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一枝蒿,見過嗎?有大毒,祛風止痛,散瘀止血,消腫拔毒

2019-11-21   太極本草

鐵棒錘(雪上一枝蒿)

來源產地

為毛茛科植物1鐵棒錘和2伏毛鐵棒錘的塊根。

7-8月間採集。除去莖苗,洗凈曬乾。

1.生於海拔2800-4500m的山地草坡或林緣。

2.生於海拔2000-3700m白山地草坡或疏林下。

1.分布於陝西南部、甘肅南部、青海、河南西部、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西藏。

2.分布於內蒙古南部、寧夏南部、甘肅、青海、四川西北部、西藏北部。

別名草烏、鐵牛七、雪上一枝蒿

【原形態】

1.鐵棒錘,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塊根倒圓錐形,褐色。莖直立,不分枝或分枝,無毛,有時在上部疏被短柔毛。葉互生;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葉柄長4-5mm,上部葉幾無柄;葉片寬卵形,長3.4-5.5cm,寬4.5-5.5cm,3全裂,全裂片二回近羽狀深裂,末回裂片線形,寬1-2.2mm,兩面無毛。總狀花序頂生,長7.5-20cm,花序軸和花梗密被伸展的黃色短柔毛;下部苞片葉狀或3裂,上部苞片線形;花梗長2-6mm;小苞片生花梗上部,披針狀線形,疏被短柔毛;花兩性,兩則對稱;萼片5,花瓣狀,上萼片船狀鐮刀形或鐮刀形,具爪,下緣長1.6-2cm,弧狀彎曲,外緣斜,側萼片圓倒卵形,長1.2-1.6cm,下萼片斜長圓形,黃色,常帶綠色,有時藍色,外面被近伸展的短柔毛;花瓣2,瓣片長約8mm,唇長1.5-4mm,距長約1mm,向後彎曲,無毛或被疏毛;雄蕊多數,花絲全緣,無毛或有短毛;心皮5,無毛或被短柔毛;花柱短。蓇葖果,長1.1-1.4cm,無毛。種子多數,倒卵狀三棱形,長約3mm,光滑,沿棱有不明顯的狹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伏毛鐵棒錘,多年生草本,高35-100cm。塊根胡蘿蔔形,褐色。莖直立,通常不分枝,中部以下無毛,中部以上被反曲而緊貼的短柔毛。葉互生;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葉柄長3-4mm;葉片寬卵形,長3.8-5.5cm,寬3.6-4.5cm,基部淺心形,3全裂,全裂片二回羽狀深裂,末回裂片線形,寬1-2mm,兩面無毛,邊緣疏被短柔毛。總狀花序頂生,長8-20cm,花序軸和花梗密被緊貼的短柔毛;下部苞片葉狀,上部苞片線形,花梗長4-8mm;小苞片生花梗頂部,線形,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5,花瓣狀,上萼片盔狀船形,近無爪或具短爪,高1.5-1.6cm,下緣斜升,上部向下弧狀彎曲,外緣斜,側萼片長約1.5cm,下萼片斜長圓狀卵形,黃色,常帶綠色,或暗紫色,外面被短柔毛;花瓣2,瓣片長約7mm,唇長約3mm,距長約1mm,向後彎曲,疏被短柔毛;雄蕊多數,花絲全緣,無毛或疏被短柔毛;心皮5,無毛或疏被短柔毛,花柱短。蓇葖果,長1.1-1.7cm,無毛,種子多數,倒卵狀三棱形,長約2.5mm,光滑,沿棱有狹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炮製】

用清水浸漂7日,每日換水2次,待中心軟透後切片,置蒸籠中蒸2~3小時,取出曬乾,再用熟豬油拌炒後入藥,或用濕紙包裹煨透,去紙,浸入童便中一晝夜,取出漂凈曬乾。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苦、辛,溫。有大毒。祛風止痛,散瘀止血,消腫拔毒。用於風濕關節痛,腰腿痛,跌打損傷;外用治淋巴結結核(未破),癰瘡腫毒

《中藥大辭典》

苦辛,熱,有大毒。活血祛瘀,驅風除濕,止痛消腫。治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牙痛,食積腹痛,婦女痛經,癰腫,凍瘡。

《中華本草》

苦;辛;溫;有毒.活血祛瘀;祛風除濕;消腫止痛。主跌打損傷;骨折瘀腫疼痛;風濕腰痛;癰腫惡瘡;無名腫毒;瘰癧未潰者;毒蛇咬傷;凍瘡

【歸經】

肺;心經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磨汁塗;或煎水洗。內服:煎湯,1.5-3g;或研末沖服,0.06-0.15g。

【注意】

孕婦禁服。服藥後忌熱飲食、酒、煙2小時。

【運用】

治風濕性關節痛:

㈠鐵棒錘二至三錢。研粉,加白酒一兩,用火點著,蘸洗患部,每日一次。

㈡鐵棒錘三厘。水煎服或研末沖服。

牙痛:

鐵棒錘研末,用牙籤棉花,在水中浸濕後蘸藥末五厘,塗患處,勿咽下。

治痞塊,食積腹痛:

鐵棒錘三分,天南星二分。研末撒在膏藥上,貼臍部。

治瘰癧(未破者):

鐵棒錘以醋磨汁,塗患處。

治凍瘡:

鐵棒錘以水磨汁,塗患處。

治刀傷:

鐵棒錘、芋兒七各三錢,冰片五分,麝香一分。共為細末,外敷傷處。