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看起來光鮮,其實背地裡偷偷用拼多多

2019-05-27     薑汁滿頭linlinisdead

illustration by Kate Pugsley


午休。

CBD高層寫字樓辦公間裡,艾米掏出了一個小飯盒。

打開蓋子,裡頭是洗凈切好的水果拼盤。

生活如此精緻,四圍的同事忍不住駐足圍觀。

艾米嘴角浮起一抹微笑。

這是她身為一名體面白領,所剩無幾的最後尊嚴。

畢竟這兩年,艾米失去的尊嚴太多了。




2016年,艾米靠加班、外快、父老鄉親的支持,攢夠了一百萬的首付——夠在六環外一套小兩居首付了。

誰知隨後的一波房價猛漲,艾米看著中介廣告,心驚肉跳,這一百萬在燕郊首付怕都不夠。

她失去了購房自由。

2017年,艾米一覺醒來,看到9條未讀信息。

打開一看,是房東發來的:最近京城房租漲得厲害,我這兒也要準備漲價了。不多,就漲個1500。

艾米一陣眩暈,趕緊翻翻手機:同樣的價格,從這兒搭地鐵再往河北方向坐七八站,大約能租到差不多的房子。

她失去了租房自由。

2018年,艾米公司準備裁員,許多產品線叫停,好幾個團隊被一鍋端。

空氣中滿是焦灼的味道。

大家開始自覺加班,哪怕實際工作比從前少了許多。

996不是常態,996是一種幸運。

她失去了閒暇時間自由。

下班,回家,一肚子悶氣。

艾米想發泄一下,決定買幾隻小紅書種草的口紅。

聯繫熟識的代購:親,想買的東西要趁早哦,明年新的電商法上線以後,我們這些代購還不知道能不能做了呢。

艾米心頭一緊:難道口紅自由也快沒了?




2019年,艾米漸漸覺得有些不對勁。

她走進樓下水果店,撿了幾串荔枝。

老闆放電子稱上一量,告訴她:102,收你100得了。

艾米差點沒蹦起來:這麼貴?

老闆攤攤手:就是這麼貴。

艾米問:為什麼?以往不才10多20塊一斤麼?

小姐,你知道最近豬肉漲得很厲害嗎?

但豬肉漲價和荔枝有什麼關係?

老闆拍了拍自己胸口,說:因為我要吃豬肉。




艾米咬咬牙,把錢給付了。不能不付,丟不起這個人。

拎著荔枝回家,艾米有些頭暈目眩。

她,名牌大學畢業,跨國企業上班,住的小區體面乾淨,且從未有過合租經歷——上看下看,怎麼也算個光鮮的都市白領中產。

但這些年來,她失去的自由太多了,那些包裹在中產身上的糖衣被剝了一層又一層,

如今艾米幾乎算是赤身裸體。

失去購房自由時,她安慰自己:房子可以租,只要生活不是租來的就夠了。離公司近些,體驗更好。

失去租房自由時,她安慰自己:遠些就遠些,國外大城市的年輕人也都住城郊,留下來就有希望。

失去閒暇自由時,她安慰自己:未來的你,會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年輕時不拼一拼,40歲後就等裁員吧。

失去口紅自由時,她安慰自己:不要被消費主義的騙局給蒙了,要學會斷舍離。少買化妝品,擁抱自然美。

失去水果自由時,她安慰自己——她找不到安慰自己的話了。

沒有公眾號教她怎麼安慰自己了。

不。

艾米咬咬牙,她不能失去水果自由,這是她身為體面中產的最後尊嚴。

一旦失去水果自由,那和三四線小城打工青年有什麼區別呢?

精緻生活與得過且過,區別所在,難道不就是那一方綠油油的牛油果,那一塊黃燦燦的奇異果,和那一碗紅彤彤的車厘子麼?

艾米昂起了頭,一定有其他辦法的,要讓蒼天知道我不服輸。




艾米做到了。

沒人知道她是怎麼做到的。

就在水果價格節節攀升,同事們紛紛抱怨吃不起蘋果、榴槤、荔枝、車厘子的時候,艾米還能優雅地在公共場合享用水果。

而且艾米還保持著中產當年的精緻:全部瓜果都切得整整齊齊,碼放在飯盒裡,用牙籤挑著吃——那副氣派,讓大家不禁想起當年手頭闊綽時,還能去高級餐廳享受的服務。

如今他們只能去冒菜店涮土豆了。




沒人知道,艾米的水果都是拼多多上買來的。

是的,從拼多多上買來的。

這個秘密不能告訴同事,這會在CBD的高檔寫字樓里引起十級地震。

這將擊潰他們身為白領中產的心理防線。

艾米想起前幾年,來向他們諮詢投資、併購、上市的眾多電商。

彼時還是一派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繁盛景象,老闆、經理、投資人們張口就是:要精緻,要高雅,要抓住新中產消費的痛點,咱不怕花錢!

於是,各式各樣的下午茶、手工西服、歐洲定製游、奢侈品海淘,如雨後春筍一般,在艾米們的生活里涌了出來。

當年說這些話的人,如今大多墳頭草都三寸高了。

當年初識拼多多,艾米還對此報以輕蔑一笑:

怎麼會有人用這種軟體買殘次品,買山寨貨?

現在誰還不是個年薪三五十萬吶?為了省那十幾二十塊錢,值得麼?

為此,艾米還不無睿智地寫過一些冷嘲熱諷的分析評論:拼多多的盛行,充分說明了某些小市民貪便宜的劣根性,他們缺乏篩選甄別的能力,不認真對待生活,只能被山寨產品騙得痛不欲生……

艾米批得暢快,她可從沒想過,自己也有會用拼多多的一天。




這些水果一言難盡。

艾米試過好幾次:蘋果放兩天便壞了,獼猴桃擱半月還是生的;檸檬有股詭異的甜,雪梨卻酸得能榨汁當醋使。水果賣相糟糕,壞的也不少,艾米只能仔細切成小塊碼放整齊,才能找回一些清新自然的感覺。

每次切著那些歪瓜裂棗時,艾米倒想起那些文革中進牛棚的前貴族小姐,用米糠做點心當下午茶,不減優雅作派。

這很讓艾米有一些怪異的快感——仿佛自己是流落風塵的豌豆公主。

官媒說了,水果漲價只是季節性的,以後會回去。

艾米希望這是真的,更希望那一天快點到來。

堂堂一個中產,連水果也吃不起,要去拼多多上淘便宜貨,說出去豈不讓人笑掉大牙!

艾米在想,所謂的中產生活,會不會只是一場幻覺。

戳破這個幻覺,其實只需要一點小小的變化。比如距離北京千里之外的一場颶風,一陣暴雨,果樹減產了——他們就立即連水果也吃不起了。

這些變化還可能是房租輕微的上漲,也可能是新出台的電商法,或者是和某國突如其來的貿易衝突——

誰都不知道這場幻覺還能維持到什麼時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QQC2wBmyVoG_1Z5WN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