴隨著迴響在腦海的轟鳴聲中才會去睡覺。

賽車運動,痛並快樂著。

我學習賽車是先通過卡丁車開始練習的,為了練習賽車技術,最近一直在參加各種卡丁車的比賽,提高賽車技術,因為卡丁車是賽車的基礎,很多F1賽車手都是從卡丁車練起來的,卡丁車競技不僅是技術的比拼,還要有體力的比拼,對身心是很大的考驗。

周末的時候會參加俱樂部組織的各種賽車類的活動,比如汽車賽道日、卡丁車狂飆等活動,也考取了參加專業賽事資格的駕駛執照,想著如果以後有機會就可以參加全國性的汽車賽事活動,比如CTCC,房車24小時耐力賽等等。

賽車可以釋放壓力,G值可以忘記瑣事。

如果想要提升賽車技術就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另外,玩賽車是一項很燒錢的運動項目,不僅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還需要很多金錢的投入。從卡丁車開始練習,開始進階,不僅是賽車基礎也是比較省錢的玩法,很多賽車界大神都是從卡丁車開始的。

我還加入了當地的賽車俱樂部,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車友,相互之間交流賽車比賽經驗和技術。俱樂部還會定期組織汽車賽道日活動,我一般都會報名參加,畢竟除了工作我的業餘愛好就是賽車了,駕駛汽車在賽道中和卡丁車又是不一樣的感受。當然也更接近我的賽車夢想,成為一名賽車手,在參加賽車活動中,要想提高駕駛技術,需要不斷的提高速度,同時還要小心不要衝出賽道和撞車,因為賽道內駕駛是沒有保險賠付的。

平常練習的賽車是和朋友一起籌錢購置的二手車改裝的,配件價格也非常便宜,如果出現車損情況,維修起來價格也能接受。對於像我這樣的普通人玩賽車真是痛並快樂著。

賽場馳騁,淋漓盡致。

偶爾我也會駕駛愛車歐拉白貓(參數|圖片)去賽車場上玩一玩,低速加速動力還是比較強勁的,只是最高車速限制了它的表現,在長直線賽段就會比較吃虧。由於車身重心比較低,在彎道中是比較穩健的,在跑了幾圈後,剎車依然沒有出現熱衰減的情況,當然如果想開得更極限就想要對剎車系統進行改裝。

不過呢,這台車也不是用來專門跑賽道的,偶爾開來玩一玩還是不錯的,有時也會碰到和我一樣的電動車車型在賽車場中互相追逐競速玩耍,從此看來,只要有一顆熱愛賽車的心,不管開什麼車都阻擋不了通往賽車的道路。

長城的歐拉(參數|圖片)白貓,樣子憨態可掬,又有一些靈巧可愛的感覺,同時,我在家裡也養了一隻貓,可能對貓這個物種有比較深厚的感情,看到這台和貓同名的車型——歐拉白貓,很是欣喜。

這款車非常小巧,在日常城市通勤時比較方便,顏值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在城市內上下班通勤和周末購物休閒活動沒有任何壓力,況且現在充電樁數量越來越多,充電速度也非常快,我居住的小區、周邊的商場和工作的寫字樓中都配備了充電樁,花很少的錢就可以充滿電,相對於燃油車非常省錢。

這款車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前臉,像「萌貓」一樣的臉。修長的長圓形前大燈,像貓瞳一樣造型犀利,很有辨識度,橢圓形網狀呼吸式散熱孔塑造出可愛、呆萌的前臉就像從漫畫里走出來的一樣,甚是讓人喜愛。每次停車就會有人圍觀上來,詢問這台車的情況,我也樂此不彼的向別人去聊聊它的特點。

萌萌白貓,憨態可掬。

歐拉白貓簡約現代的內飾,還是要從顯示屏說起,採用了最近比較流行的全液晶儀錶盤,一體式集成連體屏設計,配合多功能的人體工程學的方向盤,具有科技感又非常簡約。全高清23寸的中控屏實際使用起來沒有延遲,導航、音樂、車輛控制等功能非常豐富,同時也貼心的配置了手機無線充電功能,軸距達到了2490mm,擁有173L的行李箱空間,放倒後排座椅,可以讓空間提升到867L,放置我的賽車裝備綽綽有餘。

再來看看智能和安全配置,ME專屬純電平台,採用科大訊飛雲端語音識別系統,配合高清360度環視全景影像,藍牙和遙控鑰匙的雙重控制。雖然是一台微型車,這些高科技功能都加持在身。前後一體6安全氣囊,車身的高強鋼占比60%,充分保證了行車安全,還可以探測交通標誌,提示限速信息,可以避免交通罰款的風險。

這台車是普通的360km續航版的,日常通勤夠用了,另外還有高配的401km長續航版可以選擇。小區里配備的充電樁是中速的,需要五六個小時才能充滿,如果在國家電網的快速充電樁,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充滿,還是比較快捷的。現在的科技更新速度那麼快,我相信以後充電系統會越來越完善。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電動車出行方式會越來越普遍,日常通勤的交通工具也會由電動車逐步替代燃油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