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吊蘭
《中藥大辭典》
為苦苣苔科植物石吊蘭的全草。生於海拔300-2000m的丘陵、山地林中或陰處石岩上或樹上。8~9月採收,曬乾。
生於山坡岩石陰濕處。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陝西、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地。別名黑烏骨、石豇豆、石澤蘭、小澤蘭、岩豇豆、岩石茶、岩澤蘭、岩石蘭、巴岩草、肺紅草、瓜子草、石花、產後茶、山澤蘭、石三七、石虎、岩參、石豇豆、石楊梅、岩頭三七、岩條子、竹勿刺、員蘭、地楷杷。
《中藥大辭典》
甘、苦,涼。清肺消痰,涼血止血,祛濕化滯,通絡止痛。治肺熱咳嗽,吐血,崩帶,菌痢,疳疾,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歸肺經
《中國藥典》2015版
苦,溫。歸肺經。化痰止咳,軟堅散結。用於咳嗽痰多,瘰癧痰核。
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外洗。
置乾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