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刷完八集,她不愧是我最愛的女人

2019-12-17     K社編輯部


回來了!


回來了!


回來了!


還記得那個口吐芬芳傷敵三千,退可自揭傷疤自損八百,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的麥瑟爾夫人(米琪)嗎?


時隔一年,這個KK最愛的女人終於再次回歸——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第三季



播出一周多,豆瓣8.6分。


穩居豆瓣一周全球口碑劇集榜NO.2。


IMDb的評分更是超越了前兩季。



一次性看完八集,依舊是熟悉的打開方式。


精緻到幀的構圖,十足養眼的配色,時刻在線的衣品,濃郁到化不開的復古范兒



走位風騷的長鏡頭下,是一覽無餘的上世紀60年代的美式風情。


以及笑點與尺度齊飛,道破無數人心聲的金句。



不過,隨著劇情的展開和深入,第三季卻似乎還是有點不一樣了。


怎麼說呢?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講述的是丈夫喬爾出軌後,女主米琪從眾人眼中的「完美主婦」搖身一變,投身喜劇行業,最終在男性主導的脫口秀舞台上,站穩了自己的腳跟。


第二季的結尾,她甚至接受了大明星夏爾拋出的橄欖枝,同意作為他的開場嘉賓,南下邁阿密巡演。


而我們之所以喜歡麥瑟爾夫人,正是因為她美得極有靈魂,或者說,我們愛她自我意識覺醒的前後改變。



這也是大家稱這部劇為「大女主」的最主要原因。


可第三季,卻很有野心地轉變為了「群像劇」。


更多去描繪了那些因為麥瑟爾夫人而發生變化的人們,他們紛紛邁出了自己的腳步,不願再被生活裹挾著向前。


米琪(麥瑟爾夫人)的父親,選擇重拾自己的初心,辭去了任職多年的哥大教授職位;



米琪的媽媽,忍受不了將她視為生活不能自理的幼兒一樣對待的傻b家族,一怒之下放棄了自己的信託基金;

前夫喬爾在無人看好的唐人街,正式開啟了自己的酒吧事業;



就連一貫渾渾噩噩,從不願妥協低頭的經紀人蘇西,也為了生計,兼任起了蘇菲的經紀人。


可也是這樣的變化,讓這季打破了以往的精緻,看起來無比「糟心」。


前兩季,男人們從事著體面且高薪的工作,女人們身著錦衣華服,在巴黎街頭漫步,斯坦納沙灘度假的生活一去不返。



取而代之的,是米琪一家失去了穩定的收入,搬出了大學提供的房子,解僱了服侍多年的傭人。


迫於無奈的米琪父母,不得不搬進奇葩的喬爾父母家,開啟了寄人籬下、兵荒馬亂的生活。



但這才是現實的真相,不是嗎?


打破一成不變的自我覺醒,並不意味著就此一路開掛,然後成為人生贏家。


生活也不會因為你的主動出擊對你網開一面。


相反的,更多時候,自由意志的選擇是一條更為崎嶇、不被理解、沒有盡頭的荊棘之路。


走上這條路,意味著告別往日的輝煌,打破適應的節奏,承擔未知的後果,來賭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因此,也並非每個人都有跨出這一步的勇氣。


