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病,
被稱作沉默的殺手。
很多人患病後完全無感,
甚至都想不到
主動尋求檢測與治療。
然而一旦它張開魔爪,
卻猙獰異常。
38歲的章先生,兩個月前就因此突然作別人間,家人至今無法接受他已離去的事實。奪去他生命的正是這冷麵殺手——高血壓。
圖片來源:IC photo(圖文無關)
生命之弦就這樣瞬間崩斷
「忙完這一陣,我們就去馬爾地夫!」這是章先生給夫人最後的承諾,卻無奈隨風消逝。身為科技創業公司的CEO,為了第一個新產品的順利上市,今年入夏以來他幾乎沒有一夜睡過三個小時以上。
盛夏的夜晚,一直潛伏於他身上的高血壓對他發起了瘋狂進攻,因為年輕人的血管彈力好,血斑迅速掉落,最終引發了腦卒中猝死。生命之弦,就這樣瞬間崩斷了,令人扼腕而嘆。
「其實今年的體檢報告,就提示他患有高血壓要及時就診,但他竟然都沒和我說……」夫人啜泣道。章先生一向自信於身強體壯,不屑於把小毛病當回事。
但高血壓真的不是小毛病。「高血壓患病後可能沒有症狀,它卻是引發心、腦血管和腎病變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引發嚴重的腦中風、心肌梗死和腎功能衰竭等這些嚴重影響生命質量的併發症。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是高血壓可怕的『三高』特徵。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一旦疊加上壓力大、飲食不規律、熬夜等不良因素,會誘發非常兇險的病情。」浙江省心腦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醫院高血壓中心主任、主任醫師俞蔚,言及至此口氣沉重。
據生命時報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80%腦卒中和高血壓有關,如把高血壓降下來,腦卒中發生率可降低35%-40%;約50%冠心病患者合併有高血壓,如將血壓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可使心梗機率降低14%;心力衰竭患者中,91%有高血壓,控好血壓可使發生率降低55%!
門診中最年輕高血壓患者才15歲
「更令人擔心的是,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了高血壓。近十年來,我們明顯感覺到高血壓發病年輕化呈上升態勢,門診中最年輕的高血壓患者才15歲,20多歲的高血壓患者也不在少數。」俞蔚主任醫師憂心忡忡道,「工作緊張、精神負擔重、生活無規律、長期熬夜、睡眠或休息不足等等,均可引起高血壓的發生。而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多食燒烤、喝酒、抽煙等,都會對影響血壓。此外,不少人年紀輕輕就成小胖墩,加大了患高血壓病的風險。」
全國十二五期間開展的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7億,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7.9%,也就是說,大約每4個人中有1位高血壓患者。研究表明,高血壓發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因此年輕人更要鄭重對待高血壓問題。
圖片來源:IC photo
最需注意的是:少食鹽!
而從另一方面來說,俞蔚主任醫師認為高血壓門診年輕人越來越多見,又是件值得欣慰的事。「很多年輕人其實並沒有症狀,因為從不同途徑獲得了對高血壓的認知,引起了足夠的重視,而前來就診以更及時地防控,減少心腦腎血管病事件的發生,提高生命質量。」
預防高血壓應該掌握哪些要點?「最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沿海地區,不少民眾的鈉攝入量相對還是偏高。」俞蔚主任醫師提醒道,「當下正是夏秋之交,也是高血壓併發症高發期,因此更要多多珍重。」
我國人群高血壓發病重要危險因素
高鈉、低鉀膳食:是我國人群重要的高血壓發病危險因素。研究人群 24 小時尿鈉排泄量中位數增加 2.3g (100mmol/d) ,收縮壓 (SBP) /舒張壓 (DBP) 中位數平均升高 5 ~7 /2~4 mmHg。
現況調查發現 2012 年我國 18 歲及以上居民的平均烹調鹽攝入量為 10. 5g,較推薦的鹽攝入量水平高了 75. 0%,且中國人群普遍對鈉敏感。
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顯著增加全球人群全因死亡的風險,同時也是高血壓患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中國成年人超重和肥胖與高血壓發病關係的隨訪研究結果發現,隨著體質指數 (BMI) 的增加,超重組和肥胖組的高血壓發病風險是體重正常組的 1.16 ~ 1.28 倍。超重和肥胖與高血壓患病率關聯最顯著。
過量飲酒:限制飲酒與血壓下降顯著相關,酒精攝入量平均減少 67%,SBP 下降 3.31mmHg,DBP 下降 2.04mmHg 。目前有關少量飲酒有利於心血管健康的證據尚不足,相關研究表明,即使對少量飲酒的人而言,減少酒精攝入量也能夠改善心血管健康,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長期精神緊張:長期精神緊張是高血壓患病的危險因素,精神緊張可激活交感神經從而使血壓升高。
其他危險因素:除了以上高血壓發病危險因素外,其他危險因素還包括年齡、高血壓家族史、缺乏體力活動,以及糖尿病、血脂異常等。近年來大氣污染也備受關注。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