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國慶長假僅剩下的交易時間越來越少了,作為一年之中最具影響力,且休息時間較長的公眾假期,國慶前後的市場表現,更容易引起市場的關注。國慶臨近到底該怎麼交易,由那些規律可循,今天看看機構的研究數據。
華泰通過統計滬深兩市中8個影響力較大的指數—上證綜指、深證成指、萬得全A、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的日均收益率來分析A股的月份效性。本文將統計上述8個指數近十年的日均收益率累加曲線,進一步分析市場在國慶前後的表現是否存在穩定規律:
國慶效應,10月份之後開啟一波上漲
統計結果顯示,年初股票市場較為低迷,在2、3月份迎來「春節效應」行情,4-9月份市場總體呈震盪格局,10月份之後開啟一波上漲,到年底呈大市值股票拉升的行情。
A股市場存在顯著的「國慶效應」:在過去十年中,國慶節前股市表現平淡,下跌機率較大,但節後走勢相對亮眼,多數指數上漲。
舉例來說,過去十年國慶節前兩周上證綜指平均收益-0.64%(四次漲、六次跌),國慶節後兩周平均收益2.44%(七次漲、三次跌),節後表現占優。
節後大盤指數表現更好,推薦金融和周期板塊
華泰證券主要對2009年後每年度的「國慶效應」市場特徵進行分析,從各指數表現來看,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節後收益率反彈幅度較大,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節後反彈幅度較小。國慶節後市場風格更偏向於大盤股。
從國慶期間各行業節前節後平均漲跌幅來看,交通運輸、非銀行金融、鋼鐵、建築、電力及公共事業等行業在國慶節後上漲幅度更高,食品飲料、通信和醫藥行業在國慶期間表現相對較差。將一級行業聚類成周期上、中、下游,大金融,消費與成長六大板塊,結果表明在國慶節後大金融和周期板塊收益率上漲幅度更高。
另外,廣發認為目前情況不能激進,多數利好已反應,海通、國盛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中信證券相對樂觀,認為A股依然處於第二輪上漲前期,流動性利好的預期尚未充分體現。
微信公眾號:ybs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