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一族如何挑選指數基金,手把手教你

2019-10-19     讀財研習社

近幾年時間,隨著指數基金的普及,越來越多基金公司開始重點發展指數基金,不同策略、不同類型的產品密集發行。

隨著投資基金的人數增加,但大部分人都沒有投資的基礎,甚至不知道怎麼挑選基金。

指數基金本身具有很多優勢,比如低成本、永續性等等。

那麼,對於剛接觸指數基金的工薪一族來說,從市場上千隻指數基金中怎麼挑選出適合自己那隻呢?

1、指數基金是追蹤複製某一隻指數走勢,來獲得市場平均收益的權益產品,理論上,我們可以從A股中挑選任何指數來複製跟蹤。

指數的種類遠比基金多,但並非所有指數都有追蹤的基金產品,而指數具有永續性,也不代表指數基金長期有效。

這一點一定要先了解清楚。

2、指數基金有寬基和窄基之分,有大盤、中盤和小盤之別

有人喜歡寬基,有人喜歡窄基,各有優劣。

比如滬深300、中證500作為A股主流的寬基指數,追蹤他們的指數基金數量非常多,而且由於樣本數量多、跨行業,整體收益可能不如一些窄基。

今年白酒的收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作為窄基它們遇到單邊市場時,會有巨額收益,同樣也會承擔超越寬基的風險。

3、上千隻指數基金,用什麼方法挑選呢?

市場常用的是市盈率或市凈率估值法,基本原理就是價值10元的東西跌至5元,產品的價值就凸顯出來了。

我們賺取的就是估值回歸。

比如,上證50指數當前市盈率具於歷史位置的20%,這個數據可以認為處於估值中樞偏低的位置,可以少量開始買入了。

這是一種選擇方式,再細緻一點,有人喜歡價值藍籌,有人喜歡成長,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跟蹤哪個指數就可以了。

當然,還有一種懶人的方式,就是挑選出最近3年甚至5年指數基金中評級較高的,比如挑選10隻然後綜合對比,投資哪些指數基金符合現在的實際需求和情況。

一般我個人建議綜合配置,通過相關性達到對沖的作用。

最後,工薪階層並不是有太多時間和精力,選擇好指數基金後,根據資金情況做好投資計劃,儘量不要輕易改動。

A股本身屬於牛短熊長的市場,如果短期不斷變換投資計劃,可能沒辦法積累足夠的盈利籌碼,一旦市場開始走高了,臨時性買入倉位,影響長期的盈利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Lqn5G0BMH2_cNUgzJ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