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稅種大處罰,印花稅常見納稅誤區

2019-11-28     理個稅

2019年9月,陝西省榆林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對某煤炭公司開出一份高達98萬元的印花稅處罰通知書,涉案金額達33億元!事後該公司對印花稅納稅問題引起高度重視,立刻完善財務制度,加強了財務人員對印花稅等相關知識培訓,並對公司印花稅相關業務進行排查清理,確保以後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這一稅收處罰刷新了很多納稅人對印花稅的印象:原來小稅種也不能忽略!

那麼如何正確理解印花稅的納稅義務,又有哪些常見納稅誤區呢?以下就結合例子給大家分析一下。

誤區一、所有的業務合同都需要繳納印花稅

甲企業與問稅財稅諮詢公司擬簽訂財務培訓合同。問稅公司為甲企業組織一定期限內的培訓,同時,問稅公司對培訓中涉及的業務知識,免費給予諮詢解答。對於該合同是否要繳納印花稅?

【分析】根據我國印花稅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需要繳納印花稅的合同是指條例中明確規定的合同,對條例中沒有列明的合同不徵收印花稅。對於財務培訓和諮詢解答內容的合同,有財務人員可能將它歸屬於印花稅徵稅項目中的技術合同(技術服務和技術諮詢),其實不然。

根據《技術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八十條規定,當事人可以就下列技術項目的分析、論證、評價、預測和調查訂立技術諮詢合同:(一)有關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軟科學研究項目。(二)促進科技進步和管理現代化,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技術項目。(三)其他專業性技術項目。

而技術服務合同法中「解決特定技術問題」所稱的特定技術問題,是指需要運用科學技術知識解決專業技術工作中有關改進產品結構、改良工藝流程、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節約資源能耗、保護資源環境、實現安全操作、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問題。

因此,財務培訓和諮詢解答內容的合同不屬於技術合同中的技術服務和技術諮詢,不應計征印花稅。

同樣的,法律,會計,審計諮詢合同也不是印花稅列舉範圍,不需要繳納印花稅。

誤區二、未簽訂書面合同,不需要繳納印花稅

2019年1月,問稅財稅諮詢公司向甲企業銷售一款財務軟體,但未簽訂購銷合同,只有一份發貨單,發貨單註明金額50萬元。這筆業務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分析】印花稅的應稅憑證為應稅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是指具有合同效力的協議、契約、合約、單據、確認書及其他各種名稱的憑證,包括以電子形式簽訂的各類應稅憑證。

因此,在未訂立書面合同的情況下,發貨單等憑證同樣應作為繳納印花稅的依據,案例中應按照發貨單上的金額計算繳納印花稅。

註:一項購銷業務如果沒有簽訂合同,只是開具發票,則發票視為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發票上的不含稅銷售額為印花稅計稅依據。

一項經濟業務既簽訂合同又開具發票,合同記載能分辨不含稅銷售額和稅額的,按照不含稅銷售額計征印花稅。後期執行合同開具發票,如果發票不含稅銷售額比合同金額要大,由於發票也屬於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新增金額也應計征印花稅。

誤區三、多個經濟項目反映在一份合同,按總金額繳納印花稅

甲企業跟問稅財稅諮詢公司擬將上述業務一與業務二合併一起簽定合同,如何繳納印花稅?

【分析】將上述財務軟體購銷業務與財務培訓諮詢業務合併簽訂合同,變成購買軟體並提供的財務培訓諮詢服務,即把印花稅徵稅項目和非印花稅徵稅項目反映在一份合同。這種情形下,如果合同能分別列明購銷金額與諮詢金額,僅就購銷金額貼花;如果未分開記載金額,一律按合同所載金額計征印花稅。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應稅憑證載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經濟事項而適用不同稅目稅率的,應分別列明金額;未分別記載金額的,稅率從高計征。所以在合同訂立時,儘量把經濟事項以及對應的金額分別列明,這樣既可以適用不同稅率也可以明確區別出不需要繳納印花稅的項目。

誤區四、按營業執照上的註冊資本繳納印花稅

問稅財稅諮詢公司2018年初成立,營業執照註冊資本200萬元,投資協議約定,股東分期繳納出資,當年年末繳清。2018年4月股東出資100萬元,資產負債表實收資本金額為100萬元,無資本公積。

【分析】註冊資本實繳登記制度轉變為認繳登記制度後,工商部門只登記公司認繳的註冊資本,無需登記實收資本,不再收取驗資證明文件。公司股東(發起人)應當對其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自主約定,並記載於公司章程。這時,可能就會出現營業執照上的註冊資本跟公司的實收資本不一致的情況,而資金帳簿的印花稅計稅依據是「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兩項的合計金額,並非營業執照上的註冊資本。

所以,該企業應該在4月按資產負債表上按「實收資本」的金額(100萬)的萬分之五計算繳納印花稅。而剩下的100萬註冊資本在當年實際出資的時候再計算繳納印花稅。

註:根據財稅〔2018〕50號文件規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對按萬分之五稅率貼花的資金帳簿減半徵收印花稅,對按件貼花五元的其他帳簿免徵印花稅。」

好了,上述的誤區,大家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嗎?如果未繳、少繳印花稅,稅務機關在追繳其不繳或少繳稅款、加收滯納金的同時,還會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因此稅收無小事,印花稅也不可小覷!


如果您覺得文章有幫助,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及時獲取實用好文章!

「理個稅」提供最專業個稅資訊及籌劃與綜合管理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BIIsG4BMH2_cNUgvI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