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廣東省封開縣江口鎮的原國營長征機械廠,是一個生產水中武器的「三線」兵工廠。18年間,該廠共生產各種水雷近11萬枚,支援7個國家3400多枚,一款魚雷還成為中國核潛艇的主要配套武器之一。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該廠遷往中山市,改制為股份制公司。如今,舊址尚存,建築破敗。
封開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西江、賀江橫貫其中是廣東通往廣西及西南諸省的咽喉之地,素有「兩廣門戶」之稱。這裡山環水繞,曾是嶺南與中原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之地,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的發源之地。
江口鎮位於西江上游和賀江下游,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溯西江直上可達梧州、桂林等地;順江而下可抵肇慶、廣州和珠江三角洲以及港澳等地,是全縣客貨運集散地。
長征機械廠是根據第五機械工業部在廣東省建設一條WM801水雷裝藥生產線的要求,始建於1967年8月,1969年9月30日試製出第一台WM801觸發錨雷殼體,1970年批量生產水雷。以後發展生產各型水雷和魚雷裝藥。
長征機械廠累計投資727萬元,建築面積4.22萬平方米,其中廠房面積2.22萬平方米,屬省「小三線」軍工企業。
權威資料顯示:自1969年該廠建成投產至1987年,共製造各型水雷、炸彈7類28種,各型水中爆炸武器10.97萬台(枚、發、個、套)。其中援外產品兩種,支援7個國家共3479枚(發),為工程兵生產80式火箭布放抗登陸錨系水雷2000台。
主要產品有:艦布1000型沉底雷,大型觸角水雷,小型超聲水壓水雷,WM806空投沉底雷,抗登陸漂浮水雷,大型觸線水雷,魚-3型戰雷等。
該廠研製的80式火箭布撒漂浮雷,是水雷中一種新產品,改變TNT裝藥為梯黑50裝藥,具有布雷迅速、體積小、重量輕、威力大等特點。
1981年,該產品被總參謀部評為科技成果一等獎,1982年國務院國防工辦授予協助抗登陸錨系漂浮水雷國防工業重要科技成果二等獎。
長征機械廠研製的塑態炸藥在大型水雷上應用是國內首次。熱塑梯黑鋁炸藥是中國目前幾種高能炸藥中威力最大的一種。該廠於1978年11月開始進行塑化工藝性試驗,1979年11月通過廣東省國防工辦鑑定。
1979年12月,六機部三局、海軍裝備部訂貨部、海後軍械部批覆生產。
1982年,RS211熱梯黑鋁炸藥在水雷、魚雷上的應用活國防科技成果三等獎。
長征機械廠研製的魚-3型魚雷,是中國核潛艇的主要配套武器之一。1984年,該廠合作完成的「魚雷戰雷頭裝藥通用技術條件」標準項目獲技術進步三等獎。
1979年1月,六機部確定魚-3型魚雷戰雷頭裝藥由長征機械廠承擔。1980年8月,戰雷頭空體運抵工廠,開始裝藥試製。
1983年5月,先後試裝三枚產品符合技術設計要求,1983年6月通過鑑定。
1984年3月,兵器工業部、中船總公司和海軍裝技部批覆:「同意魚-3型戰雷頭裝藥鑑定書和會議紀要,魚-3型戰雷頭裝藥,可以投入小批量生產。」
當時,這些魚雷等軍品生產出來後,通過長征135號輪船運走。
長征機械廠生產的民用液化氣鋼瓶,工藝領先其他廠。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長征機械廠開始籌劃將民品生產線搬遷中山市。1989年9月19日,該廠第一批職工460人的戶口從封開遷入中山,轟動一時。
2002年,企業改制為股份制公司——廣東長征機械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壓力容器、焊接氣瓶等產品, 並設有氣瓶生產檢驗線。
如今,長征機械廠舊址尚存,昔日紅色的工廠大門已銹跡斑斑。
2019年5月份,中山市南區長征小區業委會向職工徵集有關長征機械廠的懷舊物品,一件件老物品和一張張圖片濃縮了昔日長征機械廠的輝煌和記憶。(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