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了血糖,血壓也是糖尿病的「硬傷」

2019-09-27   糖尿病同伴

糖尿病管理得雙管齊下,不能光管血糖,還要管理血壓。

生活中,人們對高血壓存在很多的認識誤區,尤其很多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患者過度的關心血糖,而忽略了血壓。其實,血壓與血糖同等重要,如糖尿病一樣,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往往伴隨著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等靶器官的損害。

今天,我們來學一學如何做好高血壓的自我管理。

一、什麼是高血壓?

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一日三次測量上肢血壓,收縮壓≥140mmHg, 和(或)舒張壓≥90mmHg,考慮為高血壓。

血壓水平分類和定義

二、哪些人易患高血壓?

70-80%的高血壓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有以上情況者,建議每6個月至少測量1次血壓,並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預防高血壓的發生。


三、高血壓有哪些表現?


大多數高血壓患者沒有明顯症狀,有的患者會出現以上症狀,沒有症狀不等於沒有危害。

四、高血壓的危害


高血壓的常見臨床危害:持續的血壓升高會造成心、腦、腎、全身血管損害等,輕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重者可發生危及生命的臨床併發症。

五、高血壓如何治療?

一旦確診高血壓,應立即啟動並長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且進行終身管理。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是治療高血壓的主要方法,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礎,合理用藥是血壓達標的關鍵,兩者必須結合,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壓。


1、限制鈉鹽<5~6g/天。數據研究,膳食限鹽(食鹽<6g/d),收縮壓可下降2-8mmHg。

2、肥胖超重患者減重5kg以上。據研究顯示,肥胖者體重每下降10kg,收縮壓可下降5-20mmHg。另外,要注意預防腹型肥胖,理想腰圍:男性<90 cm,女性<85cm。

3、限酒戒煙。戒煙可以顯著降低心血管病、癌症等疾病的風險;而長期過量飲酒是高血壓、心血管病發生的危險因素,儘量減少飲酒量。

4、均衡飲食,合理膳食。建議低鹽、低脂、低糖、少油的健康飲食;多食用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鈣、鉀的蔬菜或水果。

5、 每天適當運動半小時以上。

6、心理平衡,保持穩定的情緒。

對於血壓超過120/80 mmHg的患者應予以改善生活方式的建議。若患者一般健康狀況良好,未合併嚴重靶器官損害,當血壓>130/80 mmHg時應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礎上啟動降壓藥物治療。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要堅持以下原則:

1、遵醫囑服藥:不可隨意停藥。

2、平穩降壓:不要一味追求降壓速度,因為血壓下降過快過低,會導致體位性低血壓等危害。

3、堅持服藥:高血壓病不能「根治」,一旦確診為高血壓病,一定要長期規律服藥。

4、不可擅自換藥或加減藥物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