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兩年前回國的畫面之一(當時北京天氣一般,我一天後病倒)
(以下是正文,不想太囉嗦,簡單的說一說)
相比較於兩年前我回國,現在再回到祖國的心情和以前大不一樣了。最開始回國的時候真心看不慣那些不太好的行為,感覺非常的突兀和不禮貌。甚至想過,我的天,之前我是怎麼一路走過來的,確實「矯情」。也許是真的在國外稍微生活久了一些,就習慣並且忘卻了一些不同地方的習慣。其實這種習慣說真心話,不是很容易改,當你認定一種習慣是正確的方式之後。
但是這一年來經常要回國辦事情,久而久之發現人的適應力確實不錯。我心裏面的牴觸情緒逐漸消失了。將自己曾經那份純真的習慣和過於規範自己的行為稍微放鬆一點,稍微別太嚴肅點,其實在國內生活還挺好的。
後來在北京和上海經常「出差」,感覺大城市還是挺不錯的,除了消費確實有點高以外,其實對於我來說,生活上如果自己不是那麼一個喜歡節省的人來說,還是挺不錯的。上次回國在國內停留了6天左右,其中北京消費花了2000多,上海消費花了1200元,加上來回機票七千多,正好湊了個一萬。
說句心裡話,國內如果平均消費再低一些,我的意思是再低一個檔次,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更加開心一點的。
我當時在北京望京附近的商場吃飯,看到一家飯店前的招聘,涼菜師傅月薪是2500-3500元,我當時還問了問一起的朋友說這是不是底薪,還有提成。她說飯店廚師一般沒什麼提成……後來我倆就隨便找了一家吃了一頓,結帳的時候我刷錢包的時候發現是438元(我倆其實沒吃飽)。我仔細想了下~~~飯店一定是包吃包住的,否則這點錢在北京,實話說,活得挺痛苦。
很多人說這也太誇張了,北京不可能有這樣的工資,牌子上寫的很清楚我雖然老了,眼睛還沒有花。
後來去上海的時候我怕花太多錢,所以訂酒店定的離機場特別近,兩個晚上一共是500左右,感覺還湊合。結果沒想到請朋友吃飯,一頓又幹掉238元。第二天買了件衣服~~之後,我決定喝粥了(一碗粥13元)
後來在青島的時候,坐大巴車到了市中心,吃了幾個雪糕,一個肉夾饃,然後一根烤腸~~~這就是下樓梯式的消費。北京嚇到了,上海收斂了,青島囊中羞澀了。
有些人看到這裡可能有點暈,後面說的和開始有什麼聯繫。
其實聯繫還是有的,兩年前回國第一頓在機場吃肯德基,68元吃了倆雞翅和一個扁扁的漢堡,加一杯水。嚇得渾身直哆嗦,因為當時只有3000多人民幣在書包里。後來那個月莫名的油管收入上去了,才慢慢的覺得,如果有點錢的話,在國內生活真的很好。有錢的人在美國和加拿大,我個人感覺不如在中國好。
國外的尊重不需要買回來,有錢沒錢都起碼可以被尊重的讓人感覺很舒服。你也不用買環境,起碼得肺病的機率低很多。但是有些東西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就是中國是我們的家,永遠都是,歸宿感……哪怕~~~~
另外,很多餐廳不用給小費~~~而且支付極其方便。在北美,結帳的時候不在最後一秒,我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下面是我兩年後的2019年回國時的畫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