就像上一季里,處處與米琪作對的「喜劇皇后」——蘇菲。



舞台上的她,臃腫肥胖、舉止粗俗、操著標誌性的大嗓門,任誰看都是一個底層出身的無禮潑婦。


儘管真實的蘇菲,受過專業戲劇訓練,住在富人區,高挑纖瘦,精緻到近乎挑剔。



可裝怪扮丑讓她達到了事業人氣的巔峰,贏得了「喜劇皇后」的美名。


所以哪怕內心深處,蘇菲一直渴望演一出真正的戲劇,但真當機會來臨,蘇菲作為戲劇演員上台的一刻,她卻習慣性地潑婦上身,把優雅的茉莉小姐演成了一出令人鬨笑的喜劇。


蘇菲不缺實力,也跨出了第一步。


然而,最終,她卻懼於摘下「喜劇皇后」的王冠,害怕盛名不再,又縮回了自己的舒適圈。


反觀米琪,即使初出茅廬,即使會因為脫口秀冷場而失意,甚至在舞台上屢次失言搞砸自己的飯碗、誤傷朋友的心……


但她始終不懼於直面自己內心的聲音。



這也是米琪最迷人的特質。


從丈夫出軌後連夜搬家,到為了事業拒絕班傑明的求婚……


她清醒而有擔當地活著,為自己的每一個決定買單,並承擔隨之而來的不確定性。


她把每一次取捨的主動權,牢牢握在自己手裡。


這個女人讓你有理由相信,就算跌到谷底,一切清零,她也能從一地狼狽中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繼續未竟的路。



除了劇情上的擴張,第三季的野心還體現在格局上。


這一次,更多時代背景下的刻板印象和歧視被擺上了台面。


因為董事會沒有女人的位置,受過高等教育的媽媽,在家族中的地位卻連個小毛孩都不如;



父權社會下,孩子只是附屬品,完全沒有獨立選擇的權利;

明明已經功成名就的黑人歌唱家,受盡歡呼愛戴,卻依然無法踏入白人酒店一步。



他的同性取向,更是一旦暴露,就能抹殺掉一切光輝的原罪。



不僅如此,故事還聚焦到了受限嚴重的言論自由:


蘭尼在演出中諷刺對言論的控制,被警察逮捕。


米琪的爸爸在台下目睹了這一切,上前制止,並為蘭尼的表達權辯護,結果也一起被關進了監獄。



難得的是,這些話題和衝突,並沒有用嚴肅而沉重的方式表達,反而是融於毫無說教意味的戲謔調侃中,化身成了一次次逗笑台下觀眾的段子。


而大家笑得有多歡,就襯得現實有多荒誕。


但無論是怎樣更為龐大的野心和格局,這部劇的內核卻始終不曾改變:我們要有自我選擇的權利。


我們可以追求改變,也可以一成不變。


兩者各有得失,卻不存在高低對錯,也都不是值得抨擊的選擇。



就像獨立的現代女性和傳統意義上的女生,並不是兩個對立面。


穿花裙和騎著馬、談論政治也毫不衝突。



「選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得選」。


歸根到底,大家爭取的,是無論性別、年齡、膚色、性取向的每一個個體,都不會被外力剝奪的,可以主宰自己命運的權利。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這一季,雖然米琪在台上的脫口秀表演較前兩季的比重有所減少,但笑點密集程度卻絲毫沒有下降。


劇里的眾人放飛自我,開啟了「全員段子手」的模式。


連平日優雅的媽媽,毒舌起來也能分分鐘把爸爸懟到自閉;



米琪一家三口的「群口相聲」也時不時上演;



而大家操碎了心的loveline依然很迷。


米琪和前夫喬爾,繼續剪不斷理還亂之餘,還狗血得升級成了「三個人的電影」。



還有上一季出場的班傑明醫生。


儘管第三季僅和米琪見上了一面,還是不歡而散。


可當米琪說出「我們會聚少離多」後,班傑明奉上了本季最蘇的一句台詞:「那重逢的時候會非常激動人心」。

另一位引路人兼知己的蘭尼,這一季依舊出場不多。


但阿密酒吧曖昧的燈光、動情的音樂下,兩人的每一個眼神接觸,每一次舞步進退都旖旎無比。


短暫的相逢與默契的道別,這種點到即止的克制,更是讓人上頭到失去理智,恨不得衝進熒幕里一個摁頭。



至於蘇西和米琪的友情線,還是一如既往的動人。


即使米琪因為蘇西兼任了蘇菲的經紀人,不可避免地產生過背信感。


但冷靜下來,比起自己的感受,蘇西的未來對米琪而言顯然更加重要。



當米琪的愛情、事業雙雙告急之際。


暮暮夜色中,她們始終是彼此的依靠。



而當鋪墊了一整季的生活不易後,米琪又將如何扭轉敗局、逆風翻盤,就要看已經續訂的第四季了。


豆瓣顯示,第四季首播2020年12月


【頭條號簽約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KruFW8BMH2_cNUg8l6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