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館是 富陽 博物館、公望美術館、 富陽 檔案館三館合一的建築,2017年12月正式開館。它是建築設計大師王澍的作品,外部造型和內部裝飾都非常有特色。外形可不容易拍全,這張是拉近鏡頭拍的。
富春山館
還是從網上下載幾張圖清晰漂亮
富春山館
(網絡圖片)館內景觀
富春山館
(網絡圖片)博物館內景——感覺跟 寧波 博物館很有相似之處。
富春山館
(網絡圖片)美術館內景
富春山館
大門外的館名,似乎是鐵質的,生鏽了。
富春山館
館內風景,有野趣。
富春山館
通道 有廢棄工廠的感覺。
富春山館
安檢處的內牆。
富春山館
大廳,地上是 富陽 孩子們的畫作。
富春山館
大廳一端的福牆。哪兒都能看到 佩奇 (配齊)。
富春山館
博物館入口,牆體做成竹子狀。
富春山館
富春山館
動態圖循環展示 富陽 的人文典故,這是孫權大帝。
富春山館
東漢名仕嚴子陵曾在富春江隱居垂釣。
富春山館
富春山館
來一段黃公望創作《富春山居圖》的視頻吧。
富春山館
第一章:山水 富陽 。
富春山館
展廳中間有動物標本。
富春山館
第一展廳內側還有個5D電影廳,播放《家在富春江上》展示 富陽 美景,免費觀看。平日每天只有4場,每場10分鐘,但正好碰上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大軍,所以一場連著一場放。體驗效果不錯,座椅會搖動(模擬坐船),還會灑下細小的水滴。
富春山館
第二章:千年 古縣 。 富陽 始建縣於前221年,原名富春,東晉時為避簡文帝生母鄭阿春名諱,改名為富陽 ——當時富春江是否叫富春江呢?
富春山館
富陽 境內的最早的史前文明發現為瓦窯里文化遺址,屬馬家浜文化晚期產物,距今約5300年。
富春山館
瓦窯里文化遺址出土文物。
富春山館
第三章:東吳源流。 富陽 最有名的人物無疑是孫堅孫策孫權父子仨,成就了一方霸業。
富春山館
第四章:造紙名鄉。 富陽 歷來是造紙名鄉,特別是竹紙,館內有縮小版的造紙實景展示。
富春山館
人尿還有這作用
富春山館
各種不同的紙。
富春山館
第五章:魚米之鄉。農業展示。
富春山館
漁業展示。
富春山館
這個相當不錯,用高科技展示 富陽 特產茶葉、竹筍、豆腐皮、蠶絲。我沒想到透明玻璃上也能顯示動態變化,之前從未見過。
富春山館
傳統建築介紹。
富春山館
富春山館
第六章黃金水道此處不作介紹,第八章人傑地靈介紹了 富陽 名人,不過古代的我只知道孫堅父子仨和黃公望(非 富陽 人,只是晚年隱居於 富陽 )。
富春山館
近現代名人就是郁達夫了。這次時間不夠,沒去 富陽 城區的郁達夫故居,下次補上。
富春山館
在博物館呆了一個小時,我們再去一側的公望美術館瞧瞧,一個小朋友志願者給我們指的路。由於鑑賞水平的關係,我們走馬觀花,15分鐘就看完了
美術館正在舉辦「對話富春江」—— 富陽 區書畫攝影作品展。這是畫作區。
富春山館
書法區。
富春山館
攝影區,我覺得這組照片最有意思,顯示了一年四季的變化。
富春山館
美術館內景,拍得比前面網上找來的照片差多了。
富春山館
富春江畔
參觀結束後,他們在富春山館大門口等,我步行六七百米路去東吳公園停車場取車(司機的悲哀
),開回來接上他們去 龍門古鎮 。既然要步行回去,就順便到馬路對面看看富春江吧,儘管知道這天氣太差勁。對面是「春江花月夜」文化創意街區,但這地方太偏,現在又是淡季,什麼人氣都沒有。
富春江
看到富春江了,草木枯疏,霧霾朦朧。
富春江
步道修得很好,環境很贊。
富春江
此處江面更寬闊一些,然能見度太差了。
富春江
東吳文化公園主入口附近的仿古建築「新富春人家」餐館,過了這邊不遠就是停車場。
東吳文化公園
結束
造字不易關注我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BZmU3EBfwtFQPkdadv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