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面積166萬平方公里
占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
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在神奇的大新疆,有一些
只有在此地,才能吃到「大」美食
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認證官對該馬腸進行了認證,為合作社頒發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紀錄證書。
要多少人才能把這些馬腸子吃完撒!
看過了千米馬腸子
小編再帶你來看看馬腸子是怎麼做的
新疆·伊犁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進這個小院....
一杯濃茶,小院裡就要開始一天的忙碌了!
事先挑選好的馬肉有一百六七十公斤重。馬一定要是膘肥體壯的,肉質很重要,一批馬腸子所用的肉都來自同一匹馬,切碎的是準備做熏馬腸的,大塊的是要用來做燻肉的。
製作熏馬腸和熏馬肉,只需配以鹽和蒜泥,其他什麼也不需要放。但是美味的製作,配料的比例是很重要的。
將馬腸洗凈,馬肉切成小塊,加上適量的鹽和蒜泥,連同肋骨等,灌進馬腸內,再裝一些馬油,兩頭必須要牢牢紮緊。
這些馬肉和馬腸,開始等待被送入將被送入熏房。
熏制的過程,還可以搭上幾隻土鴨,熏鴨也是一種熏制的美味。
過去,許多伊犁人家裡自製熏馬肉和馬腸都是用於自家食用,現在這種家庭自製美味,得到更多人的喜愛,文明而來定做的人也把家庭美食變為了一種商品。
這熏」也是重點的一個環節。
這是個技術活,普通人進去要不了一分鐘,就會被濃煙燻的眼和嗓子都十分難受。
這樣的燻烤要持續一夜的時間...
要時刻注意觀察熏制情況和添加柴火。
熏制結束...
熏房內的煙徹底散去...
在晨光下,經過一夜燻烤,胖乎乎的馬腸們色澤明亮起來,馬肉獨有的香氣充斥著整個熏房...
來新疆,不嘗嘗熏馬腸、熏馬肉,那真是白來了。可能對部分內地朋友來說,接受它的味道也許有點困難。但對新疆人,它們是絕對的美味。
數九寒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用馬腸、馬肉做成一大鍋香噴噴的納仁,美美吃一頓,那是多麼美的畫面。吃完渾身熱熱的、暖暖的,舒服極了,仿佛驅散了北疆所有的寒氣。
當我們在享受美食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是這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
同樣是美食,差距咋能那麼大呢撒?
哦吼,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滿嘴的哈喇子忍不住往出流啊!
趕緊吃航點馬腸子解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