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童子養成了「熊胖子」,養護的方法很簡單

2019-10-09     陽台園藝師

熊童子屬於景天科的小多肉,長得非常的好看,但是要把熊童子養得飽滿有朝氣,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如何才能把熊童子養得飽滿,很多的朋友會覺得可能會很費時間和技術,其實沒有那麼難,只要把這兩件事做好就OK了。

第一件,家庭種養不比大棚內的養護,因為環境差別很大,大棚內,通風好,濕度大,採光好,所以非常適合植物的生長。家庭通風差,濕度太小,選盆很重要。選好盆,省事一大半,家庭種養最好的花盆就是紅陶盆,雖然美觀上稍微小眾一點,但是比較典雅,最關鍵的就是透水性特別好。

換上紅陶盆,澆水無憂,土壤通風良好,根系相對比較的發達,發育環境好,不容易出現悶根積水的現象。土壤的生態環境比較好操作和管理,以及後期水溶肥的使用,都會方便很多,顧忌很少,所以特別建議熊童子使用紅陶盆。

第二件,土壤的選擇,雖然現在都比較流行使用營養土,成品的土壤作為盆土使用,但是營養土是屬於植物通用土,栽種各種植物都可以,但是都不是太好,想要熊童子呈現出最佳的狀態,土壤就需要重新組合一下。把種植熊童子的土壤換個配方,改成營養土一份,細沙一份,園土一份,腐葉土一份,有機肥適量。

輔助,影響熊童子狀態的一個原因,就是施肥,很多的朋友認為多肉需要氮肥多一點,就一直使用速效氮肥,這種速效氮肥在植物出現缺素症的時候使用,效果會比較的明顯,而且給多肉植物施肥,也要講求均衡,一般可以選擇氮磷鉀的緩釋肥,或者使用平衡性的水溶肥。

施肥的頻率,由於緩釋肥的肥效時間比較長,通常一年使用3次左右就足夠了,水溶肥使用5次左右就能滿足正常的生長需求,只是補充氮磷鉀還不夠,液肥也要適當的添加一些,補充生長所需要的中量和微量元素,最關鍵的一點,有機液肥對於土壤的環境構建有很大的幫助,這個在平時可能不太明顯,到了低溫環境的時候,土壤的差別就能呈現出來了,生態環境差的土壤可能會出現板結,反鹼的現象,常用有機液肥的土壤就會顯得比較的正常。肥料過於頻繁的使用,會影響土壤的生態環境,抑制有益菌的繁殖。

熊童子良好的狀態依然離不開光照,一般的家庭,光照都不會太好,光照又決定了澆水的頻率。光照好,長勢良好,比較的飽滿,又不容易徒長,光照差,又不敢澆水,不但容易徒長,顏色也不對。在家種養,起碼每天要有兩個小時的光照時間,就能撐起正常的生長需求。如果家裡光照真的差,又想玩好熊童子,只能是添加植物生長燈了。

所以熊童子能養好,真的不費時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l14sm0BMH2_cNUgyA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